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控羊周期 提升竞争力
——22001177年“豫羊杯”中国(郑州)第三届羊业发展高峰论坛专题报道
2018-01-25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11月8-9日,由河南省养羊行业协会主办,郑州豫羊贸易有限公司冠名,洛阳市养羊行业协会、鹤壁市养羊行业协会、开封市养羊行业协会、周口市肉羊行业协会、安阳波杜湖养殖专业合作社、湖州市养羊协会、中国肉羊联盟等单位承办的2017年“豫羊杯”中国(郑州)第三届羊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河南省畜牧局副局长周辰良、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执行会长杜立新、河南省养羊行业协会会长徐泽君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河南省养羊行业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省市畜牧技术推广部门、省内外养羊规模场及肉羊养殖产业的相关代表共计300余人参会。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把控羊周期,提升竞争力”,旨在为养羊业界同行搭建一个信息共享、经验传递的平台,以共同抵御“羊周期”的冲击,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河南省畜牧局副局长周辰良指出,近年来,河南省羊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6年,河南省存栏羊1 858万只,出栏2 168万只,均居全国第五位,羊肉产量26.4万t,占全国总量的6%。
目前,全省拥有年出栏500只以上的规模羊场2 089个,其中年出栏1 000只以上的规模羊场645个,肉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33%。今年以来,活羊价格更是一路飙升,养羊户迎来了新的春天,但是大好形势之下却有着不小的隐忧,那就是无序竞争,遭遇羊周期。
周辰良充分肯定了河南省养羊行业协会成立以来对促进河南养羊产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对协会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指出了协会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周辰良表示,希望养羊行业协会牢记使命、积极作为;希望企业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希望大家团结协作,推动河南省羊业再上新台阶。
河南省养羊行业协会会长徐泽君表示,羊价上涨导致母羊存栏量大增,羊肉供应量增加,继而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羊,又导致羔羊供应量减少,肉价上涨。把控羊周期,变压力为动力,提升羊业发展竞争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会长杜立新、国家肉羊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宁长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周占琴、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朝阳综合实验站站长王国春等行业大咖从不同角度深度剖析羊周期,探寻羊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专家齐聚一堂,论道羊业发展
杜立新:中国肉羊产业发展与竞争力提升
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执行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教授杜立新在论坛上做了题为《中国肉羊产业发展与竞争力提升》的专题报告。
杜立新对中国肉羊产业进行了形势研判,他指出,未来3年羊肉价格及活羊价格上涨的空间依然存在,波动式的增长将成为必然。羊肉市场容量足够大,进口肉冲击有限;散养户退出留下缺口,正在从散小走向适度规模化,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要加快推进产业标准化、一体化和品牌化。“适度规模+组织化”是主要的生产模式,形成养殖户与肉品加工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
发挥标准倒逼作用,发挥品牌和认证增信作用,发挥新主体的引领作用,发挥政府、企业、协会的协同作用。肉羊产业发展目标是“优质安全、提质增效、绿色发展”。
杜立新在报告中还预测了中国羊业的发展趋势:一是羊肉消费增长趋势不可逆转;二是规模化养殖趋势不可逆转。2014年,全国肉羊出栏1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达34.3%,比2010年提高11.4个百分点。目前从不同养殖规模的生产水平与效益、土地消纳面积和粪污处理利用情况看,一般农户以户均年出栏100只以上为宜;发展肉用山羊生产专业户以户均年出栏300只以上为宜;三是环保(生态)养殖模式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无抗养殖(养殖过程中不用抗生素、激素以及其他外源性药物)是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四是产业链合作(产、加、销一体化)趋势不可逆转。促进利益联结,提高产业链竞争力,向上控制羊肉来源,向下掌握销售,进行渠道和品牌建设,向中提高精深加工能力,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如“种养加”一体化、“产加销”一体化、公司+农户合同制或契约、农户+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企业、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现有企业兼并、重组、收购等模式都是羊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杜立新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肉羊产业转型升级与提升竞争力的策略。
一是品种持续优化。地方绵羊品种中乌珠穆沁羊、呼伦贝尔羊、苏尼特羊,小尾寒羊、湖羊、滩羊、哈萨克羊、阿勒泰羊、多浪羊和藏羊等多为毛(裘)用或毛肉兼用,具有体格较大、耐粗饲、适应性强等特点,是我国养羊生产和新品种培育的重要基础群体。地方绵羊品种存在生长速度慢、后躯不丰满,肉用体型欠佳等缺陷,同时普遍存在育种群规模小,性能测定制度不完善,选育力度不够,种群遗传进展缓慢等问题。引进品种遗传改良的重点是本地化和国产化,通过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开展统一、规范场内测定基础上的跨群遗传评估,推动种羊的持续选育,提高供种能力和质量,实现种源由依赖进口到以自主选育为主的转变。我国肉羊品种持续改良的空间很大,进程正在加快。
二是选择合理的品种利用方式。国外引进的专门化品种具备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生长周期短、屠宰出肉率高的特点,其杂交后代适合集约化、大规模养殖。国内地方品种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具有耐寒、耐热、抗病、对饲料品质要求低、耐粗饲的特点,肉质鲜美,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但生长速度慢、饲养周期长、饲料报酬率低。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追求养殖规模效益,那么利用国外品种与本地品种杂交是首选。发展特种经济,以选择本地的地方品种为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肉质鲜美,更受高消费人群的喜爱。通过持续选育和规范化利用,实现地方品种的优势转化。有效地利用地方和引进品种,广泛开展经济杂交和专门化品系生产杂优肉羊是最为高效的育种和生产体系。
三是关注生物安全与环保。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应从羊场的选址布局着手,建立健全的防疫体制,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消毒制度和监测方法,加强饲养管理,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疫病诊断和预警理念。
四是关注健康养殖与精准营养。健康养殖有三个层面的内涵:①养殖环境要能保证畜禽的健康;②养殖业所产出的畜产品对人是安全、健康的;③养殖生产环境对周围环境不产生污染和危害,是可持续的、和谐的。精准营养也称精准饲养,是基于群体内羊的年龄、体质量和生产潜能等方面的不同,以个体不同营养需要的事实为依据,在恰当的时间给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供给成分适当、数量适宜饲粮的饲养技术。精准营养技术是在不影响羊生产性能的前提下,通过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和减少养分排泄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降低饲养成本的有效方法。精准营养技术包括4项必需要素:①准确评定饲料原料中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②动物营养需要量的精确评估;③限制营养过量(数额)的平衡日粮的配方设计;④根据群体中每只动物的需要量相应地调整日粮营养素的供给浓度。
五是选择适宜的饲养和经营模式。适宜的饲养和经营模式决定于养殖户的投资能力、市场价格、饲草面积、饲养管理条件等诸多因素。①多方协作形成产业链。介入产业链对于大多数养殖企业来说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协作、联合、资源整合与优化,追求所在是更好的选择。要注重协作谋求共赢,同时,要实现联盟化,即地位平等、独立运行。抱团发展,形成合力和影响力,通过规模提高市场地位,拓展发展空间。②互联网+混合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模式。以一家龙头企业为主进行产业链设计,按照专业、高效和运作经验的原则,将某些环节以某一利益主体独资、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参与产业链各环节的投资经营,而又与其他利益主体在某一(些)功能环节以合同契约进行联结。③中小羊场——中国肉羊业的未来。肉羊产业的发展是渐进式的规模化发展,规模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应以家庭牧场为基础促进规模化养殖、以种养一体化为基础发展现代肉羊业、以渐进式规模化养殖推动转型升级,以合作社为基础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中小牧场是适度规模的典型代表,中小牧场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④肉羊业未来的竞争力在于养殖环节。养殖环节在肉羊业中处于基础地位,也是供给链的核心环节。要构建不同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中小牧场承载着肉羊业的未来使命,肉羊业的未来出路在于多元化(品种、规模、产品)。
六是羊肉品牌化。肉羊业是一个同质化严重的行业,羊肉质量、知名度、美誉度是品牌竞争的关键。可以做有故事、有温度、有情怀的品牌,同时,通过循环养殖、生态养殖、产业融合、功能产品等,构建特色品牌。
周占琴:肉羊产业的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周占琴在论坛上做了题为《肉羊产业的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专题报告。
周占琴在报告中分析了中国肉羊的未来走向,一是解决发展方向问题。可以从规模、羊种、品种三个方面来解决。在规模方面,发展规模舍饲养殖,家庭牧场仍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养殖形式。在羊种方面,舍饲养殖必须选择绵羊。有放牧条件的山区可以饲养山羊。在品种方面,首先要重视母本羊的选择和培育。其次是对引进父本羊的选育。引进品种的肉用性能和杂交效果都不错,在短时间内很难超越。因此,重在选育,而不是合成。二是解决方法问题。在舍饲条件下怎么做?①生产优质产品。生产市场需求的优质羊肉产品。让中国人有肉吃,吃自己的好羊肉。②做大做强自己的肉羊产业。让中国人有话语权,有再发展的机会。
周占琴从制定规划、重视管理、提质增效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羊业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的策略。应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制定好肉羊发展规划。同时,应学会利用先进管理方法,如智能管理系统,由于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对养殖过程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对生产指标进行客观评价,推进规模羊场的标准化饲养和精细化管理,提高羊场生产效率和效益。智能管理系统已成为规模羊场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
如何促进羊业提质增效?面对肉羊规模舍饲养殖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需要,周占琴提出了“多用加法,善用减法;即“六加二减二推”(622)模式,实现羔羊产得多,活得多,长得快,肉质优,效益好的目的。
周占琴分享了肉羊提质增效方面的实践经验。一是通过选择和引进高繁湖羊,经过再选育、再提高来提高适繁母羊年产羔数;二是通过选育出四乳头湖羊新类群,提高羔羊吮乳机会,进而提高羔羊成活率;三是通过选择大乳房母羊、导入奶绵羊血液、提高母羊日粮营养水平、选择奶羊作母本等措施,提高母羊产奶量,进而提高羔羊成活率;四是通过提高母羊产奶量、早开食,同步育肥、杂交等方法提高羔羊生长速度;五是采取直线育肥技术、同步育肥技术、去卵巢后育肥等技术措施,提高羔羊育肥效果;六是通过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量;七是通过生产2月龄无抗高端乳羔肉、生产4月龄小羔羊肉,缩减商品肉羊饲养周期;八是通过选择节约型品种,缩减不必要的浪费;九是推行高效生产模式,如“肉羊461高效生产模式”,“461”即“四高六早一全”:“四高”即饲养高繁殖力母本羊,推行高效杂交组合,提供高水平营养,采取高度机械化饲喂技术;“六早”即羔羊一周龄开食,50~60日龄断奶,2~4月龄上市,母羊7~8月龄配种,配后28~30天孕检,4~5岁淘汰;“一全”即羊群饲喂全混合日粮。实践证明,“肉羊461高效生产模式”可充分利用羊的“黄金”生长与繁殖年龄,使其繁殖与生产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肉品品质得到明显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了舍饲肉羊养殖效益低下的问题。该模式已在甘肃和陕西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十是通过制定技术标准与规范、执行标准,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在规模羊场,大力推进标准化饲养技术,确保规模羊场能根据羊群各阶段的生理需要提供日粮与环境条件,实现精细化管理,达到节约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
王国春:羊场管理中容易忽略的小问题
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朝阳综合试验站站长王国春在论坛上做了题为《羊场管理中容易忽略的小问题》专题报告,他从企业文化、市场规律、杂交育种、羊场规划、长途运输、饲养管理、消毒防疫、外包合同等八个方面与现场听众分享交流了羊场管理中容易忽略的小问题及解决办法。
王国春认为,规模化全舍饲多羔肉羊健康养殖是农区肉羊养殖的趋势。肉羊市场的发展方向是高产肉羊和高端羊肉,要通过供应商和消费者全透明、面对面,把消费者变成投资人,共享产业红利、服务内置化等方法来找准肉羊市场的发展定位。
王国春指出,肉羊市场发展呈现规律性地波浪式起伏前进和螺旋式提质上升,期间伴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传染疫病的扩散、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国外市场的冲击等,大浪淘沙,逐渐向适度规模化生产、组合全产业链模式经营的方向前进。他将肉羊市场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引进国外肉羊,了解多羔肉羊;第二个阶段是炒作国外肉羊,推广多羔肉羊;第三个阶段是发展国外肉羊,规模饲养肉羊;第四个阶段是利用国外肉羊,杂交改良肉羊;第五个阶段是育成中国肉羊,冷鲜冰鲜上市。
王国春还提出了肉羊市场的几点应对措施,一是摆正心态。养羊业是常规的养殖业,是阳光产业,是微利产业,要有良好的心态;二是在市场上升初期,要保留一定的群体,不要有惜售的心理,近距离扩群销售;三是在市场下降期,要做好整群、净群、壮群工作;四是在市场高峰时,不要投资,静观其变;五是在市场低谷期,要抄底投入,择优留用。
在肉羊的杂交育种方面,王国春指出,适合的杂交方案会带来合适的经济效益。杂交方案要有多年、大量、真实的数据积累为基础。杂交方案针对未来市场要有前瞻性预测。推广多元杂交,促进育种发展。父本品种以适合于本地方气候条件和未来市场发展的纯种肉羊为主;第一父本要充分考量多羔性和适应性。母本品种以适合于本地方的气候条件的、四季发情、一年两产或者两年三产、一产多羔、基数较大的多羔肉用母羊为主。
在羊场规划设计方面,王国春认为,要遵循“科学实用、一劳永逸”的原则,坚持方便快捷、环境美化的特点,确保营养环境和饲养环境达标。
此外,王国春在报告中还从关注天气、提前办理相关手续、做好消毒工作、装羊、运输途中注意事项、到达目的地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在羊的长途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同时,他还与现场听众分享交流了羊的饲养管理、消毒防疫、外包合同等方面需注意的小问题及应对措施,从实践角度为羊场管理者科学、合理安排生产提供了实用的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