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2018-01-25王玲端王玲玲王二冬苏红燕杨红丽
王玲端 王玲玲 王二冬 苏红燕 杨红丽 王 良
(1.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2.衡水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王玲端1王玲玲2王二冬1苏红燕1杨红丽1王 良1
(1.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2.衡水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互联网+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深刻认识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的原则,并提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及路径。
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教育,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群体,网络已经融入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那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势”,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互联网+教育,实现了教育的民主化、个性化、国际化和终身化。互联网+能够有效地开发和组织各种学习资源、提供各种学习工具使教育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得以无限扩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过程的优化。互联网+教育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崭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一)由于年纪轻,大学生容易受到虚假、反动、腐败信息的腐蚀,影响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二)虚拟世界的过多接触让学生有时分不清现实与虚拟,使得暴力、色情犯罪逐年增加;(三)互联网+教育,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和中心地位,弱化了思政工作者的“威望”和“至高无上的形象”。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应该是在紧密结合时代需求、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而制定出的正确处理和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本矛盾关系的实际工作要求。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下原则:(一)理想性和方向性。一方面大学生可塑性很大,有着很高的上升空间;另一方面他们年龄、经验、认识不足,受外界(尤其是网络)的影响很大,影响的积极与消极对于他们的成长起着奠基作用。正确的理想信念的确立可以为学生指明前进的道路。(二)注重疏导。思政工作要注重以理服人,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00后,他们一方面憧憬未来,积极进取,要求扩大自身的知识和视野,另一方面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差,需要适时给予干预,加强心理疏导。(三)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的时代,要依据学生的个性、智力、生长环境等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正如世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亦如此,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之一。(四)家、校、社会共育。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对学生的教育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三方互相协作、联动发力,教育理念一致,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教育工作的空白。(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实际进行理论教育并注重实践环节,使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及路径
(一)转变观念,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打造互联网+精英队伍,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格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从上到下,从领导到普通辅导员,都要首先从思想上接受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对传统的教育体制进行革新,形成全员联动机制,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局面。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作用,让思政课堂“活”起来。大学课堂,是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最主要的教育场所。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是死板的说教,也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采用新媒体手段,用网络上一个个鲜活的“正能量”人物和事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的媒介素养。例如,在思政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对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观察和实践,不知不觉地在社会大“熔炉”中去锻炼,让学生在自我总结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各类良莠不齐信息的判断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个人素养。
(三)利用传统途径,增添新途径,广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完善高校各类传播媒体建设,搭建起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舞台”:(一)以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二)充分挖掘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会爱祖国、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爱同学、爱父母、爱自己;(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让学生在“自治”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与集体完美融合。
(四)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手段,搭建家、校、社会(主要为用人单位)共育英才的平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因此,我们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统一家庭、学校和社会,使之相互配合,共同影响。学校要和家庭、社会通过新媒体建立起联系,及时了解、交流学生情况,发现和研究出现的问题,制定科学的方法步骤,共同承担起教育重任。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我们要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利用新媒体的“正能量”,尽力弱化甚至摒除其“负能量”,在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同时,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李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选择.学术论坛,2016(2).
[2]梁妙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6).
* 2017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XDJ2017B170)。
G641
A
1006-0049-(2018)01-0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