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精神对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作用
2018-01-25任玥
摘 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阐述了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变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马克思能够对本书进行“扬弃”批判,用清醒的头脑正确合理地做出自己的判断,批判黑格尔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唯心主义观点,能够给当下的青年意识形态塑造给予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意识形态;理想信念
一、批判精神的涵义
马克思对时代课题的解答始终贯穿批判精神,通过“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马克思的批判可以大体概括为:否定上帝存在、张扬人的自我意识的宗教批判,早期对德国封建专制制度和对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政治批判,对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哲学批判,以及对异化劳动、分工、私有制度、私有财产的经济批判。
二、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神秘特殊的意识形态)、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当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思想环境日益复杂,我们面临一个多种思想交织的时代,多元价值观纷繁发展。意识形态教育需要遵循教育规律、紧扣时代发展形势、针对大学生群体特点探索科学有效的手段方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思想,彰显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所具有的人文向度。
三、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我国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对国家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有效关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心容易偏向经济和人文领域,不再把政治放在至高无上的神坛地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青年人中的“去中心化”思想正是受到了西方文化影響的体现。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注重个性化的发展,受此影响,大学生对关系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更加关心,改变了原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理念,出现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并重的现象。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未定型,在这种冲击和变动中容易失去方向感,引起政治信仰缺失。大学生从自身所享受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氛围中认识到自己正在享受着国家发展的成绩,但是个别同学因为自己所接触到的社会问题而对现行的社会制度产生怀疑,导致政治信仰的弱化。
其次,部分大学生对于传统意识形态教育产生消极态度。很多大学的思政课没有进行行之有效的意识形态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在多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意识到思政课不能一味读读课本教条。在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宏观和微观的政治现象和信息,因此会由于政治教育元素和现实的负面因素矛盾而产生政治信仰动摇,使得他们产生判断力、认知力的偏差。
再次,近年来,我们的生活之中互联网已经成功嵌入,并作为一种普遍常见的生活方式,现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意识形态渗透也变得更加容易,我们大学生网络普及率已超过大半,网络的普及成功带进了一股信息流,也成为了意识形态传播的最好的工具。网络所具有的公开性和扩散性等特点也为西方敌对势力传播资产阶级价值观和文化提供了便利。其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家庭结构、消费结构、分配方式、就业方式等呈现多样化趋势。生活在价值观念选择多样化的时代,青年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功利化、现实化等不良风气的错误诱导。这些经济社会发展变革所带来的新因素为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四、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对于意识形态教育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始终指导我们以否定的态度面对社会事物、思想观念,同时也鼓励我们进行自我批判。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在取得重大节段性成果的同时还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当今国际社会中,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文化领导权等“软权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国际反华势力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行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在国内,改革进人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分突出,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涌现。对此,始终弘扬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对一切错误的理论与不合理的实践进行彻底的纠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来打破西方“普世价值”的迷信,认清西方分裂势力所兜售的“自由”、“民主”、“人权”等所谓普世价值意识形态的真面目,辩证地看待一些西方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思想武器。以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来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问题,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立场。大学生应当在参与改革发展过程中杜绝僵化教条、迂腐不化的思想,也应该杜绝全盘西化、虚无主义的倾向,这一点正是需要自觉运用批判精神来实现。
五、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有益方法探索
当下意识形态领域里研究学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想信念教育给了我们很大启示,习近平主席曾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人生成败。”我们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现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思政课的教育,从此也可以看出它对我们极其重要。理想信念教育是做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必须高举理想信念的伟大旗帜。纵观中国共产党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就是靠坚定的理想信念把人民给凝聚起来,形成精神追求层面的合力,共同推动社会进步。我们青年学生是祖国建设的后备中坚力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
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去建设去保卫,我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我们需要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探索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我们只有认真阅读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才能更深层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endprint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最终服务于实践,理想信念并不限制于表面理论的发展,我们大学生在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之后,还会把它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通过走出校园,走出社会,在实践中获得更直观的体验,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会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坚持做到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为社会奉献自己,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奉献青春。
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的今天,在各种思想和声音激荡碰撞的今天,我国大学生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增强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本领,勇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实践中、体现在行动上。
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锋,代表着新的力量。广大大学生要积极投身到改革创新中去,树立敢于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未知、勇于创新创造的思想观念。坚持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耳朵听,自己的大脑想。
大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公,代表着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实践应当建立起在改革创新中奉献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学生是祖国的新鲜血液。在成长阶段努力塑造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念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和增强将改革创新的思想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和本领。
总之,青年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阮智刚,柯昌林.走入马克思的问题意识——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導言》[M].
[2]陈雪,刘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解读与深思[M].
[3]熊久勋.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批判与解析[M].
[4]胜秀平,颜毓洁.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初步转变及其现实意义——研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J].
[5]熊来平.批判与形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实践[J].
[6]高惠芳.青年马克思:思辨的方法通向经验的方法的革命[J].
[7]毛华兵.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
作者简介:
任玥(1994—),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陕西兰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