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合名师 · 成就名师 · 共建共享 · 携手成长探寻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2018-01-25

教育家 2017年46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这句话生动地指出了伟大教育家对教育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所要达成的目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努力营造互助友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形成有特色的充满活力的班级文化。”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对于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增强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和整体的学习动力,凸显班级特色,提升管理效能。可以说,掌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和路径,是每一个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那么,班主任应当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怎样根据班情和师生的具体情况打造特色班级文化?怎样将班级文化的“外衣”内化为促进班级成员共同成长的精神力量?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几位班级管理专家和优秀班主任,请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那些事儿,希望能够给广大一线班主任带来启示与借鉴。

本期出场嘉宾

方海东

浙江省中学德育特级教师,教育硕士。曾获长三角首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初中组第一名、浙江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全国班集体建设“教育操作系统”研究特别奖、全国首届“班主任心灵写诗”金笔奖等,并获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沪苏“长三角”教科研标兵等荣誉称号。

牛瑞峰

市级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育部国培计划视频培训专家,内蒙古国培计划讲师团成员,赤峰学院客座教授。《作文教学与研究》《班主任之友》《班主任》封面人物。著有《班主任的智慧》《打造有精神的班级》,参编《卓越校长的专业化标准修炼》,发表文章50多篇,网络涂鸦50余万字。

叶德元

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基础教育先进个人,全国十佳最美教师,成都市锦江区叶德元班主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徐文祥

河南省十大年度语文人物,中原名师工作室省级骨干教师,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安阳师院硕士生导师,全国文化教学优质课特等奖、省优质课一等奖、首届河南最具影响力教师优秀奖获得者。

陈萌凌

上海市“闵行杯”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徐汇区小学组班主任学科带头人。

班级文化的含义及功能

叶德元老师认为,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我们以往比较关注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其中,教师与教师之间是合力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是互补的关系。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而软文化(班级核心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等。

在徐文祥老师看来,班级文化建设重在对于班级文化符号进行设计和建构。他强调,符号很容易找到,但是班主任怎样合理充分地运用它们,使它们成为班级认同的标志,这才是最重要的。要赋予符号特定的价值、精神和灵魂,并且把它们深深地植根于师生的日常行为之中,用以激励、鼓舞学生和班主任自己,指引师生的行动,使其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简单的符号而存在。当一定的班级符号成为师生内心和精神上的认同之后,它们就会成为集体精神的力量,更是班级凝聚力的象征,是集体的灵魂。无论在今后的成长和生命中遇到怎样的困难,学生都能感受到班级符号所起的作用,都能受到感染和激励。这才是教育的成功,是班主任为孩子生命成长播下了一颗充满力量的种子。

班级文化建设之班级环境布置

方海东老师对班级环境布置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当前班级布置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借助家长力量,布置“完美教室”;二是寻找完美作品,布置“梦想教室”;三是参考他人设计,布置自己的教室。这些可能都能起到美化教室的作用,但是,如何使班级环境布置发挥最大的育人效能,怎样对班级布置做整体规划,却是一门大学问。

方老师指出,在班级环境布置理念方面,要思考班级环境的作用可以发挥到何种程度。“每一面墙都要会说话”,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可以作为一种解答。其中,“每一”表示环境布置的范围,“墙”表示环境布置的地点,“说话”代表环境布置的目标及作用。

在班级环境布置方式方面,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说什么话(班级里应该有哪些内容),什么时候说(使每个阶段可持续发展),怎样说话(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首先,说什么话。在方老师看来,教育无非就是一种影响,他重在通过班级环境的合理、特色布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以“追光班”为例:(图1)

图1

基于此,方老师在班级中设立了“出彩整理人”版块和“有求必应”版块(图2、3)。所谓“出彩整理人”,就是每周方老师会让学生以各种形式,比如表格形式、思维导图形式等,去整理本周自己到底学到了哪些东西。学生可以同时选择几个学科去做,也可以单做一个学科。每两周,学生会把自己感觉最满意的展示结果交到老师那里,然后班级进行评比,评比之后会呈现在“出彩整理人”栏目中,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有求必应”板块主要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你来求,现在求解是为了将来不求解”,第二部分则是“我来应,当下应是为了未来有人助”。该板块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之间答疑解惑。这不仅能促使学生主动探求,还能培养同学们之间的合作互助精神。

其次,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可分为方向型和制度型两类。以“青石班”和“追光班”为例:(图4-8)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再次,怎么说话。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会欣赏的品质,方老师在班级中设置了“点赞追光”板块,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呈现:“赞”学习,“赞”生活,“赞”思想,“赞”Ta。每周班级里的四个大组分别承包一个方面,让孩子们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话直接粘贴在上面。孩子们“赞”的内容和视角非常独特,也为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时,方老师还会以“名人名言”的形式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呈现学生的照片和语句,每一个孩子都会通过照片向大家展示最好的自己,再配上一句自己最想表达的话。如此一来,学生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也使得他们更加自信、快乐。(图9、10)

图9

图10

此外,每月评选“青石主题人物”(青石班)、“我是追‘光’者”(追光班),将其制作成海报的形式,张贴在教室门上,每月更换一次,极大地起到了激励学生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优秀人物的评选,不看成绩,只关乎道德习惯,这再一次契合了方老师班级环境布置的目标——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图11、12)

图11

图12

在班级环境布置规划方面,方老师认为每个阶段教育的任务和侧重点不同,这就决定了各阶段班级环境布置的主题和具体表现方式也各异。他以“追光班主题化教室物质文化布置体系”为例。(图13)

图13

班级文化建设微语录

沙漠玫瑰:

唤醒就是外在对内在的影响。

欢欢:

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秀方面,并用各种形式将学生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莉莉:

方老师非常善于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到自身价值。

菩提叶:

怀有感恩之心应该是人一生拥有的好品质,唤醒孩子的感恩之心会使他们受益终生。有爱的集体会给孩子温暖,会让他们学会感恩。

吕海岩:

榜样在身边——发现,肯定,激励,在班级中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已经超过了班级外获得的荣誉。

王超:

班级环境布置是班级建设的一部分,重要的应该是班级建设的“顶层设计”,也就是班级建设的目标或者是班级文化目标,根据这个顶层目标,根据班级建设的需求去设计相应的班级活动、环境布置等,这些应该是一个整体。

木莲:

班级文化,以文化人,目标是孩子心中的定海神针。让孩子找到方向最重要!

汉唐女子:

用心做小事者终成大事!

班级文化建设之班级文化符号的设计

徐文祥老师“乐之班”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

● 班名

在班名方面,徐老师认为教师需要思考的是:班名怎么来?能带给学生什么?能带给班级什么?“乐之班”是徐老师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取《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的“乐”元素,以此作为班名和班级文化的总纲领。徐老师借此引导学生善学、爱学、乐学。总之,“乐之班”的含义不仅仅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同时也激励教师自己,要有一个快乐的工作状态。

● 班徽(图14)

徐老师认为,班徽通常来源于班级的口号、班号,它是一个标志,标志着大家从属于一个班级并且团结一心。它是整个班级精神的提炼,能够反映大家的共同追求和共同的归属感。它是班级活力和荣耀的象征。在确定班徽的过程中,徐老师注重发挥孩子的创造性,让学生自行根据班名设计几个班徽,老师再从中挑选出几个比较规范的,让全体学生进行投票,选出最终的设计,并在这个基础上加工,提炼,美化。这样选择出来的班徽,有助于让学生产生认同感和荣誉感,班级也由此成为一种品牌。

图14

● 班铭

(课前、路队、今后的人生不断用它指引)

红日初升,“乐”在其中。日影为“之”,班名方成。

子曰乐之,学业轻松。佛家三乐,不修浮名。

孟子三乐,得育精英。弟子为学,教者师从。

天水相接,上下辉映。天蓝海蓝,海阔天空。

深邃如海,扶摇苍穹。志存高远,辽阔怀胸。

曲折人生,路有不平。知足常乐,与世无争。

始于足下,千里之行。不问胜负,宠辱不惊。

逐日不已,勇攀高峰。

● 门牌(图15)

门牌是班级的“门面”,是展示班级精神风貌的一个窗口。因此,门牌要为班级服务,要真正贯彻班名的含义,将每一个孩子的笑脸印在上面,让孩子无论何时看到门牌都能感受到快乐。班级的文化符号,也渗透在了这些细节中,传递给学生快乐生活、快乐学习的理念。

图15

● 借书卡和天王卡 (图16、17)

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的地方,理应创造出一种乐善向学的积极氛围。徐老师认为,合理运用班级符号的作用,能使学生自觉地养成阅读及学习的良好习惯,让班级文化氛围更积极,更健康。为此,徐老师实施了借书卡和天王卡制度:

在学生行为、测试、活动、竞赛取得成绩后,老师会将借书卡作为一种奖励送给学生,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阅读体系,在班级中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天王卡则作为绘画、音乐、体育、数学、英语、朗诵等特长方面的奖励,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期望,并且在得到天王卡之后会很珍惜,把它当作一种荣誉,形成了比学赶帮的班级学习氛围。同时,进一步鼓励有特长的学生,让他们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使班级工作事半功倍。

图16

图17

● 荣誉勋章(图18)

荣誉勋章能给学生一种荣誉感,让孩子获得认同感,给孩子一种争章的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自信,培养学生的仪式感。

图18

● 班报(图19)

图19

班级文化建设微语录

舒心的日子:

设计制定班名就是学生不断达成共识,形成良好班风的过程!徐老师的这个教育过程值得学习!

吕海岩:

真心佩服徐老师,厚重的文化底蕴彰显了为人师者的风采。

丁京:

良好的班风能够带动所有的学生,不同的奖励勋章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徐老师的方法直观,有效果,有内涵。

清雨:

班级符号巧利用,比学赶帮勇攀登,小小徽章导目标,各种习惯早养成。

随遇而安:

重视孩子取得的每一个成绩,引领学生积极进取健康成长!感谢徐老师分享的多样特色评价策略。

问:

徐老师您好,作为一名新班主任,在制定和应用班级文化符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答:

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征求学生的意见,汇集学生的集体智慧,能让学生更加珍惜所取得的成果。让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地凝聚班级精神。

牛瑞峰老师“最”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

“用极致的状态追求极致的境界”是牛瑞峰老师对“最”班级的解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他尤为注重传统人文的应用。“最”班级的文化体系包含了文化的盛宴、书籍的世界、鲜花的海洋、自主的历练场、人的乐园几个重要方面。牛老师认为,中国的班级应当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进而去培养有中国灵魂的中国人。

● 牛老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凝练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人格修养追求,确立了以下班训,力求体现传统人文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图20)

图20

● 规划一个符合学生身份角色的行动系统——标语(图21)

在牛老师看来,标语是班主任育人理念的高度浓缩。在日常班级生活中落实班级文化必须要有抓手,如果说标语是一种要求的话,它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具体行为标准。牛老师组织学生开展班级讨论,让学生思考怎样去做,制定出符合标语的标准,使其与传统文化产生关联,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的文化系统。

图21

● 确立一套带有传统人文色彩的标准——班规(图22)

牛老师认为,班规是标语的具体化,是做什么、怎么做。班规应该有两套,一套是可测可量的;一套是易记易诵可熏陶内化的。牛老师“最”班级的班规仿照《三字经》,融入了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与要求,并与校训和班训相结合,既可量化,又有内在的人格和文化精神。

图22

● 创作一首激情澎湃的班歌:

牛老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班级精神与文化的理解,每人创作一首班歌,再让学生挑选出其中的佳句,由全班进行整理组合。最终确立的班歌“极致之歌”和“最”班级的精神一脉相承。

极致之歌

随风飞翔

追逐梦和闪电的力量

拼搏第一,第一拼搏

极致的境界要用极致的状态铸造

美丽的清晨

歌声伴我起床

修仁行义致诚和谐的理想

把浩瀚的海洋装入我的胸膛

正午的阳光

折射出“我能”的坚定信仰

孝敬父母呀,我能!

尊敬师长呀,我能!

言行一致呀,我能!

内心阳光呀,我能!

我能,用行动的坚定代替言说的无聊

五彩斑斓的星光

盘点梦想登陆的豪放

每一次作业的完成

都是一次伟大的起航

放弃一枕黄粱的空想

让改变成为我们的翅膀

● 推进几项富有传统人文气息的活动,如爱心社、我是护花使者、老牛茶座、我是烹饪大师、龙腾四海、班魂形象大使等。(图23、24、25)

图23

图24

图25

在一些活动之后,学生和家长还写下了心得体会,从中可见活动的实效。

● 学生炒菜心得

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貌似简单,其实大有讲究,西红柿什么时候放,切成什么样真的很有学问。西红柿可以切成两种:丁或块。切成丁炒出来汤多,适宜吃米饭。切成块汤少,但西红柿的原味较浓。还有西红柿和鸡蛋是一起炒,还是分开炒,炒出后的色泽也是不一样的:一起炒色泽发暗;先炒鸡蛋出锅,然后再炒西红柿,色泽鲜艳。一个学期只学会了一道菜,但我认为是真正地学会了。爸爸妈妈说:“我炒的鸡蛋西红柿是极品!”简单当中蕴含着复杂,世界永远是辩证的。

● 家长品尝心得

牛老师,您好!老师的教育方法和家长的就是不一样,我从来没吃过儿子做的菜,以前我让他做菜,他总说:“做菜是女人的事,我不学。”现在他竟然能自己做菜了,虽然还谈不上色香味,但作为家长已经非常高兴了。谢谢老师!

班级文化建设微语录

京:

在班级文化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班级学生特点,以一个点切入,形成一个体系,在放手交给学生的同时,又不失教师的主导作用。

哈哈~~晒娃狂:

班级文化建设也需要丰富多彩的形式,既达到了教育目的,同时还容易让学生接受,让学生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教育。

随遇而安: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的舞台,为学生开发了更多的学习内容,更是学生交流分享感悟人生的平台。家长的参与更是推动家校协同教育的良方。

吕玲:

在活动中育人,在课程中育人!在交流中育人!

李明:

一个小的主题活动,衍生出大智慧,涉及各个教育方面,这也是活动设计的微妙与智慧。

班级文化建设案例推荐

创建班级“微文化”,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陈萌凌老师认识到,如今的小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压力,班级文化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家校沟通方式拘谨。虽然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但是他们对幸福感的追求却在逐渐减弱。基于此,陈老师在班级特色创建中运用微信平台的优势,通过微展览、微岗位、微日记、微评价、微社团、微视频等形式,来创建班级的“微文化”,从而使班级环境、班级管理、师生关系等向着更优更好发展,最终让学生在班级“微文化”中得到自主发展,形成多元能力,促进其健康幸福成长。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陈老师是如何创建班级“微文化”的。

● 什么是班级“微文化”

“微文化”作为新媒体时代下新兴的文化形态,起源于微博客,成熟于微信、微视频、微公益的普及。它是一种积聚的正能量,让一些微不足道的行为,在不经意中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可以把它称为“微暖”工程。班级“微文化”就是通过班级微信平台,以班级为对象,以学生为本,在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满足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需求而创建的班级“微文化”。它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正能量,是班级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级氛围形成的首要条件与重要推动力。

● 班级环境层面——微展览

陈老师的班级环境布置,主要展示学生在兴趣特长方面的多元化的作品。由于班级教室布置存在一定局限性,更替周期性长,这样就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展现欲望。为更好地给学生搭建体验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平台,陈老师就在班级微信群中定期进行绘画、软陶、手工制作等的展示。让小作者介绍自己的业余爱好,讲述自己的故事。由此,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自信心得以树立,教师、学生、家长的互动成为班级“微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 班级管理层面——微岗位、微日记、微评价、微社团

陈老师将班级微信群当作一个社区,和学生一起设置了小小“理财师”、小小“策划师”、小小“公关员”、小小“当家人”等岗位,制定了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陈老师在班级微信群中举行了一场“班级岗位招聘会”,先是让有意向的学生撰写竞选稿,并上传班级群,然后利用午会课在班级举行竞选演讲会,最终通过民主选举,确立每个小岗位的工作人员和监督人员。此举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服务意识、责任感和沟通能力等。

陈老师在班级中实施了“微日记”制度,其目的是在班级文化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班级“微日记”是利用班级博客平台让学生记录管理班级日常工作的心得与反思,通过点点滴滴的事件和思考,折射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有一种被肯定、被关注的幸福感。

陈老师还借助微信平台,结合班级管理,让学生通过微信语音的形式发送自己的想法。微信平台的主题有班级岗位招聘、小干部每日执勤小结、班级活动的金点子策划等。微评价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有话可说,有理可讲,既保护了学生的隐私,也为师生沟通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家长也可以参与微信评价,及时对班级工作给予建议和指导,从而使家校关系更加融洽。

由于学校的社团活动参与人员有限,时间固定,形式单一,为此到小学中年级,陈老师结合班情在班级“微文化”中又融入了“微社团”这一全新的形式,运用班级公众号展示每个孩子在不同舞台上的表现,让他们建立自信,发展自我。微社团包括朗诵微社团、课本剧微社团、舞蹈微社团、器乐微社团、小主持微社团、播音微社团、沪语朗诵微社团、长绳微社团、美工微社团等,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发挥所长,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

● 师生关系层面——微视频

以往,班主任与学生沟通往往气氛紧张,学生内心充满着排斥。于是陈老师改变沟通方式,运用微视频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聊学习,谈生活,说说心里话。每周宣布微视频名单,名单的锁定来自一周行规表现、学习表现进步最大的学生。通过微视频,学生更乐于同老师沟通,更容易与老师亲近,教育的成效尤为凸显。

陈老师认为,教育应当以人的幸福为目的。在班级特色建设中注入“微文化”,能够点燃学生的自信,促使学生积极上进,激发学生内心爱的种子,让学生的生命在班级“微文化”的催化下开出幸福之花,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幸福无处不在。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老师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