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位一体,诊所互动”理念下《国际私法学》课程改革

2018-01-25石晓旭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商事职业技能当事人

石晓旭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产生与发展既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1]。基于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重视人才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在重视知识传授和学术培养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职业训练,教授法律从业者必备的技能和素质[2]。《国际私法学》课程是高校法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传统的《国际私法学》教学偏重理论和知识的传授,职业技能训练大多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处理实际的涉外案件的能力较差,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与真实案件接轨,影响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五位一体、诊所互动”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法科生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其中,“五位”是指法科生职业技能的主要内容,包括交流、查阅、写作、调查和思辨五个方面;“一体”是指职业技能训练的目标,即实践性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技能为体;“诊所互动”指的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是指在各种教学环节中借鉴美国“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先进理念,采用各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职业技能的目的[3]。将“五位一体,诊所互动”理念应用于《国际私法学》课程的教学,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一致,也与法学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相契合。

一、“五位一体,诊所互动”理念下《国际私法学》课程改革思路

(一)基于“五位一体”理念确立培养目标

国际私法处理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结合课程特点和“五位一体”理念的要求,《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要重视学生五项职业技能训练,并确立培养目标如下:

1.交流技能

口头表达能力是法律职业最基础的能力,法学专业学生要能用法言法语,以清晰、简明、有逻辑的方式传递信息,与人交流时做到有立场、有说服力;同时,国际私法案件涉外性的特点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需要使用外语进行交流的情况,尤其是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各国间商贸往来增多,涉外民商事争议及涉外民商事法律适用也会进一步增多[4],对双语型法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在交流技能培养中,一方面要以培养学生双语交流技能为目标,另一方面要与《专业外语》课程相衔接,提升学生应对涉外案件的技能。

2.查阅技能

查阅技能即培养法科生查询阅读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和基础材料、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文献资料、司法文件及卷宗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十条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由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查明。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应当提供该国法律。”可见,国际私法处理的涉外案件,除了需要查阅国内法规、文献外,还会涉及到冲突规范指向的外国准据法(普通法系国家还需查阅相关判例)或国际条约,这就要求法科生既要会运用图书馆、数据库和检索工具进行资料查询与收集,也要能准确理解外文资料。

3.写作技能

写作技能是法律职业工作者必备技能。无论是从事律师职业,还是在公务员系统内的公、检、法、司等部门工作,都需要进行写作。只有进行大量的模拟训练,才能熟悉各类司法文书、司法文件的写作要求,形成扎实的写作技能。涉外民商事案件文书的撰写要求能综合运用民商法、民诉法、国际法知识,因此,《国际私法学》在进行写作技能训练时,需要着力培养学生快速调动所学知识并运用法律逻辑完成高阶法律文书的能力。

4.调查技能

法律工作者在办理案件时,往往需要借助多种调查手段了解案件相关信息,从而制定并实施最佳解决方案。国际私法处理的涉外民商事案件不仅需要法律人熟悉在国内进行调查的各种途径和方式,还需要谙熟域外调查取证流程。我国于1997年加入《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的公约》(下简称《海牙取证公约》)以来,“中央机关近五年来每年办理的调查取证请求约30件……而依照《海牙取证公约》向外提出的取证请求寥寥无几。”[5]其中调查技能是影响域外调查取证的重要因素之一。法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日后有志于进入法院工作的学生,必须熟悉域外调查取证的途径和流程。

5.思辨技能

思辨技能指学生在案件开庭审理阶段或与当事人沟通中的独立思考能力,主要包括对案件和相关法条的理解和思考、交流沟通过程中的即时应变以及学会运用法律思维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按照法律规范、原则、精神处理相关问题的思维模式。思辨技能是法学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技能,法学专业的每门课程都应当把思辨技能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国际私法学》也不例外,必须重视学生思辨技能的培养。

(二)基于“诊所互动”理念强化实践教学

诊所式法律教育起源于美国。在法律诊所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接受当事人委托,提供相关法律服务,逐步熟悉相关司法程序,掌握法律执业者的必备技能[6]。美国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律师职业技能,我国引入诊所式教学时,需要进行本土化改进,应考虑到学生日后作为审判员、检察官需要具备的技能[7]。因此,在《国际私法学》各个环节的实践教学中,都应以“诊所互动”理念为引领,根据律师、法官、仲裁员等所需的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训练。

1.模拟会见

模拟会见环节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写作技能与思辨技能。

训练时,将学生分为当事人和律师两组,律师组需准备会见计划,与当事人进行充分沟通,并整理会见笔录,形成接案备忘录,包括当事人基本信息、案件事实梗概、证据依据、当事人诉求、简明释法、风险告知等内容,为下一步形成起诉材料做准备;当事人组需学习从当事人角度体会接待时律师所需的交流沟通技巧、取得当事人信任的技巧等,还要训练换位思考的能力。

针对实际案件中可能出现会见外国当事人的情况,在模拟会见环节中要设置外语情境,由指导老师或英语老师担任外方当事人,锻炼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模拟会见结束后,指导老师要对涉外民商事案件会见环节的难点、重点进行指导和答疑解惑,点评学生在模拟会见时的表现,并进行评分和指导。此外,为提升学生的双语交流能力,还需与《专业外语》课程相对接,教授学生在会见过程中常用的英语口语及基础词汇。

2.模拟庭前准备

庭前准备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法律诊所的资源和网络渠道,完成诉讼状、答辩状、裁判文书的写作等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查阅、写作、调查、思辨技能。

庭前准备训练分为三部分:第一,指导学生查阅案件相关的法律条文,尤其是适用我国的冲突规范确定相应的外国准据法或国际条约,并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查阅和理解。第二,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利用法律诊所提供的网络渠道调查案件信息,并适当模拟申请域外调查和域外取证,了解司法协助的基本流程,为日后接手真实案件奠定基础。第三,完成相应准备后,指导教师教授国际民事诉讼文书的基本格式,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完成涉外司法文书的写作。

3.模拟国际民事诉讼庭审与国际商事仲裁。

通过模拟国际民事诉讼程序和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技能。

模拟可采用真实案件模拟和实训软件模拟两种形式。其中,真实案件模拟是由指导教师利用法律诊所和模拟法庭的录像和回放设备对学生进行点评和指导,学生分别担任法官、仲裁员、律师及当事人的角色,结合诉讼材料和案情进行独立思考和应对,从而熟悉程序、提高思辨技能。实训软件模拟则需要学生登入模拟实训软件系统去熟悉审判流程、提交诉讼状、答辩状或判决书,指导教师可通过系统对学生表现进行打分。

(三)基于应用型定位选择教学方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知识储备有差异,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理论教学需以“应用”作为宗旨,重视其技术应用能力培养[8]。为全面提高法科生的职业实践技能,《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要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混合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其中,总则部分和程序部分,一般以课堂知识点讲授为基点,辅以经典案例帮助理解,实时将知识点以课堂案例讨论、课程学习思考等手段进行分解消化,变“填鸭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夯实其基础理论。分则部分内容多、强调运用,但由于受课时限制,所有的教学内容放到课堂完成难度较大,因此,分则的教学宜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民商事、婚姻家庭、继承、物权、债权、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适用规则及我国相关冲突规范的授课视频上传到云课程平台,安排学生课前观看视频,下载课件进行自学;课上则以互动问答题目检测授课视频的掌握程度、解答线上学习的疑点、进行案例讨论等形式,完成学习内容的测试、答疑、综合运用。

同时,基于服务于我国涉外民商事案件的需要,实践教学中应选用具有中国视角的案例,案例可以来自于法律诊所,也可以从近些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所刊载的涉外民商事案件以及裁判文书网上的涉外民商事案件判决书中选用。

二、“五位一体,诊所互动”理念下《国际私法学》课程改革的作用

“五位一体,诊所互动” 理念的引入与落实,将使《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较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通过模拟会见,有助于锻炼学生接待当事人、和当事人交流沟通以及文书的写作能力;通过分组撰写诉讼状、答辩状等法律文书,能帮助学生熟悉涉外司法文书的写作方法;通过查阅资料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诊所资源、图书馆资源和网络渠道,查阅各种中英文学术论文及诉讼裁判文书、调查案件相关信息,使查阅技能和调查技能得到明显提升;通过模拟庭审、模拟仲裁,能让学生熟悉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程序,提升思辨技能;小组合作则有助于学生提升团队合作能力、获得与他人沟通的技巧,为日后应对真实的工作需打下基础。

(二)有助于优化培养方案的设计

“五位一体,诊所互动” 理念重视的是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让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案要随之进行优化,特别要依据需要进行模块化设计,分模块培养学生的律师执业、审判检察等技能,其中《国际私法学》所在的实务模块,必须与《专业外语》《律师公证与实务》《司法文书》《法律诊所》《业务实习》等课程相配套,让《国际私法学》课程目标中的职业技能在配套课程中得到补充与强化。如《专业外语》课程中有专门的国际私法章节,讲授涉外民商事案件中常用的专业词汇;《司法文书》课程中有简易涉外文书写作的内容;《律师公证与实务》更是对基础的律师职业技能进行讲授。配套课程的补充与强化,将显著地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三)有助于专业实验室建设与课程教学的相互促进

与“五位一体,诊所互动”理念相适应的实验室建设也极为重要,其中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案例分析室等是最基本的法学专业实验室,与实验室相配套的软硬件设施也必不可少。法律诊所和模拟法庭要配备录像和回放系统,便于指导教师进行回放点评;模拟法庭的模拟实训软件要保障模拟庭审、模拟仲裁等环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通过登陆网站即可在线练习。

在所有的实验室建设中,法律诊所建设尤为重要,它在交流、查阅、写作、调查、思辨等各个环节都对学生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帮助作用。因为诊所硬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资料查阅渠道,提供一个稳定的研究讨论场所,为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法学修养创建良好载体;诊所软件可以为学生收集整理涉外案例、研究文献提供资料支撑和规范指导。

同时,《国际私法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极大地丰富了实验室的运行内容,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有助于学生自制力的提升与教师教学团队的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能否配备一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师队伍”[9]。与“五位一体,诊所互动”理念相适应的《国际私法学》的课程改革需要师生在课堂之外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学生而言,混合式教学的线上学习、诊所实践的文书写作都需要投入时间与精力,对学生的自制力和小组团队合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任课老师来说,要制定混合式教学的计划、准备实践教学的材料等工作,承担的任务与压力重,因此,必须组建更成熟的教学团队来进行教学改革。其中,必须要有1~2名法律诊所的专职指导教师,配合诊所互动实践教学的开展。专职指导教师的来源可以是本院有实务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也可以返聘资深法官或仲裁员,或者通过与有涉外业务的律所合作。此外,还需要加强与公检法等职能部门和律所的合作,一方面可以解决课程改革中部分师资、案源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旁听或参与案件的机会,帮助学生更真切、更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能力。

三、结语

“五位一体,诊所互动”的教学理念相对于传统教学更加注重职业技能训练,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高度一致,虽然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从《国际私法学》的教学实践中来看,总体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国际私法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和改进。

猜你喜欢

民商事职业技能当事人
我不喜欢你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论国际民商事仲裁与诉讼的平行程序
最高法介绍内地与香港民商事司法协助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什么是当事人质证?
论法定公证与民商事法律秩序的维护
论法定公证与民商事法律秩序的维护
什么是赞扬激励法?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