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民族团结有心人
2018-01-25罗雪忆
□罗雪忆
在地处阿勒泰地区的兵团第十师有许多民族团结感人的故事,他就是其中之一的一八三团第十作业站党支部书记王刚,周边的少数民族同志提起他都竖拇指,开口称赞:“王刚是我们的好兄弟。”
乐于助人的好心人
王刚出生在青河,周围多数是少数民族居民,在他的幼时的记忆中至今难忘热情好客的哈萨克族老阿妈端上的热滕滕的奶茶和香喷喷的手抓肉。后来他随父母迁到一八三团十三连,那里与阿勒泰市红墩乡锡别特村仅有一渠之隔,多年来,两地的各族职工群众交流交往,互帮互助,结下了深厚的民族情谊。王刚的父母在连队承包了上百亩的耕地,每到开春和秋收的时候就会请一些村里的牧民来帮忙,时间一长,王刚就与村里的不少村民成了朋友。参加工作后,他就经常用自己的农机修理技术,帮助周围的少数民族牧民。
2000年的一个冬天,邻村里的哈萨克族小伙赛肯出去放牧,骑的摩托车坏在了路上,又赶上积雪路滑,十分寒冷。赛肯给王刚打了电话后支支吾吾地不好意思开口,王刚着急地说“我们都是一家人,有困难相互帮助,你这样不是把我当外人嘛。”经过再三询问,最终得知原委的王刚二话不说骑着摩托这带上修理工具赶到了现场。寒风在呼呼地吹着,白雪覆盖的荒凉戈壁上手伸出不到10分钟就会冻红,然们王刚顾不上这些,他修一会儿车吹口哈气,在寒风中整整修了一个小时,浑身上下都冻透了。但他不等赛肯说什么,就拍拍他的肩膀说,赶紧回家吃饭吧,大冷天的别磨叽了。说完转身就走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付出从不计较回报的人,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他从小就树立了各民族都是一家的思想。
兵地互助的热心人
2004年,王刚当选为十三连连长后,进一步加强了连队与锡别特村的民族团结工作。在上任后的调研中,不少职工反映有些连队为了增加职工收入大力发展域外经济,组织职工抱团到地方民族村承包土地,当年的收入就能增加一倍。了解到这一情况,王刚立即与相邻的锡别特村联系,看看是否也有村民愿意将土地转包出去。经过与村里少数民族牧民的多次协商和交涉,王刚帮助职工签订了近1000亩地的种植协议,并承诺为牧民指导农业种植新技术,协调农业机械,帮助村里提高农业种植水平。
在王刚的牵线搭桥下,连队的十几户有技术会管理的职工开始了域外创业,转让出土地的锡别特牧民也纷纷来到连队,帮助牧业职工发展养殖。这让王刚的工作更加的忙碌了,他即要抓好连队的全盘工作,又充当起了兵地融合发展的联络员、协调员的角色。在春耕春播时,他积极帮助域外发展的职工协调水源,调配农用机械,选派职工指导村民精准播种,精准浇水,让双方的各族群众在发展上相互学习借鉴,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增进了彼此间的理解,加深了民族感情。在年底的述职大会上,王刚自豪地说,“今年全连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快速发展,职工的平均收入较去年了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连队党支部重视民族团结,推动兵地发展取得的可喜成果。我们每一位职工都要像爱护眼睛一样来爱护民族团结,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身边的民族群众,只有这样我们的连队才会和谐稳定,经济快速发展。”
扶贫帮困的贴心人
2007年的春天,地面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王刚就被团党委调至一个以发展畜牧业为主的贫困连队——十连。连队有一户哈萨克族老职工托吾列别克·哈提江。50多岁的别克有3个儿子,一直跟着父亲种地放羊。思想的保守,传统的放牧养殖让这个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上。
对民族同胞有着特殊感情的王刚,一上任就十分关心别克一家的生活,有事没事就会去坐坐,与别克畅谈发展形势和科学养殖心得。在王刚的影响下,别克逐渐转变了观念,为连队职工进行代牧,同样的劳作两份的收入让别克一家的生活明显好转,两人也成了忘年交。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几年前,别克和妻子都患上了关节炎和腰间盘突出等疾病。只要变天就会疼痛难忍无法放牧。收入越来越少,三个儿子也要成家,将别克所有的存款花了个底朝天。二儿子刚结婚一年又被诊断得了肾积水、肾炎等疾病。老两口不惜卖掉养了多年的牛羊,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甚至全家举债为儿子看病,幸运的是儿子的病渐渐有了起色,也能干点力所能及的活。
为了帮助别克减轻负担,王刚将作业站争取的1000只“精准扶贫羊”的好政策,通过“三议两公开”给了别克230只精准扶贫羊。在签订精准扶贫合同后,别克将王刚拉到一边忧心的说:“兄弟,这230只羊我要买优质羊,我们这里没有,要到山里去买,你得帮我买回来。”王刚二话没有就同意了,“帮人就要帮到底,别克大哥自己来买羊一没经验,二个不会砍价,很容易吃亏。”
富蕴县的后山山高路滑十分难走,有的牧民居住区汽车根本无法到达。王刚带着别克又是坐车又是步行,花了整整一天才到了后山。为了抓紧时间买羊,第二天天蒙蒙亮俩人就开始挨家挨户收羊,到晚上天黑了才休息。虽然后山的牧民户数不多,但每家每户相距较远,又都是山路,兄弟俩每天都要步行一二十公里才能收购到满意的肥羊。不到两天的时间别克大哥的关节炎就犯了,王刚的两只脚也磨出了血泡,俩人咬牙坚持用了3天时间,将100多只膘肥体壮的扶贫羊赶上了回家的汽车,王刚的心落地了,别克在高兴之余对这位小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王刚兄弟眼睛看得准,价格要得好,做事情利索,这次顺利收羊全靠他。”
经过几天的朝夕相处,王刚与别克的感情已亲如兄弟,扶贫羊买回来后,王刚不仅经常会给别克打电话了解饲养情况,而且别克在养殖过程遇到的各种困难他都会及时帮助解决。今年开春的时候别克喂羊的玉米不够了,王刚就四处帮忙联系,最后在他自己朋友那里帮别克赊欠了3吨玉米。在王刚的关心和帮助下,别克不仅完成了扶贫任务而且自己净挣了五万多元。
去年团里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王刚主动和别克结成了帮扶对子。“我和别克有着十几年的老感情,结成兄弟是顺理成章的事,现在团里支持我们作业站成立牛羊育肥合作社,我要借着这样的机会好好帮帮别克老大哥,让他尽快的富起来。”
真心付出的暖心人
2014年,一八三团将十连作为连队转型试点单位,投资新建了12座高标准养殖圈舍,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职工发展规模养殖。连队职工踊跃报名,并纷纷从地方民族村聘请养殖经验丰富的哈萨克族牧民前来管理。十连的少数民族群众一下增加了十几户,成了团场的“民族连队”。
这些牧民一入住连队,王刚就挨家挨户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宣传民族团结政策,有时连队开职工大会请他们参加,切实让村民们感受到了连队大家庭的温暖。那年的夏天,有个叫别肯的牧民骑摩托车回家时不小心摔断了胳膊,手掌也被石子割开了一道4厘米长的口子,鲜血不停的往外流,当他强忍着剧痛准备打电话给“老板”时,刚好看到了正要上团部办事的王刚。还没等他喊出声王刚就已将车停在了他的面前,不顾满手的鲜血将他扶上车送到了团医院进行救治。等一切都处理完交医药费的时候,别肯才不好意思的开口说他没有带钱。王刚帮他垫了医药费,将他送回了家,并找人将出事的摩托车运回了他家。
王刚帮助的哈萨克族牧民在连队还有很多,有的是帮他们解决孩子的就学难题,有的是帮他们联系打草机械,有的是帮他们看病就医,但他从来不求回报,只是单纯的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爱心善举让他得到了连队每一位牧民的尊敬。每年一到古尔邦节、那吾尔肉孜节,少数民族同志都会邀请他到家中做客,用只有贵客来时才盛上羊头的方式盛情款待他。
作为一名很普通的党支部书记,王刚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从他的点点滴滴折射出了一个乐于助人、善良朴实的民族团结形象,他用自己的真情默默浇灌着民族团结之花,用一言一行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西北之北的热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