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绿色经济“试验田”
2018-01-25苏丽霞杨龙
苏丽霞 杨龙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全国唯一一个批准建设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云南省普洱市采访。此时的北国已是冰天雪地,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普洱却到处鲜花盛开,春意盎然,正以绿色风貌展示着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风采。
在普洱市镇沅县采访时,记者碰到正在基层下乡的普洱市副市长杨卫东,当得知记者来采访金融支持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情况时,他高兴地对记者说,他在政府領导班子中就分管绿色经济,对于这方面有一定的发言权。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普洱市,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中心地带和茶马古道的重要站点,境内分布着16个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68.83%,享有“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的美誉。2013年6月15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复函云南省政府,同意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成为迄今全国唯一一个批准建设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市戴上绿色皇冠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起草发展规划,着手实施建设。2014年3月12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云南省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发展规划》;2016年7月26日,《普洱市绿色经济考评体系(试行)》和《普洱市绿色经济考核评价办法》开始实施……4年来,普洱市深入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高位推动、先行先试,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实行“零容忍”,促进了全市上下在发展理念上的大转变把短期与长期、现在与将来有机结合,把思想和行动体现在推动试验示范区建设上来。全省金融系统均伸出援手,其中,人行普洱市中心支行及辖内金融机构更是一马当先,在支持试验区建设上敢闯敢试,创立了不少新做法、新经验、新业绩,有力地推进了试验示范区建设,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如今,普洱市不仅享有“世界茶源”的美誉,而且还将“中国咖啡之都”的金字招牌揽入怀中,打造出城市新名片。
人行普洱市中心支行行长陈文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围绕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这个总平台,普洱市金融机构不断探索绿色信贷创新机制,发挥信贷资金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一是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人行普洱中支按照“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有效运用支农扶贫再贷款、扶贫再贷款,撬动涉农信贷投入,加大对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降低绿色产业融资成本。2017年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对茶、林、水电、生物药、咖啡、烟草、旅游休闲养生、蚕桑等重点绿色产业贷款余额达171.8亿元,占各项贷款的26.3%,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建立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评估机制,引导金融机构着力绿色金融服务。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制定了《普洱市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评估指引(试行)》,建立鼓励类绿色信贷评价、限制类信贷评价以及组织机制和制度建设评价三类评估指标,按年度对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进行评估,不断提高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三是建立金融支持绿色经济监测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经济主体的支持力度。四是银行机构逐渐完善绿色信贷机制。普洱市银行机构积极与人民银行、上级机构沟通协调,逐步建立和完善绿色信贷机制。据调查,88.9%的银行在信贷审批中对项目进行环境可行性评估,83.3%的银行建立环保一票否决制,94.4%的银行设立贷款按行业准入制度,83.3%的银行建立风险分类管理制度。五是引导金融机构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能过剩企业和项目技术改造升级;对环保条件不达标的企业和项目实行“新贷禁止投入、旧贷逐步退出”的限制性措施。
同时,人行普洱市中支积极寻求上级行及相关金融机构的支持,引智、引资合力支持实验示范区建设。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长杨小平等行领导多次率队前往普洱市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云南省金融支持普洱市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及助推脱贫攻坚综合融资项目的对接活动,围绕普洱市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和特色生物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现代林产业基地、休闲度假基地以及精准扶贫项目,梳理出自2017年起的未来3年里拟意向性贷款支持项目79个,金额合计1085亿元。2017年9月22日,在由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与普洱市委、市政府共同召开的金融支持普洱市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及助推脱贫攻坚综合融资项目建设推进会暨签约仪式上,共计签约10个融资合作协议,支持10个项目和企业,现场签约融资金额达255.5亿元。
陈文玉说,在人行货币政策引导下,至2017年10月末,普洱市矿业、煤炭、水泥行业贷款余额4.4亿元,分别比2016年年初和2017年初减少4.2亿元2.2亿元。至2017年9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177.89亿元,较年初增加3.3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8.46%。从投向看,普洱市绿色信贷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自然保护生态修复及灾害防控、绿色林业、绿色交通运输项目、农村及城市水项目、绿色农业等,分别占全市绿色信贷的66.56%、20.34%、4.83%、2.92%、2.69%和2.34%。
据普洱市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2007年底,矿业产值占普洱GDP的28%,矿业一度成了普洱的经济支柱。然而,最近几年里矿业正逐渐被淡化。为了让2.8万亩千年栽培型古茶园的景迈山景区保持绿色生态,在景区内不建大型宾馆,鼓励发展农家乐、民居客栈,成为普洱市上上下下的共识。不仅如此,该市还通过人大立法的方式,禁止开采埋藏在景迈山下储量高达22亿吨、价值有望达千亿美元的铁矿。同时全市一律不再增加新矿,对老矿企改造后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坚决关停并转。普洱秉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制定农药、化肥规范使用名录,建立可追溯机制,全面推进绿色农业生态化。实施生态茶园、生态咖啡园改造。实施生态移民,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湿地恢复等工程,关停并转林板加工企业200多户,削减了8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采伐指标,创建402个市级生态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格局初步显现。追求绿色、生态、惠民的GDP成为了“普洱共识”。普洱市孟连县是国家重点脱贫扶持县,该县景信乡创新发展方式,关闭了一些小煤矿,走上了依靠绿色产业、林下经济这条“绿起来、富起来”的道路。endprint
“普洱要的是绿色、生态、惠民的GDP,不要带血、污染、低效的GDP。在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上,我们算的是政治账、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在前不久举办的第3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上强调:“坚持保护优先的政绩观不动摇,走‘绿起来与‘富起来统一的绿色崛起新路子。”
围绕着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这个总平台,普洱正在建设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四大产业基地,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智能产业四大新型产业。
2016年,普洱市以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组织景迈、芒景两个行政村辖区内11个村寨的5家企业,成立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目前,联盟企业已增至6家,覆盖了产地范围内2/3的茶农。联盟产品在管理、标准、包装、销售、价格、宣传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并有“四有四可”特征,即有身份证、有履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联盟制定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联盟企业标准》,在许多方面高于国家标准。如在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联盟标准污染物限量由2个指标增加到8个,农药残留由13个指标增加到104个,并且规定不得检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理事长南康说。
金融支持筑深基
围绕发展绿色产业以及发展绿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脱贫的目标,云南金融机构各显身手,唱响了一幕幕支持实验示范区的活剧。
在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采访时,听说该公司运用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扶持荒田贫困村建档立卡户发展生态茶园,对59户贫困户精准扶贫,创造出“荒田模式”时,记者立刻提出要到该村探个究竟。一路上,人行宁洱县支行行长刀江勇向记者介绍,2016年,宁洱县政府出台“311”产业扶贫政策,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发展产业较好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分别按照3000元、1000元、1000元予以扶持。以此为契机,该行充分发挥扶贫再贷款政策导向作用,积极探索实施“扶贫再贷款+惠农易贷+政府扶贫机制+公司+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有效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脱贫摘帽。该县信用社运用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向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发放扶贫产业贷款5000万元,助力宁洱县德化镇荒田村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脱贫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40多公里蜿蜒崎岖的山路,汽车行驶了近两个小时,终于来到大山深处的荒田村。在半山腰上刚建好的村公所里,村支书李瑞锋指着凹凸不平的山路说,由于交通不便,德化镇是全县唯一的贫困乡镇,荒田村又是镇里较为偏远的扶贫攻坚村。全村14个村民小组,438户村民,74.4%是少数民族。接着,他带着记者来到上啊宽小组建档立卡户王宝学家。年逾六旬的王宝学由于妻子和儿子智障,一直未脱贫。他指着对面的山坡说,那里有他家4亩台地茶,2016年普洱茶集团派技术人员帮助他移种了120颗大树茶,专门交待不准打农药、施化肥,只能用粘虫纸杀虫和追施农家肥,还给了他家茶园维护补助费,以后茶厂会以翻倍的价钱收购他家的茶叶,这样他家脱贫就有希望了。
普洱茶集团财务总监朱强鸿向记者介绍,到2017年8月末,公司在宁洱县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290万元,其中运用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余额4000万元。为将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精准惠及荒田村贫困户,他们从2016年开始,连续3年对该村现有的1600亩茶园进行生态有机改造,对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每年给予5000元的改造资金支持。带领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扩建移植500亩大茶树,有效扩大生态茶园规模,每扩建一亩发放劳动力补助费500元、扩建物料补助费320元。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的有机茶实行保护收购价8元/公斤,较普通农户每公斤收购价高出3元。
接着,他带着记者来到山脚下一块正在搞基建的空地上,指着正在建设的房屋说,为帮助荒田村脱贫,公司投资150万元在这里新建年加工能力150吨的茶叶初制加工厂,明年1月就能投产使用,周边村寨的农户就不用跑到县城卖鲜茶叶了。
村支书李瑞锋高兴地说,“荒田模式”推进一年来,荒田村建档立卡户农民人均收入由2016年6月末的2400元上升到2017年6月末的4600元。全村59户建档立卡户,在政府、人行、信用社和普洱茶集团的支持帮助下,目前仅剩7户还未脱贫。
正是通过这样的发展模式,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在广袤大地上扎深了根基,企业得到稳健发展。目前,该公司已成为云南省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认定为AAA信用企业,并荣获“云南省诚信品牌100强”。公司2016年资产总额达5.7亿元,负债1.57亿元,收入2.7亿元,利润4600万元。
提起普洱,外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普洱茶和千年古茶树,殊不知普洱市还享有“中国咖啡之都”的美誉,咖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以上,咖啡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
记者来到坐落在普洱市城郊的北归咖啡有限公司。早已在院内等候的公司总经理邓家录激动地告诉记者:“没有信用社的支持,就没有北归的今天!”
邓总娓娓道来,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普洱市率先种植、经营咖啡的市级龙头企业。在信用社给予贷款支持之前,公司很难做到对咖啡农户现款现货收购,与信用社有了贷款合作后,公司对咖啡农户每一笔都兑现了现款现货的承诺,不拖欠咖农咖啡款。特别是信用社根据公司难以提供不动产抵押的实际情况,同意公司用库存咖啡存货质押,有效地解决了公司在咖啡收购季节的资金需求。目前,公司获得思茅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营业部授信3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贷款6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3200万元。有了资金支持,公司扶持成立了有11个合作社为成员的普洱咖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其成员范围辐射到思茅區、景东县、景谷县、澜沧县、江城县等,辐射咖啡面积除了北归自有的6000余亩之外,还有联合社的近三万亩。如今,公司主要产品有:北归小粒咖啡商品豆、焙炒咖啡豆、焙炒咖啡粉、三合一咖啡和咖啡酒。2016年公司共出口咖啡豆(米)7000吨,销售总额为1.125亿元,出口创汇1711万美元,产品销往德国、比利时、泰国、荷兰等国家。2016年1月,公司获得国际公平贸易组织颁发的公平贸易证书,这是中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咖啡企业通过公平贸易认证。邓总说他明天一早就要到上海参加国际公平贸易组织产品推介会。endprint
“两年来,人民银行先后3次通过信用社向漫崖咖啡公司发放支农再贷款和扶贫再贷款,共计2700万元,不仅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还能为公司节约好几十万元成本哩!”漫崖咖啡公司董事长助理兼发展部经理张芮充满感情地说。据悉,2017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南、云南两省开展为期6个月的优化应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试点工作,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被列为试点,扶贫再贷款很快在全县推开。漫崖咖啡公司就是在这批试点工作中获益的企业之一。
张芮带记者参观了刚建好的农庄和漫崖咖啡文化博物馆。她介绍,漫崖咖啡实业有限公司前身为宁洱漫崖咖啡场,始建于1998年。经过10多年的咖啡种植,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公司于2013年决定投资数千万元,建设集科研推广、生产销售、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议餐饮为一体的咖啡庄园,在建设过程中每当遇到资金困难,县农信社领导及员工总是及时前来调研,总是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最近又决定给予扶贫再贷款1000万元,在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与对面的老凤寨、旁边的老张寨和庙山村成功实现合作,除了租用村民的2500余亩土地外,还有约300户农户入股土地1000亩,最终依托漫崖咖啡庄园打造一个占地3000余亩的农庄。如今,漫崖咖啡庄园已被列为云南省100个省级农业精品庄园之一。张芮颇为自信地说,现在许多大城市里的人虽然经常喝咖啡,但未必能看到咖啡树、咖啡鲜果、咖啡深加工的过程。顾客只要来到漫崖咖啡农庄,就能亲身体验到咖啡鲜果变成热咖啡的全过程。
普洱市金融部门十分注重在发放扶贫再贷款推动发展绿色产业的同时,实现产业带动、农户联动,真正对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授人以渔”。这一原则,也正是宁洱县使用扶贫再贷款的另一条重要的创新经验。普洱勐野江农业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的发展壮大很能说明这一点。该公司坐落在宁洱县辖内老213国道旁,公司大门两边墙上摆满了咸菜罐,公司董事长罗琼兰向我们介绍,公司是一家集种植、生产、销售、研发小雀辣于一体的现代化食品企业,2013年公司小雀辣的泡制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14年被认定为“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15年9月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16年8月,为带动更多农户种植小雀辣,他们决定扩大生产规模,但资金出现短缺,困难之时人民银行和信用社向公司伸出援手,给他们发放扶贫支农再贷款1000万元。有了这笔资金,公司有能力免费向周边村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种苗、农资,并全程提供技术服务。还与5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以每公斤上浮10%的价格收购成熟的小雀辣。辐射带动非建档立卡农户3000余户5000余人发展壮大产业。2016年,公司带动的建档立卡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2017年9月21日,中国银行普洱市分行为北归公司旗下专业合作社成功叙做ICE纽约洲际交易所17吨咖啡保值业务。该笔业务为中国银行全球首笔ICE咖啡远期业务,使普洱市咖啡出口企业通过远期保值交易,提前锁定咖啡价格,有效地实现了银企双赢。
2017年1月,恒丰银行昆明分行向普洱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放10亿元绿色金融产业基金,将绿色环保与信贷投向挂钩,专项用于绿色企业较集中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改善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基础设施条件。
创新机制引活水
全新的绿色平台,需要创新的机制保驾护航。4年来,在大力支持绿色经济实验示范区建设中,金融机构敢闯敢试,闯出一些新路子,试出一批新机制——
成立云南省首只绿色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金投向实验示范区建设。普洱市制定出台了《普洱市绿色经济发展基金设计方案》,于2016年4月13日注册成立了“普洱市绿色经济发展基金”。基金拟设总规模50亿元,首期发行10亿元;二期发行12.5亿元。截至2017年10月末,一、二期基金22.5亿元已全部到位。基金主要投向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产业、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绿色经济发展领域。首期基金用于景东至文东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二期基金用于普洱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安排设立了中小微企业调头资金1亿元,委托普洱市绿色金融服务公司管理运营,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银行信贷到期“调头”资金支持。
成立云南省首家绿色经济担保公司,有效分担绿色金融风险。2014年,由普洱市、市属各县(区)财政共同出资1.02亿元,成立“普洱市绿色经济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专为绿色经济提供贷款担保。利用担保机构专业人才、专门技术和信息搜集的规模效应,增进绿色项目的信用等级,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降低绿色金融风险。2017年9月末,绿色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余额达3.3亿元,在保户数85户;累计为319户企业12.13亿元贷款提供担保;共发生代偿0.34亿元,有效分担了绿色项目风险。
绿色股票和绿色产品要素市场建设取得较大突破。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主板上市,云南高山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其中,云南高山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属于绿色股票范围,为辖内绿色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提供了经验,也丰富了绿色经济融资渠道。2016年5月31日,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交易系统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开户数2400户,吸纳会员企业35个,已上线产品近10款,交易额突破3000万元,为茶企融资8000万元。云南咖啡交易中心于2016年1月正式上线,截至目前交易额突破1亿元,开展咖啡仓单质押融资6000万元,供货商会员突破1000家,采购商会员突破2000家。金融机构通过在交易中心设置金融服务窗口,提供绿色信贷业务咨询、投融资等金融服务,打造咖企、茶企与金融机构无缝对接的服务窗口和平台。同时通过业务创新,畅通融资渠道,开展保理业务、订单融资、存货凭证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仓单质押等金融产品,提高咖啡、茶产业的融资能力。
建立绿色碳汇市场,促进低碳试点市建设。2012年,全国首家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经济促进中心在普洱挂牌成立。2013年,在思茅区清水河实施了全国第一批、云南省第一个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的5000亩思茅松人工林增汇减排项目。2015年9月,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云南省林业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普洱市共同举办森林文化推广交流活动,有力助推了普洱的林业碳汇工作。
全国首个政策性咖啡价格保险试点工作在宁洱县正式启动。普洱市政府与诚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于2016年7月18日出台《普洱市政策性咖啡价格保险试点方案》,标志着全国首个政策性咖啡价格保险试点工作在宁洱县正式启动。按照试点方案,政府通过补贴保费等政策性手段引导和鼓励建档立卡咖啡种植贫困户以及咖啡种植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保,保险标的为投保人种植销售的咖啡鲜果或咖啡米。财政给予建档立卡咖啡种植贫困户保费补贴90%,自缴10%;给予咖啡种植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保费补贴70%,自缴30%。沪滇合作扶贫资金全额配套200万元,补贴差额部分由宁洱县财政资金给予配套。运行一年来,切实保护了投保农户和企业的经濟利益,促进了咖啡产业的稳步发展。
4年过去了,普洱市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一大批绿色产业、绿色企业崛起,全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更为可喜的是,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8.83%,高于全省、全国甚至欧盟等发达国家水平;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年度价值达2850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保存着全国近1/3的物种,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市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保持在100%,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居全国之首;人均碳排放量与发达国家接近,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占比达99.8%,中心城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8000以上,高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新空气”标准12倍多展示出更为美好的发展前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