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理念下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2018-01-25石艳飞
石艳飞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保证建筑质量以及相应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的基础上,还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而工程的建设主要依赖于施工的技术,因此这就要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在绿色环保的理念下应用适当的施工技术,并对施工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减少建筑施工对于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1 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中所存在的环保问题
建筑施工虽然对城市发生和人们生活有重要的意义,但在施工的过程中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据统计,建筑行业消耗了全世界可利用的资源的50%以上。同时,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在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总量中占到了40%,并且还造成了相当于总污染34%的各种环境污染。
1.1 施工中的噪声污染
建筑施工中,机械设备是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噪声在建筑的清理阶段大约在80~85dB之间,在地基工程施工阶段大约在75~85dB之间,在安装工程阶段也在75~85dB之间,都超出了国家的相关规定。
1.2 施工中的粉尘污染
在建筑施工的拆迁和维修阶段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垃圾,建筑垃圾在城市垃圾总量中的占比超过了30%。这些建筑垃圾几乎都未经处理而露天堆放,既占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其所产生的粉尘也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1.3 施工中的废气污染
建筑工程中的装修材料会产生多种废气,其毒性比较大,在人群密集地区会产生明显的危害。另外,建筑在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2 绿色理念下建筑的施工技术
2.1 有效控制施工扬尘
(1)运输建筑材料、土方和设备以及建筑垃圾时必须要加以密封,避免物料散落污染道路。同时还要保证车辆本身的清洁,在施工的现场应设置车辆的清洗槽。
(2)施工中进行土方的作业时,要通过洒水及覆盖扥方式对现场的扬尘加以控制,扬尘高度不得超过1.5m,并且要防止扬尘的扩散。
(3)进入结构施工和装饰装修阶段后,施工区域内的扬尘高度不得超过0.5m。如果材料较易产生扬尘,则在堆放存储时必须进行覆盖,粉尘类的物料必须采取封闭处理。在施工现场搬运容易产生扬尘的材料或建筑垃圾时必须采取覆盖、洒水等降尘措施。在浇筑混凝土以前,对垃圾及灰尘进行清理时应尽量利用吸尘器,防止扬尘产生。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剔凿作业时,应采取这档、水淋及掩盖等防护措施。清理高层或多层建筑的垃圾时应利用容器吊运或搭建临时封闭的专用通道。
2.2 有效控制施工的噪声和振动
施工时,在保证正常施工的基础上应选择振动比较低且噪声比较小的施工设备,同时采取有效的隔音隔振措施加以控制,进行避免发生噪声和振动。在施工的现场要严格监控噪声排放的情况,并进行实时的检测,如超出了国家的相关规定应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2.3 有效控制水污染
施工中要注意保护地下的水环境。对水资源缺乏或地下水位比较低的地区应避免在施工中过度抽取使用地下水。开挖基坑时,抽水量如超过50万m3的时候,应进行回灌,回灌时要避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施工中所产生的污水必须经过相应的处理后,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排放。有关部门应对建筑施工所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
图1 污水处理
2.4 保护土壤
施工时要注意保护地表环境,对裸土区域要种植植被或覆盖砂石,防止土壤遭到侵蚀。施工所造成的地表径流导致发生土壤流失现象的,要及时在地表设置排水系统,并种植植被进行覆盖,对斜坡加以稳定,一减少土壤流失。另外要定期对沉淀池和化粪池进行疏通,避免发生堵塞,清运工作应委托专业单位处理。同时,施工工程中产生的有害或有毒废弃物必须定点单独排放,并委托专业部门回收处理,防止有害物质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2.5 有效控制建筑垃圾
首先要制定明确的建筑垃圾减量目标,建筑垃圾不应大于40kg/m2。同时要使建筑垃圾能够实现回收和再利用,其回收后的利用率应尽量达到30%的目标,而拆迁所产生的垃圾应实现40%以上的利用率。另外人土方、碎石等建筑类的垃圾,可以在填埋地基或铺路等施工中使用,因此应尽量提高利用率,争取实现超过50%的利用率,例如表1。
表1 明确制定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率目标
3 总结
建筑行业消耗的能源比较大同时对环境也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因此要从多角度着手,对其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以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在绿色理念的基础上,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环保措施,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和损害,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性发展。
[1]钟 帆.绿色理念下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23):94+96.
[2]张鑫.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217.
[3]展 钊.绿色理念下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