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知识支架 提升考查效度

2018-01-25叶翠仙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性知识程序性气氛

叶翠仙

(衢州市柯城区兴华中学,浙江衢州 324000)

在七年级的期末考试卷中,一道阅读题引发了笔者的思考。试题的相关情况如下:

【阅读材料】《台阶上的天使》。

【问题】“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我”是一个线索式的人物,通过“我”串联起小说所有情节,增强小说的真实性,“我”是“本”这一人物思想转变的见证人和推动者,更有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

这是一道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题目,要求学生能理解人物在小说结构和情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对这样一道试题,学生的得分率很低,试题的难度系数为0.32。很多学生在答题时缺少方向,没有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的作用,或者答题思路混乱,思维角度单一,只能写出其中一点。

通过与学生沟通,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人物在叙述性文章中的作用。显然,题目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小说中的人物功能”,并非每个七年级的学生都能了解并熟知。如此,命题人想要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这一目标并未达成。

那么,当知识积累成为能力施展的瓶颈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几乎包括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可谓包罗万象。知识积累不足,在语文学习中是一个合理的存在,没有哪个学生能积累涵盖了生活各方面的知识。所以,为了达到检测的有效性,我们在命制这类试题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知识支架。

支架,俗称“脚手架”,用来比喻那些对问题的解决和定义构建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那么,何为知识支架?先看一个示例,在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与教材配套的《语文作业本》七年级第四单元中,有一道课外阅读题,阅读材料是北野武的《我的母亲》,阅读材料后的第6题是:

先抑后扬是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色,请举出一例,并加以分析。

对此,编者以“知识卡片”的形式提供了知识支架:

知识卡片

先抑后扬:为了肯定某个人、事、景、物,却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贬低或否定的一种写作手法。

这一“知识卡片”解释了“先抑后扬”的概念,结合题目来看,它要求学生运用这个已知含义的写作手法去分析课文。此处,编者把相关知识“打包赠送”,对学生答题起到了支架的作用。

受此启发,笔者对前文所述试题进行了改编,即增加了如下“知识卡片”:

知识卡片

文学理论中“功能性人物观”,注重人物在叙事作品中的结构关系。如小说中的人物,既可以作为观察者和叙述人,为读者讲故事,也可以作为故事中的人物,参与到故事之中,对情节的发展或文章的结构产生影响。

改编之后再让学生解答,学生的答题情况与原先大为不同: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并涌现出一些精彩的思考和分析。这是因为增加的支架,使答题要求明确:运用“功能性人物观”的知识去理解并分析文章。这有助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基于试题改编的成功,笔者对如何搭建知识支架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究。根据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对“知识”的分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即用来描绘世界是什么的知识,它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贮存,又可称为记忆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即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的方式贮存,也称为可操作性知识),笔者将知识支架分为陈述性知识支架和程序性知识支架。

所谓陈述性知识支架,即用陈述性知识搭建的支架。它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前文所举两例均为陈述性知识支架。

所谓程序性知识支架,即用程序性知识搭建的支架。它往往能给予学生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指导,有很强的操作性。对此,我们可以《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中的“微型写作课”为例。

《美国语文》对学生每次作文的训练重点要求比较微小、具体,而对写作过程的指导则比较完整、详尽。如在“不满、觉醒与反抗”部分的第三课《四月沐浴》中,编者提供的知识支架如下:

短篇小说如果西奥多拉从短篇小说——简短的虚构性叙述文——开始她的写作生涯的话,她很可能会做得更好。用一个背景、一个简单的情节和几个人物写一篇能像《四月沐浴》那样成功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短篇小说。

写作技巧重点创造一种气氛。你的背景纳入的细节应该能表达一种特别的气氛,或者叫氛围,还有一种时间感和空间感。

故事中的范例楼下图书馆的大钟敲了两下。它那沉闷的重击听起来仿佛是警告地敲在她卧室的门上似的。两点了!她答应了妈妈早些起来……

在这段文章里,作者利用“沉闷”和“警告”这些词创造出了一种肃静的气氛。那句惊叹“两点了!”则在这气氛中加入了一点惊骇。选择生动的细节为你的故事创造一种气氛。

腹稿问你自己:我想表达什么中心思想?谁是我的读者?然后决定你的故事的叙述性因素:情节、人物、背景、主题、叙述者和视角。

写稿在文稿的开头描述背景创造气氛。利用生动的语言使你的背景和气氛引人入胜。然后引入人物和矛盾。一定要有使矛盾达到高潮和解决的部分。

修改考虑能加强你的故事的方法。例如,情节和矛盾还能再清楚些吗?在你对故事感到满意之前,你可能要经过几遍修改。

这样的指导可谓细致入微:先是告诉学生利用简单的几个词语创设一种氛围,再指导学生如何打腹稿、写稿和修改。这样的支架搭建大大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也保证了学生的写作质量,有利于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性知识程序性气氛
2023.06六月羽坛:奥运积分赛的气氛终于来了
复杂陈述性知识结构的程序化设计
CREATINGAN ATMOSPHERE
中国本土性知识必须“再全球化”
写出画面的气氛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程序性细胞坏死及其信号通路
哄骗孩子形成错误的性知识
原有陈述性知识和溯因推理对小学生科学假设形成的影响
浅析程序性知识教育游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