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策略与建议
2018-01-25刘天航靳振华
刘天航 靳振华 林 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6)
“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策略与建议
刘天航*靳振华*林 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6)
当前,互联网已经深深影响和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对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对“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进行探索分析与实践研究,提出了“互联网+”的应用策略,并就“互联网+”概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化提出了建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当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从线下到线上,从固定互联到移动互联,从传统媒体时代到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工作方式不断多元化的过程;同时也接纳和进行着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变革。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面对互联网面向更加统筹和系统化的发展态势下,我们对信息和资源的集约化要求更加强烈。高校作为信息化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阵地,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新态势上应该走在前列,把新的指导思想实践到工作中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需要摆脱以往各自为战的模式,要向统筹和系统的方向进一步迈进,“互联网+”思想的出现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
一、互联网生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互联网生态制约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信息获取途径和网络生存现状改变大学生思维和行为方式。新生代大学生具备接受新事物快、知识面广、富有创造性、自我意识突出等特点,同时也有社会经验缺乏、辨别能力差、容易受各种社会舆论和思潮的影响等不足。在互联网生态中,这些优缺点都会得到过度的放大,甚至失控。比如,邓锐等认为移动互联网"自然也会产生许多新问题,如移动网癒、数字鸿沟的突变、移动学习需求、移动互联网中的情感道德问题等"。[1]此外,学者们还认为,交互性更强的网络社交可能弱化大学生现实交往能力,浅层次的阅读风格可能误导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便携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可能増加考试作弊等不道德行为等。[2]
2.大学生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变冲击思政工作者的固有业务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一个年龄层次、知识结构不一的群体,尽管这一群体的知识水平普遍较高,知识更新速度普遍较快,但是毫无疑问,年龄的差异和精力的限制使得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要滞后于高校学生群体[3]。
3.多元化信息推送和传播恶化教育生态环境。近年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深度扩张使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催生了大量的中介性事项源,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中心化”等受到了进一步消解。这些变化又带来了互联网内容的信任度问题。互联网生态中存在的话语体系不一致等现象,打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课’教学—辅导员德育—党团思想引领—专业课辅助”的传统模式体系,特别是冲淡了“两课”教学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实际影响,使教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4]
(二)互联网生态催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
1.互联网生态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区域性和局限性。“互联网+”理念的出现就是要打破各项工作单打独斗的局面,打通面向不同对象信息技术的互联渠道,追求“加”的乘法复合效应,增强工作统筹性,促进结构系统化,达到较小数量的工作团队和较大数量的学生群体的“点—面”互联,且产生正向增益效应。
2.互联网生态具备强大开放性和交互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师生之间的关系由过去较单纯的教学关系逐渐转变为教学关系和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深度交织的新型师生关系复合体。[5]互联网生态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育以思政工作者为主导的主客关系,有助于深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成长意识。
3.互联网生态“沉默的螺旋”的作用增强。“互联网+”使受众群体层面“沉默的螺旋”作用增强,激励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革新。所谓“沉默的螺旋”理论,即一般情况下,人们对有争议议题存在着从众心理:当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时,倾向于大胆表达;相反,当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时,则选择保持“沉默”或者“从众”,以防被“孤立”。于是就会出现“优势”方的声音越来越大,“劣势”方的声音越来越弱,乃至逐渐沉默下沉的螺旋式发展过程[6]。互联网生态中,当教育者的公信力降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会提出疑问,进而出现“习惯性地消极规避”,偏听、偏信“负面、不真实”的网络传言,直接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效果。[4]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互联网+”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打造强有力的体系输出和接收“终端”
“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打造需要业务能力较强以及对新媒体、新交互软件等前沿信息技术具有较好包容度和接收能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同时体系内部的多元和互联需要对工作进行细分,侧重教育过程,由相关人员对接专项工作。
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沙龙和“互联网+”专题研讨会为载体,着力增强工作团队专业素质。以教育工作者为参与主体的工作沙龙着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等基础工作的讨论和经验总结,着重体系内工作的交互;“互联网+”专题研讨会则侧重对“互联网+新方向”的研讨以及对传统专项工作中“互联网+”复合效应的发掘以求形成符合工作实际的新思路。
精细化分工,营造基础工作共管,分支工作专人负责,注重交互的团队工作氛围。“互联网+”工作团队应由老中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干部构成,具备智力支持和工作开展的能力;根据所带年级处的教育过程阶段不同分别对应了“互联网+适应养成教育”“互联网+学生日常管理”“互联网+就业指导”三个方向,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主线工作团队共管;根据业务能力特点分派专人负责“互联网+学涯规划”、“互联网+心理健康”、“互联网+党建”等专项工作。
(二)发挥“互联网+”复合效应,增强传统工作阵地的支撑强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大学四年的主线和基础,符合立德树人的大学生培养理念。适应养成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和就业指导是阶段性的重点工作。融入“互联网+”的复合效应是我们能够对传统工作阵地承接、传承和深化的重要力量。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两微一网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着力打造网站为主体,微博、微信号为辅助的辐射全部学生群体的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利用互联网建立师生共建、平等互联的新形态,引入学生群体声音,共唱主旋律,增强公信力;以“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为总领,打造网络内容的高质高量,注重思想教育内容的本地软着路。扩大榜样教育的影响力和引领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扩展覆盖广度和影响深度,拉长时间长度,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
“互联网+适应养成教育”构建“全员参与、多元结合、全程引领、多维监督”的一体化适应养成教育机制。改造服务于低年级的适应养成教育的原有工作模式,通过固定和移动终端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利用自媒体技术实现高渗透的目标,同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努力做到师生全员参与;打造教育教学内容的线上体系,利用自媒体的爆炸传播特性实现学生群体的全覆盖,同时改善教育教学过程的静态特性,实现师生动态交互,深化育人效果。
“互联网+学生日常管理”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是贯穿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始终的常态工作,“互联网+”使工作运转准确和高效,加强了学生的管理和监督。在低年级中利用信息技术的互联特点和数据化特点在原有课堂考勤的基础上打卡、人脸识别、指纹签到、智能录影的新考勤办法。做到对传统考勤的良好补充,同时有利于数据储备便于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分析。利用“互联网+”逆向思维做“去网络化”的“静音课堂”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利用交互软件和自媒体特点促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常态。
“互联网+就业指导”利用互联、迅速和覆盖广的优势,借助自媒体打造“学校—学院—学生”三级就业信息通道,做好就业信息发布和帮扶,通过学校学院的两级参与重点塑造了信息发布的公信力改善以往有量无质、信息混乱的情况。做好就业指导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制作和发布针对性强、实用性好、引导力强的就业指导信息、求职信息等,在“双选会”这样的大型招聘会中,自媒体的共振特性和共享特性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促进大学生就业。
(三)推进“互联网+”新生态,打造多元互联式的立体工作矩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互联网+”,就是要发挥其复合效应和再创效应,开创新领域、新生态,利用互联效应形成多元互联的立体工作矩阵。因此,在“互联网+”的扩展中进行了“互联网+心理健康”、“互联网+党建”、“互联网+学涯规划”等新生态的实践,出现了新朝气。
“互联网+心理健康”使心理健康工作从线下走到线上,打破时空的壁垒,成功进行了高低年级多次心理危机干预。在本科生中开展“九型人格”“职业能力”测试,大量储备数据,运用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开展针对性分析和研究。
“互联网+党建”利用自媒体的实时通讯、在线排名等新技术,建设网络培训课堂、丰富学习内容,与实体培训相结合,打造立体化的学习培训平台,将党建由面及点进行覆盖。
“互联网+学涯规划”采取点辐射面的策略,以建立和培养正确的学涯规划理念为中心,立足正向引导和榜样教育,依托网络互连实现扩展覆盖面积,扩大影响深度的目标。
(四)沉淀“互联网+X”理念,催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精神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虽然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变革,但是由于不能产生新生态,容易造成工作思维固化、缺乏创新源动力等问题。“互联网+”作为发展指导思想的出现,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不仅解决了工作点状分布,信息疏散化的问题,促使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统筹化和系统化,带来高度的数据集中和资源集中,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优化,更重要的是其可能带来的复合效应,能够制造新领域和新生态,能作为源动力催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创新实践精神,从而能够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贯彻立德树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互联网+”概念的深化建议
“互联网+”的出现带来的不仅是工作形式的改变,更多的是工作理念的启迪。“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以往工作负荷大、工作效率低的困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准确和高效,更好地服务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理念,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与探索,认为在“互联网+”概念的深化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
(一)重视队伍建设,以团队业务能力提高保障工作开展
“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打造需要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水平,对新媒体、新交互软件等前沿信息技术具有较好包容度和接收能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在坚持遵循网络发展规律和特点,从学生学习、生活、信息传播的实际出发,思政教育者必须克服“本领恐慌”。既要不断学习新兴的网络技术,又要善于利用网络深入学生、开展工作。面对互联网技术的裂变式发展,必须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来迎接网络带给学生工作的挑战。
(二)依托传统优势载体,做好对传统优势的承接和传承
“互联网+”工作理念的运用中要继承和传承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载体,利用互联网的复合效应打造的“互联网+”新载体是在以往基础上将传统品牌工作进行了深化和发酵。基于网络之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关系,“互联网+”催生的新生态可以扩大受众群,提升影响力,带有互联网色彩和元素的活动,往往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
(三)发挥“复合”效应,促成多元互联新局面
工作实践中,要发挥“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复合效应和再创效应,开创新领域、新生态,利用互联效应形成多元互联的立体工作矩阵。在之前的实践研究中尝试的“互联网+心理健康”“互联网+党建”“互联网+学涯规划”等新生态,在工作中显示出了新朝气。依托“互联网+”概念,努力整合相互独立的传统资源,促进共享,追求教育效果上的“群体共振”。
(四)关注理念革新,努力开创新局面
“互联网+”作为发展指导思想的出现,不仅仅在形式上给予了工作开展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带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理念。关注其可能带来的复合效应,让大家从“加”的思维跳跃出来,实现理念上从“加”到“乘”的转变,鼓励大家积极开创新领域和新生态,通过理念革新的源动力催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创新实践精神,从而能够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贯彻立德树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1]邓锐,周兴生,罗军强.大学生移动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问卷设计[J].软件导刊,2013(2).
[2]向宇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4-5.
[3]吴爱军,吕治国.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培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35-136.
[4]娄晓敏.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与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6(6).
[5]林华.移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课的新机遇[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2).
[6]王敬红.“沉默的螺旋”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适用性及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2(6).
刘天航(1987-),男,山东青岛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日常管理;靳振华(1987-),男,陕西渭南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组织建设;林波(1977-),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G641
A
1006-0049-(2018)01-0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