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口荤汤,几星“花油”
2018-01-25
武汉人没有不晓得谈炎记水饺的,那可是由老汉口做到新汉口,再做到“今汉口”的名牌。
这个名牌,靠什么“拿”住人,“拿”住食客的舌头?
简言之,就靠了“一口荤汤,几星花油”。
它不是由老汉口做到今天的吗。老汉口的年月,大家都过得穷,一日两餐之外吃一碗水饺就算得一种奢侈了。当年老汉口的中心地带,叫做“从硚口到花楼”,那么个范围内,挑担子卖水饺的竟有二百多人。他们多是黄陂、汉阳来的农民,一副担子,这头是锅灶,那头是原料。煮水饺的是那锅水,当汤用的还是那锅水,里头加点作料就叫了个汤。那水饺又怎样?只知一大菜碗肉馅包着卖着能卖一老天,所谓馄饨馅,在这样的担子上只是粘住面皮的浆糊。论起来,这东西一毛钱一碗,卖得是嫌抠了些,但也说得过去。就这样,它还不是人人吃得起,更不是天天吃得起的。可怜的食,卖与可怜人么。
谈炎记的创始人谈祥志,就是这二百多老板当中的一个,和别人一样,挑着担子敲着梆子穿街走巷兜生意,越兜越不开心。满街的水饺都是清水煮面皮,一碗一碗地算,赚头是不小。可起早熬夜跑断了腿,做到底也就是个饿不死的生意 。
汉口“勤行”有句话叫“你舍得把别个吃,别个就舍得把你吃”。谈老板决意把利看淡一点,首先把汤搞好。
因为大家都晓得,汉口一般住户,出门去吃一碗素面,花一角钱也叫上馆子,图的是那一口荤汤。
谈家的水饺担子,开始挂了个做招牌用的小方灯,先写的是“谈言记”,后来觉得“做生意不尚空言,只求火爆”,便改“言”为“炎”,便成了“谈炎记”。担子上多了一副锅灶,水是水锅,汤是汤罐,那白而浓的汤就在食客面前熬着。后来有了门面,更把那大大小小的骨头放在敞口锅里,那荤汤更显得让人看得见摸得着,货真价实了。
那时候中国人肚子里都缺油水,武汉人认为大补的东西就是煨出的荤汤,并且还要讲浓讲酽,汤面上要看得见飘起的油。谈炎记用了荤汤,怕食客嫌它油水不足,在水饺入碗之时还要另加一小勺猪油。
有趣的是,自谈炎记出名以后,武汉三镇卖水饺的在出锅之时都加了一勺猪油,但只有谈炎记的这一勺油称得了好,这当中的确有个“不传之秘”。
谈炎记入碗的油确实是猪油,但不是猪板油,而是价钱便宜得多的“花油”。(从肠和其它器官之间搜罗的小片油脂)他们这么做,不是为了节约成本,而是为了质量。板油虽好,但浮在水面时一连一片,略放一下就显出了油脂凝结的白色,让原本通透的汤变得凝浊,喝到嘴里立马觉得腻而不爽。而“花油”本身很难凝成膏脂之状,入水时也是星星点点散漂,入口便只有滑爽全无滞腻,油香反而明显。
谈炎记首先攻破水饺入口的第一关,让食客闻着香味,喝着鲜汤,再来一口一个地品尝水饺。
这行吃食,武汉叫水饺,黄陂叫包面,江南和北方叫馄饨,四川叫抄手。可见互相比拼的队伍多到不可胜计。进入四川,“龙抄手”、“钟水饺”,名牌就不少。到了武汉,谈炎记、芙蓉,哪个也不松气。他们的牌子都是拼出来的,先讲究一口汤几滴油显然太浅薄。
谈炎记打江山,汤的讲究只是“先声夺人”之方,在馅料、面皮、作料上的讲究,才是它一红几十年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