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考当今中国劳动

2018-01-25

山西青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私有制分工异化

赵 田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2)

透过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考当今中国劳动

赵 田*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2)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概念,从四个方面描写了异化的情况。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经济取得巨大进步,但仍然存有异化情况。本文将通过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分析我国当前劳动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善。

马克思;异化劳动;当今中国劳动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内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经济学和哲学的角度对异化理论做了全新解释。他看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尖锐的矛盾,看到了他们之间截然相反的生活状态,他认为异化是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矛盾所产生的,所以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内涵:

(一)劳动者和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产品是劳动者生产出来的“结晶”,本应该劳动者生产出的东西和他付出的劳动成正比。但现实并非如此,资本家不断地剥削和压迫受他们雇佣的劳动者,只是从他们获得的巨额财富中分出一小部分给予劳动者,让劳动者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及后代的培养,继续为他们所服务。从劳动者的角度看,虽然“结晶”是他们千辛万苦所创造的,但归属权并不属于他们。

(二)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有分工和私有制的存在,劳动者并不是自愿自觉的进行劳动。劳动者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没有生产劳动的兴趣和动力,被强制性的劳动就是一种折磨。

(三)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自己的主体,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剥削压榨劳动者的劳动力,工人为了生存以及养育后代,被迫接受资本家的工作,与自己的意愿相背离,与人的本质相背离。这样,对于主体的人来说,作为人的类生活、类本质的劳动成为了维持肉体生活的唯一手段。

(四)人与人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私有制的存在,资本家与工人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是奴役、压榨、占有的关系,是相对立的关系。

二、异化劳动在我国表现的可能性

(一)异化劳动在我国经济上表现出可能性。根据基本国情,我国选择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它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虽然经济飞速发展,但异化劳动同样存在:首先,我国的劳动分工并不是出自自愿,分工是出自于企业的需要而产生,这样就特别容易产生劳动者与他的劳动活动和劳动的类本质相异化。如:富士康企业无不体现者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劳动类本质和人的类本质以及与他人的异化现象。其次,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说明我国经济成分中还有私有成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分工的问题,在生产的过程中,生产的劳动产品不全归劳动者所有,那么,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会出现利益分配不均,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劳动者没有积极性,同样会出现异化劳动所表现的四个内涵方面的现象。

(二)异化劳动在人与自然方面表现出可能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异化越来越普遍。高科技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例如:信息产业带来的电磁波的污染,核能带来的辐射性污染,新材料带来的工业的污染,空间技术带来的太空污染等等。目前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与人类可持续的发展相违背的。

(三)异化劳动在人的自身发展上表现出可能性。人工智能、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代替了大部分人的脑力和体力,减轻了人们的负担。但是,人的脑力、体力也受到了消极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人们只能重复着单一的,不费脑力的简单劳动,长此以往,四肢僵化,没有机器好像就完全完不成工作,人类沦为机器的附属品。此外,试管婴儿、克隆技术等等都转变了人类的人口结构,能够很快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变化,但是,它却给人类家庭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极大地消极影响,对人类的婚姻、家庭提出了新的问题,这就是高科技带给人类的异化。

三、缓解现实中的异化劳动

转变思维方式,不再仅仅为获得报酬而劳动。作为个人而言,要转变思维方式,克服物质诱惑,转变功利主义劳动观念,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精神人文素养,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和平衡。在现代社会工人的生活条件比以往都优越,在保证获得一定的物质财富的基础上,转变劳动观念。因为获取报酬并不是我们劳动的唯一目的和动力,尽量的保持适度的工作量,找到合适自己的生存方式,将劳动看做是一种自我发展的途径和手段。

允许私有制关系存在,但要限制其消极作用。马克思认为要想消除异化,就必须扬弃私有制,而扬弃私有制有两个前提:首先要使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但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私有制将在我国很长的一段时间存在。要解决这一矛盾,虽然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私有制,但是我们可以站在人要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角度,允许私有制关系的存在,限制其消极作用。

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异化的另一个前提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发展为前提。”[1]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工的发展是相互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分工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当生产力无限发达的时候,分工并不一定就是固化劳动者的职业分工,将某个人束缚在一种职业中,当社会财富如泉水涌现的时候,每个人就不必固化自己的职业来求得生存,那时候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们劳动的唯一目的就是解放自我,人类的自我价值才可以彻底实现,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类本质”的劳动。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6.

[2]王维嘉.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时代性[J].2014.

赵田(1994-),女,汉族,陕西渭南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B03

A

1006-0049-(2018)01-0128-01

猜你喜欢

私有制分工异化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