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的冬日气息

2018-01-25张掣

齐鲁周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查干湖东北

张掣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地理文化大区和经济大区。

“东北”一词,最早见于《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 现如今我们说起东北,最先想到的就是冬日里千里冰封,萬里雪飘的茫茫大地。神奇的大自然为东北塑造了一个银雕玉砌的冰雪王国。

东北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使这片充满浪漫与神奇的黑土地成为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冰雪,是大自然对东北人慷慨的馈赠,也是整个东北地区冬季旅游的点睛之笔。东北的冬日是一年之中最富魅力的季节,冰、雪和雾凇是最具代表性的美丽风景。

在东北,观灯、滑雪、漂流、冬捕、赏雾凇、泡温泉、体验浓郁的关东风情……雪绕山间,心在云端,心会和雪一起暖……

记忆中的老东北

“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在东北农村,每到腊月或是春节之前,都有“杀年猪”的习俗。一踏进腊月门,冰天雪地的时节,家家户户磨刀霍霍,就开始杀年猪了。可以说,在农村只有杀了猪的年,才像过年。杀年猪,不仅是一种民俗,也是对一年丰收的见证,更成为了一种情结。肉的香味可以随着空气飘到好远,多年之后想起似乎还是可以回味起那年那时记忆里的味道。

在东北,流传着一首歌谣:“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酸……吃了它治病又解馋,你就年轻二十年。”每当进入冬天,马路上就会出现很多推着小车走街串巷贩卖的商贩,一个老式的自行车,后面支起一跟木棍缠上软泡沫,糖葫芦以散射状插在上面,在孩子眼里,那一车的糖葫芦比孔雀开屏还要美。如果那个小孩子手里能拿着一串糖葫芦,就一定会成为孩子群里的焦点,那个时候一串糖葫芦就足够让一个孩子高兴一整天。

过去关东人亲友聚会或者招待客人,尤其在农村,饭桌上除了丰盛的美味佳肴,更重要的是一大碗白酒大家轮着喝,喝光再满,尽醉而止。东北人大碗喝酒的习惯,和过去关东的气候和人的性格有关。尤其是冬天,外面天寒地冻,忙碌一天,男人盘腿上炕,烫一壶酒,媳妇儿给炒几个菜,大口吃肉,“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典型的东北人眼中的幸福生活。因为大雪封山封路,没特殊事情,很少有人走亲戚看朋友,一旦来了,主人肯定热情招待,说不完的话,喝不够的酒。过去东北人赶车出远门儿,也随身带着白酒,冷了下车跟着车马跑一段儿,跺跺脚,最好也啁上一口白酒祛寒暖身。东北人爱喝酒,讲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在雪花姑娘飘飘洒洒来到大地的时候,也是东北孩子们冬季里最快乐的时节。东北的冬天天气虽然很冷,气温虽然很低,可有数不清的冰、雪的乐趣,激发出人们无尽的热情。清晨,雪停了,太阳出来了。瞬时间出现了一棵棵的雾凇。树枝上挂满了厚厚的一层白色的六角雪花,像一条条挥舞的银蛇,像一串串洁白的珍珠,又像一棵棵洁白的秋菊,晶莹透亮,形状万千,多姿多彩,引人入胜。孩子们纷纷走出家门,堆雪人、打雪仗,在雪地里欢快地打滚、玩雪爬犁、打冰猴儿、滑冰、滑雪,不亦乐乎。?

在一场大雪过后的清晨,天还没有全亮,房顶上被风吹落的雪簌簌地掉下来。下了一夜,地面上的雪已经堆得老厚,一脚踩下去整个小腿都被埋在了雪里。空气里都是清新寒凉的味道,空旷的土地上全都是雪精灵的身影。走在老街上,深吸一口气,顿觉天地之间只有你一人。这样的情景在多年后被想起依然是记忆犹新,而这种记忆更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历久弥新。

查干湖冬捕的东北文化

东北有着久远的渔猎历史。查干湖历史上就是天然的渔猎之地。

据史料记载,真正的查干湖冬捕,可以追溯到辽金时代。辽帝圣达宗喜欢吃“冰鱼”,每年腊月,便率领家眷浩浩荡荡来到冰冻的查干湖上扎营。命令仆人将帐篷里的冰层刮薄,直至薄若纸片儿,冰下游动的鱼清晰可见。等看够了想吃时,便将薄冰轻轻击破,水中鲜活的鱼就会接二连三地跳上冰面,成为案上之物,供君臣欢宴。

历史上,习惯称这种捕鱼方式叫“ 春捺钵”。另外,在查干湖冬季捕鱼易于保存运输,所以,这一古老的冬捕方式延续至今。?每年12月中旬到次年1月中旬的壮观冬捕场面,都会吸引很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看。?

冬捕的祭祀仪式上,盛装的蒙古族姑娘为渔工们献上奶干。喇嘛将怀抱的供品逐个递给“渔把头”, “渔把头”按次序将供品摆放在供桌上,然后将九炷香分别插在三个香炉内点燃,之后率众喇嘛按顺时针方向绕供桌、冰洞和冰雪敖包转三圈并诵经。被称之为祭湖。

随着渔把头一声“上冰”,所有参加冬捕的人员,跳上拉网车或爬犁,三挂大马车,60多号人,浩浩荡荡开赴冰上作业。这时鞭炮齐燃 ,赶马车的吆喝声、渔把头的号子声、爆竹声、喇嘛的诵经声、马铃声、鼓声、号角声,神秘地在查干湖面上飘荡,使寂静的雪野充满了极其诱人的魅力。

网车到达网场后,由渔把头确定位置,俗称“画窝子”。渔把头根据湖的底貌及水深,确定位置后,开凿第一个冰眼为下网眼,再由下网眼向两边各数百步确定翅旗位置,插上大旗(或灯),渔把头再由翅旗位置向正前方走数百步,确定为圆滩旗,再由两个圆滩旗位置去前方数百步处汇合,确定出网眼,插上出网旗,这几杆大旗所规划的冰面,就是网窝。网窝的大小方向形状、渔把头送旗的角度、准备等,都是渔把头师承下来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里面有很大的学问。

接下来是出网。由三匹马拉动出网轮,由出网轮上的旱绦和卡钩配合将双侧网合并一起,96块网组成的一张大网,一次同时拉出每次的3块,称为一拉,分16次拉出。第一拉没鱼,第二拉开始出鱼。出鱼时,挂在网上的鱼直接随网拉到冰面然后摘下,浮在出网口的鱼用“捞子”捞出。最后,因每拉赶鱼的原因,更多的鱼都集中在网肚之中 。网肚是网后端的一个兜,一个网肚最多能容纳百万斤的鱼获物,捞完网肚中的鱼后,将网肚拽出冰面,将鱼装车运走。由打镩、扭矛、走钩的将网再次装到爬犁上,到此,一网次冬捕结束。

2009年1月3日,吉林省查干湖冬捕以单网出鱼量16.8万公斤,打破了2006年创下的10.45万公斤的单网产量的世界纪录,创造了新的单网冰下捕捞量最高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查干湖冬捕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也是东北在冬日里的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东北文化历史久远,从开始满族文化到后来的汉族文化,在历史的更迭中,东北保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习俗和文化元素,并在今天得以发扬和传承。

东北雪韵豪情

东北雪乡的名气令其成为黑龙江旅游的一张名片,而这张名片近期却被部分无良商家蒙了尘,但是东北也已经着手开始整顿经营,相信很快就能够还给大众一个清爽的雪乡。

在黑龙江还有一个地方叫“雪谷”,虽然离雪乡很近,但与雪乡熙熙攘攘不同的是,雪谷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秘境,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隐世之地。冬季平均雪深1—3米,雪期最长可达7个月。到雪谷,你大可以放下所有的顾虑,把自己埋进雪里,把别人扔进雪堆,大字形躺到雪地里把自己做成“冰棍”。勇敢地在雪地里“裸奔”,亲手堆一个雪人,哪怕一爬起来就摔倒,也要尝尝滑雪的滋味。

村民赶着牛爬犁在山间小路上悠闲地漫步,家家户户门口挂起红灯笼,袅袅娜娜的炊烟升起,满是人间烟火味儿,这就是松岭雪村。松岭雪村地处吉林省临江市花山镇珍珠门村。相比较商业味浓重的雪乡,这里还算原生态,到访的以摄影爱好者为主,很少有旅游团。这里是较为典型的山东移民村,村屯建筑布局保持了老式关东山村形象,房屋高低分布在村落的岭上及小山的底部,错落有致,自然环境保存完好,恰似一幅水墨画。

平原沃野、山川河流,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东北的冬天俨然是一幅隽永的水墨画卷。阳光和煦温暖,雪地松软洁白,漫步林海雪原,令人流连忘返。让人们可以在阳光灿烂的雪景里,感受雪韵里的春光。

来到东北就不能不体验一把温泉。在温泉涌动的热流中,尽享淋漓的酣畅。北国温泉的诱惑,在于雪花纷飞中的热流蒸腾,“泉外雪花飘飘,泉中热气缭绕”,一冷一热对比分明,那种新奇、刺激,那种挑战自我,天人合一的奇妙感受,让人终生难忘。

东北大地上聚居着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在东北,关东年俗,满族、朝鲜族的饮食文化、婚俗文化、服饰文化……都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民俗习惯编织着热辣的东北风情,回味乡情绵长。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漫天鹅毛大雪,三五知己把酒言欢,享用着热气腾腾的乌拉火锅、铁锅柴火炖、东北特色烧烤。暖心的话、纯粮的酒,壮怀激烈、豪情肆意,真可謂神仙般的享受。在美食美酒的相伴下,尽情品味东北人的豪情。

东北的冬天,是有颜色的,不斑驳、不绚烂,纯洁的白雪,质朴的黑土,怡人的蓝天;东北的冬天,是有味道的,不浓烈、不寡淡,林间的空气,丰收的美酒,旷野的炊烟;东北的冬天,是有性格的,不矜持,不腼腆,开门见山的冷,热情豪爽的暖,黑白分明的天。

猜你喜欢

查干湖东北
东北冬景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大东北的春节
闽东北木拱廊桥桥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