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仪式感,并不代表过好了生活

2018-01-25

时代邮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满足感反思性条路

通常你是如何告别某种状态?比如,告别颓丧、告别一段感情甚至告别某个人。再比如现在,要告别旧的一年。

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某种被你自己认可的仪式。其实这个词你可能早就深有体会:比如你朋友圈里那位喜欢每天发早餐的朋友,又或者是喜欢在每个“特殊日子”里庆祝的你自己。这些或大或小被我们坚持下来的仪式,因为带给我们独特的体验,产生了仪式感。

不管是庄严浩大的仪式还是简单微小的仪式,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流程,这种流程代表了秩序,以及随秩序产生的崇高感。这种感觉一方面让我们通过仪式可以告别过去,一方面也通过仪式幻想未来。

最常见的就是我们通过“节日”这样的仪式,期许未来,比如春节。就算是日常生活里,你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制造仪式感从而产生幻想,比如浑浑噩噩了一上午,为了告别这种状态,你给接下来的时间制定了一份完美的日程表。通过这个行为,你希望接下来的工作是高效、有序的。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仪式所带来的仪式感或者满足感不是延迟的,而是即时生效的,即使它可能还没有产生效果,但是你可以提前幻想它可能产生的美好结果。

这简直就是最小成本地“重新做人”。因为很多仪式只需要很小的代价似乎就可以产生不错的效果。正是因为如此,它才被很多人追捧,并且让人们陷入这种制造仪式感的旋涡。可是,如果空有仪式却没有理解仪式感的本质,有再多的仪式,也未必过好你的生活。

因为这样的新奇感随着时间以及仪式的重复,慢慢就会失去作用。就像是身体激动时,可能会激发我们的热情,但是它不可能永远保持激昂的状态。随着新奇和激动的状态逐渐平复下来,你会发现,仪式感对于那个“颓丧”的我们所带来的应激反应也丧失得差不多了。

制造新的仪式很简单,有时候代价也很低,我们完全可以重新给自己再创造新的仪式,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人本来就是一种“庆典仪式的动物”。但是我们需谨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频繁的仪式,乃至仪式崇拜真的能够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吗?

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想否认仪式感。仪式感,就像之前流行的小确幸一样,是一种微小但是切实可见的满足感,但是除此之外我们更要看到仪式感与小确幸的差别之处:即仪式感的反思性所在。

仪式感的反思性代表我们企图利用仪式达成自我状态的过渡,与过去的交割。过去不是一个天生的贬义词,但是谁都有想要摆脱的“过去”。马里奥·佩尔尼奥拉就曾通过分析发现这样一个现实:只要我对过去怀有一种痛苦的反感和憎恨,那么我其实是离不开过去的,我的人格只不过是对应于过去的人格。要想摆脱过去,只有一条路可行,而这条路则矛盾重重地显示了过去的占有性和吸收性。这条路便是无穷的重复,永恒的回归。

如何理解这样的重复和永恒回归?很简单,它不过揭穿了我们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生物,不管享乐还是颓废都是一种本能。但是我们同样是一种有意志的生物,想要改变、试图向上。就是在这样的有差别的重复中,我们实现了“一种非常令人振奋的和极富活力的价值。”

我们可以通过仪式感找到重新开始的理由,但是要小心真正的问题并没有随之解决。如果做好了不仅仅靠仪式去获得生活勇气的准备,那就在当下去解决问题。因为如果“你不能在当前的环境里解决这个问题,就算跑得再远也还是解决不了”。

猜你喜欢

满足感反思性条路
这条路
教师,独特的满足感
这条路
多点执业这条路还没有修好
教师“满足感”增强与职业精神提携
绩效考核公平感对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路径——基于需求满足感的中介模型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