浅谈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
2018-01-25王冰冰
王冰冰
摘 要:随着社会对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日益重视和音乐教育的普及,钢琴课作为一门重要的高中专业课程,其教学模式的改革必然成为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一项重要环节。本文论述了钢琴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钢琴演奏知识和演奏技术、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乐感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
关键词:钢琴教学;乐感;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的日益重视和音乐教育的普及,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而钢琴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教学模式的改革必然成为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一项重要环节。在钢琴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乐感的培养、听觉素质的提高、手指能力的训练、背谱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
一、注重对学生乐感的培养
所谓乐感,是指学生对音高、节奏、调式、调性、和弦、曲式、旋律的感觉或者说是反应的灵敏程度。因此,乐感即是对音乐乐曲本身的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准确而深刻的表现。乐感产生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天赋,有的人对节奏、律动感比较协调,对音高、音强的感知敏锐,而容易感受和表达情绪,这就是人潜在的,与生俱来的乐感。这对于学习音乐是非常珍贵的。另一种是后天培养形成的。
人一般都有着音乐的某种天赋和灵气,只是这些意识没有经过后天的挖掘而釋放出来。因此后天的培养尤为重要,所以开发音乐的智慧与后天的艰苦训练相结合,方能培养出具有良好乐感的学生。真大部分人是经过后天的勤奋努力逐步培养而成的。真正的乐感要从视唱练耳、音乐鉴赏等诸多音乐实践中培养而来,要在理论的支持和引导下,并在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多读书,特别是人文科学方面的书,比如说:中外名著,哲学,心理学等等;再如强调严格按照乐谱上的表情记号进行弹奏,在练习时不单是要用手去弹奏,更需要用心去弹,去听,去体会。仔细弹好每一个小节甚至每一个音符。严格按照乐谱上的指法,弹奏技法去弹奏,而且要边弹边在心里唱,要有表情地弹唱。从开始就刻意地去做力度变化,逐渐过渡到能自然地去表现音乐中的强弱变化,进而发展到将自己和音乐融合在一起。由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必然会在乐曲的弹奏中充分体现出音乐的感情特征。
1.注重对学生听觉素质的提高。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要通过听觉器官来接受、欣赏和鉴别音乐。具备敏感的听觉,是学好音乐的前提。让学生感受美妙的旋律。节奏是音乐的时间形式,是音乐的骨架。学生要通过听觉器官感受音色,但往往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声是多部旋律结构的有机构成体。乐曲的层次,包括旋律曲调的本身,和声整体效果,各个声部之间层次。
2.加强对学生手指能力的训练。
手指的能力是指学生在弹奏钢琴时每个手指是否具有独立活动的能力,在具有独立性的基础上是否灵活和有力。在钢琴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弹琴时手指不主动,每个音的弹奏都是靠手腕往下压,特别是稍快一些的段落,学生手腕上下颠动,影响乐曲弹奏的速度和流畅度,而且声音听起来也很笨重。通过对学生进行掌关节灵活性的练习后,再逐步加快基本练习和技术练习的速度。在练习中还需要注意音弹奏的均匀问题。有的学生弹琴声音很不均匀,有的声音僵硬,有的声音发虚,轻重不一致,速度不均匀。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级别的提高,对弹奏中的流畅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流畅度是一个综合了多方面要求的问题,首先要求手指的独立和灵活,同时也要结合身体与手臂、手腕的协调,跟着乐曲作律动。
3.注重对学生背谱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进行背谱训练,是钢琴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说,钢琴是一门记忆艺术,正确有效地背谱是钢琴艺术的表现的需要。钢琴作曲家储望华认为“对一首乐曲的识谱阶段完成几乎完成了该作品的一半或一大半”,这说明识谱在学习钢琴中的重要作用。背谱弹奏能增强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更集中注意力地进行乐曲的感情处理。俗话说:“欲要记得,先要懂得”不无道理。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机械的记忆;理解越深,记忆就越快越好。只有这样,背谱这个难题才能得到解决。
二、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
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帕尔曼说:“紧张是生活中的一种实际情况。你必须与他相处,与他相处的越好,你就能把它控制的越好。”这说明,紧张情绪对于参加艺术表演者来说是客观存在的。“怯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客观环境的改变和思想上有压力的缘故。在此,根据经验丰富的演奏家的切身体会,谈几点克服心理障碍的有效办法:
(1)弹奏者必须把弹奏的作品或还课的曲目做好充分的准备。
(2)不要把目标设定的过高。弹奏的曲目要适合自己的技术能力,选择弹奏难度不能超过自己的现有水平。
(3)多弹、多实践,要沉着、有自制力,经常参加比赛或演出实践,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以此克服情绪的干扰,减少因弹奏感觉与听觉上不适而产生的心理影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状态等。在钢琴教学中,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的期望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会表现出自信自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从而挖掘出学生音乐方面的内在潜力。相反,如果教师压学生,对学生期望较低,或在言语上冷嘲热讽。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产生自卑感,心理素质一落千丈,一到钢琴考试或是还课时,就会产生紧张心理或“怯场”状态。
参考文献:
[1]闵光辉.高师钢琴教学的特点与实践[J].艺术教育,2006,
150:70-71.
[2]朱雅芬.成功的钢琴教学法[J].钢琴艺术,2004(1),61:32-34.
[3]姜岩.简谈心理素质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地位[J].艺术教育2004(5).
基金项目:重庆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专项课题《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载体的校本综合实践课程研究》课题批准编号:SZPJ15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