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伴唱我们对“丧文化”有点“不一样”的看法

2018-01-25郭探微

时代邮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丧文化河海大学俞敏洪

俞敏洪鼓励大家要成为大树,但我觉得,也要允许大家每天不再元气满满,要允许有人灰心丧气。我觉得“丧”其实不是一种自暴自弃,不是当不了大树,就让我堕落成一颗草吧,而是作为一颗草,我依然用尽全力地疲惫生活着,这才是“丧”的核心,如果完全堕落了或是放弃自己了,就不会“丧”了。

——豆瓣红人 曾良君

“丧文化”,我觉得本质是“悲而不伤”,那些产品名称和文案表达的是一种真实的情绪,听惯了铺天盖地的“鸡汤”教你如何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丧文化”更像是年轻人对这个世界的温和反抗。

——上海至汇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戟

反思和批判“丧文化”,并不是要区分情绪的优劣,更不是要对年轻人的负面情绪大加挞伐,而是希望年轻人能摆脱“丧”的困扰,有勇气面对生活的压力,以更阳光、更积极、更向上的心态,尽自己应尽的国民责任,挣自己想要的个人生活。

——《中国青年报》评论员 仲青平

在我看来,佛系文化就是化了妆的“丧文化”,过得“人艰不拆”的我们,有时候看一看流行的“丧文化”语录,看到别人过得不好,自己似乎也瞬间变得精神了呢。

——搜狐网友@krin

我不把“丧文化”理解为真正的自我放弃,而是压力和焦虑下,年轻人的自我消解。

——新浪知名教育博主 学术大观察

“丧文化”的形成有其社会背景:近几年中国社会“狂飙突进”式地飞速发展,高房价引发了自我评价和阶层主观评价偏低,职业竞争的激烈性和高流动性引发了生活单调和人际关系的疏离,这些都会引发青年群体的孤独感、无力感、不确定感,一个个“小写的自我”开始生成。

——河海大学公管院社会学教授张杰

猜你喜欢

丧文化河海大学俞敏洪
俞敏洪的坚持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俞敏洪:商海中冲浪的“平民英雄”(上)
如何看待“丧文化”?
“丧文化”不丧, 是年轻人宣泄情绪、对抗焦虑的新武器?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Enterogenous infec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in immunocompromised rats unde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丧文化”,不必过敏不可轻视
河海大学迎来建校百年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