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西走廊历史文明地位研究

2018-01-25彭泊然

山西青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河西走廊河西丝路

彭泊然

(四川省简阳中学,四川 简阳 641400)

河西走廊历史文明地位研究

彭泊然

(四川省简阳中学,四川 简阳 641400)

我国史学家对河西走廊历史文明地位研究较少。本人首先确定研究角度,借鉴史学大师及其他学者的观点,以经济和文化作为两条相辅相成的主线,通过两个角度的论述,对河西走廊历史文明地位进行研究。一个角度侧重于经济、文化与人文交流层面,通过对宗教、古丝绸之路以及民族融合的论述,以论证河西走廊为四大文明唯一交汇地;同时通过对“河西文化”的全面阐述,来诠释其对华夏文明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更好的结合“国家经略”这一宏大主题,对历史文明进行传承和发扬,开放、兼容和包容并举,洋为中用,并总结经验教训,为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融合;佛教东来;丝路西去;公学沦废;政治安定;传承

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20世纪中国四大文献考古奇观中敦煌遗书、居延汉简都是与河西走廊相关,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的东汉马踏飞燕铜奔马,也是出土于武威雷台。

河西走廊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枢纽,连接着亚非欧三大洲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和碰撞沉淀下颇为壮观的历史文明。著名史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了”。[1]

一、佛教东传

(一)玄奘西行路

玉门关是玄奘西行的起点,而且部分路途经过河西走廊,取经是“西学东渐”的典范。虽然从中国学术史的层面看,玄奘的唯识宗确实不台适合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立身方式,但是玄奘西行的历史贡献是不容质疑的。

(二)莫高窟的“洋为中用”

我国境内现存数量众多的佛教石窟与造像,河西走廊是这些艺术的源头,其中最为有名的当数敦煌莫高窟。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十六国以来至元明清时期一千多年间我国佛教石窟艺术与佛教思想史的完整资料在此保存,其在华夏文明史上的地位独一无二!

早期石窟中心塔柱式的造型形式,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思想的同时,加以吸收和综合,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之内涵。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文明的象征。[2]

(三)阿育王与十九塔

唐代佛教领袖释道世《法苑珠林》一书详尽的列出了孔雀王朝阿育王为供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在我国相继建造的十九座宝塔的时间与地点。中国供奉舍利是最多之地在甘肃境内,且全都位于河西走廊。比如瓜州城东古塔、沙州大乘寺塔、凉州姑臧故塔等。

(四)“凉州模式”与大乘北传

北魏灭北凉之后,从凉州等地掳掠了大量能工巧匠和僧人。建造云冈石窟的昙耀法师就是其中之一,大量的僧众为北魏皇室建造皇家石窟和寺院,其思想来源于北凉,因此,我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宿白先生称其为“凉州模式”。[3]后来的龙门石窟受到云冈石窟非常直接的影响,而后来北魏、西魏、北周石窟的重要样式来源又为龙门石窟。同时,始建于西秦建弘元年的炳灵寺石窟的大乘北传思想,成为此后河西佛教与中原佛教千佛造像思想的源头。

二、丝路长廊

丝绸之路经过河西走廊,一路延伸到中亚和西亚,把一些荒漠中的绿洲连接起来。这些绿洲就如同一系列生态岛,构建成一个生态长廊。正是通过这个生态长廊,技术和文化得以传播。[4]

(一)一群具有冒险精神的商人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为了加强长安与西域的交流,汉武帝开始招募大量身份卑微的商人,政府配给货物,鼓励他们到西域经商。这些具有冒险精神的商人中很多成为富商,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丝路贸易。

(二)古丝绸之路的发展进程

1.西汉时期古丝路亚非欧迅速扩展

当罗马人在公元前30年征服埃及后,东南亚、印度、中东、非洲、欧洲和中国的丝路贸易迅猛发展,商品、技术与思想不断的涌入欧亚非各国。自此,贸易沟通变得规则和有序。

公元前97年,东汉西域都护班超派甘英携带大量丝绸出使大秦,甘英只到达波斯湾,建立起中国与埃及最早的官方沟通。《后汉书》记载了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罗马帝国)的使臣来到东汉,并有建立大使馆的纪录。

2.东汉末年的几近中断

但是,东汉汉哀帝之后逐渐放弃了对西域的控制,因为西域内部纷争以及车师与匈奴连年的战争,出入塔克拉玛干的商路难以成行,东汉政府为了防止动乱波及,玉门关被经常关闭,丝路东段天山北南路的商路最终陷入半通半停的状态。

3.盛唐时期,丝路繁荣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唐政府为重新打通丝路,借击破突厥的时机,一举全面控制了西域各国,设立安西四镇,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修建玉门关,重新开放沿途关隘,同时天山北路的丝路分线被打通,西线更是深入至中亚腹地。再加上这一时期东罗马帝国、波斯和阿拉伯帝国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丝路再度迎来了繁荣。与汉时丝路不同,唐政府控制了西域和中亚的大部分地区,建立起来了稳定而有效的统治秩序。基本解除了西域小国林立的状况,因此丝绸之路更为畅通。继阿拉伯商人之后,印度也开始成为丝路东段上重要的参与者。

4.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唐朝以后由于南方政治相对安定,经济中心逐渐南移,指南针用于航海,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逐渐繁荣起来。北宋时期,南方发达的经济让海上丝绸之路逐步繁荣。经济最为发达的北宋没有控制住河西走廊,偏居江南的南宋政府更是无法控制河西走廊,因此西北丝路衰落特征日趋明显——两宋不会有效管理和控制西北丝路的巨大失误,也是导致其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汉文化和汉民族为主体下的多民族融合

(一)曹魏十六国之前

汉朝以前,月氏、乌孙、匈奴角逐河西走廊,后随着匈奴的强大,月氏人和乌孙人被赶走了。随着来自中亚的粟特胡人入华,商业民族粟特胡人聚居于此,瓜州、沙州、甘州、肃州、建康、凉州一线,形成入华胡人定居的独特文明景观。据河西魏晋墓出土画像砖显示,这一时期,河西走廊生活着羌、鲜卑、氐、龟兹、卢水胡、粟特人等众多的民族。

(二)隋唐五代宋时期

河西这块独特的土地上,生活着吐蕃人、吐谷浑人、仲云人、于阗人、温末人、吐火罗人、蔡微人、回鹘人、粟特人、突厥人等民族和种群,为河西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5]

(三)神秘的“骊靬”古城

近年来,骊靬文化已成为国内独具特色且颇具争议的文化现象。1957年,美国汉学家德效谦发表了《古代中国之骊靬城》一文,他认为,河西走廊骊靬村居民很可能是“古罗马失落军团”的后裔。此说一出,法国学者安田朴、法国学者布瓦努尔、澳大利亚学者戴维·哈里斯通过《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丝绸之路》、《中国西部有古罗马城市》等著作皆表示赞同,中国学者冯承钧、齐思和也在论著中予以采用。

当然的,就这一观点,争论从未间断。电影《天将雄师》更是将这一争论引发到了极致。在此,我们权且对此不对鱼鳞阵、DNA、牛崇拜、当时究竟是克拉苏还是凯撒当政罗马共和国以及雁门关的笔误(应为玉门关)等进行争论,但据《汉书.陈汤传》明文记载,陈汤在一次和匈奴的战争中,曾经俘虏过一批罗马士兵,只不过数量很少,极有可能是当时被匈奴俘虏的罗马将士,这也足以体现多民族融合的特征。

四、“河西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传承

河西学术不仅是大多数国人的盲点,皮锡瑞《经学历史》和钱穆《国学概论》等经典学术著作都并不着重河西学术。陈寅恪先生治学之严谨,他注重史料,结论及概念是从大量史料中反复筛选、去伪存真后得出的。陈教授首次提炼出了“河西文化”的概念。

(一)河西走廊,曾经挽救了中华文明

五千年华夏文化,在某个历史阶段面临过断档的危机,河西走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一千七百年前,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在中原搏杀争夺了近三百年。入侵、战乱与分裂对文化的摧残是致命的,而华夏文化却在河西走廊这片乐土上延续了下来,更是在隋唐时期登上了又一个高峰。

(二)学术中心转移到河西走廊源于公学沦废

1.学术中心转移的根源

自东汉末年以后,公立学校作为学术传授的主体逐渐沦废,学术中心逐渐转移至家族。以往太学博士的传授的方式被取代,演变为家人父子的世业,这就是学术中心转移的根源。

2.河西大儒与“河西文化”的盛行

五凉时期,河西涌现出,其中以大书法家郭瑀、宋繇、刘昞、张穆和以索靖为代表的“敦煌五龙”的史贤大儒。他们著书立学,建立公私学馆,一时间河西讲学之风盛行。基于师法和家法的经学传承成为古典儒家学术的基本范式。五凉之乱的历史背景下,发生在河西走廊的传经故事,完美诠释了中华儒学文化传承中迎难而上、夹缝生存的坚强品格。

3.“河西文化”的历史贡献

程骏继承关于周孔名教与老庄自然合一理论。他认为,周孔儒学与老聃的“抱一”、庄子的“性本”观点无本质区别,且互为相通。这一理论弥足珍贵,有力的例证了河西学者保存早期经典遗说的历史功绩。

李冲上书建议设立三长制,有力地推动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基层管理的秩序化。另外主持礼仪律令制定,变革风俗推进汉化等。孝文帝依靠李冲辅佐,全面推行汉化的历程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如此重任落在李冲肩上,实非偶然,确与深沉而厚重的“河西文化”有关。

江式依据许慎《说文解字》的体例,撰集《古今文字》。在河西家学成果基础上,江氏家族积累而成的著作,是当时人们研究古文字和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工具。这更加充分的说明:当时的学术中心在家族,而不在学校。

4.中原文化的衰落

中原学术文化的衰败从东汉末年就很严重了,当时能操持儒业、讲学著书的周生烈、贾洪、薛夏、隗禧等都是关陇区域的人士,而中原人才贫乏,学术不继。

(三)社会相对安定是“河西文化”承前启后的另一重要因素

家族和地域是文化保存的两个条件。在两晋十六国时期,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一是江东,二是河西。“河西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支,为北魏、北齐所接纳吸收,成为后来隋唐文化的重要来源。[6]陈寅恪说:“河陇一隅所以历经东汉末,西晋,北朝长久之乱世而能保存汉代中原之学术者,不外前文所言家世与地域之二点,河西一隅自前凉张氏以后尚称治安,故其本土世家之学术既可保存,外来避乱之儒英就之传授,历时既久,其文化学术逐渐具地域性质,此河陇边隅之地所以与北朝及隋唐文化学术之全体有如是之密切关系也。”[7]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河西走廊。南北朝十六国时期,因为中原动荡和连年战争,经济被破坏,文化学术也被扫荡一空,唯河西地区较为安定。由于政治安定,经济富庶,中原世家大族逃避政治灾难首选河西走廊,中原先进文明被大量的内地移民带来,人才辈出。

“河西文化”的承前启后作用,隋朝初年的牛弘和辛彦之体现得最为充分。他们为隋朝制度的建立起了极大的作用。他们在全国范围开展献书活动,后奉敕修撰《五礼》,成为隋代重要的礼仪典章,并影响后代王朝。他们的事迹说明,魏晋以后的河陇区域在文化学术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两宋时期以后,文化与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河西陇右陷入了无休止的战乱,文化随即发生了断层,日趋边缘化,再也没有了引领中华文化发展方向的荣耀!

文化中心的转移,并不能导致文化的实质及其精神的泯灭,它深深地植入了陇右大地,一直滋养着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在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今天,我们的确应该学习陈寅恪先生的治学精神,认真求实地探索,挖掘历史文化的深层宝藏,吸取经验和教训,激发民族文化自豪感,为切实推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而奉献青春。

[1]《季羡林曾谈敦煌:世界四大文化体系汇流之地》.

[2]文化遗产概览.同济大学,第10页.

[3]宿白.凉州石窟与“凉州模式”.考古学报,1986(4).

[4]沙武田.丝绸之路黄金段河西走廊的历史地位.丝绸之路,2014(12):16-19.

[5]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第17页.

[6]陈少沛.河西走廊对承启华夏文化的贡献——陈寅恪眼中的“河西文化”.甘肃日报,2013-4-3.

[7]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20页.

K203

A

1006-0049-(2018)01-0144-03

猜你喜欢

河西走廊河西丝路
在河西走廊聆听
最后的铁血军团: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南京翠贝卡河西旗舰店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
河西走廊沙漠开发区饲用甜高粱高效栽培技术
河西走廊风情
河西走廊西城驿遗址考古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