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课堂在民办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8-01-25

山西青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公办第二课堂民办高校

李 胜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3)

第二课堂在民办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与发展对策研究*

李 胜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3)

第二课堂是现代高校教育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思想的桎梏,是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创建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开放化的教学场所,高校教育水平因而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本文将论述民办高校第二课堂的概念,并对第二课堂在民办高校教育中的价值和发展对策加以探讨和分析,以期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应用优势,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我国民办高校的长效发展。

第二课堂;民办高校教育;价值;发展对策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如何快速提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增强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一直是广大民办高校积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第二课堂的开展不仅巩固和强化了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未来发展前景也会更为广阔,因此在民办高校中实施第二课堂是非常必要的。

一、第二课堂概述

校企合作是民办高校的主要办学模式,民办高校在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民办高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公办教育的不足,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与高等教育不同的是,民办高校的生源特点又决定了民办高校在教育手段和培养模式上的特殊性,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是很好的选择。但现阶段,民办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趋于形式化,对大学生的素质拓展和全面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够。其次,尚未形成完整的评价考核体系,各民办学校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同,开展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在社会实践的立项、项目指导、经费等各种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最后,学校专业社团数量少,规模小,专业社团建设中经费、场地、指导教师严重不足,制度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相反的,公办高校具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在师资配备、硬件配置以及资金扶持等方面都要优于民办学校。近年来,第二课堂对于促进学生消化第一课堂的知识,提高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公办高校也逐渐重视第二课堂建设,但由于公办高校第二课堂受益面小,学校不重视,课程内容随意化,课程指导表层化这些都阻碍了公办高校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第二课堂在民办高校教育中的实施价值

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法都比较先进,汇聚了一批优秀的教育专家和学者,他们思维敏捷,具有独到的教育眼光和创新精神,能够积极接受教学改革,致力于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不断奋斗。而且民办高校的教职工队伍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大多是从其他学校聘请的优秀教师,这些教师的职业素养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更为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的教学策略因而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都为第二课堂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真正将教育和生活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让学生走出教室,近距离的接触社会,锻炼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了民办高校的市场竞争力。

三、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大力开展社团活动

民办高校的社团中聚集了一批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对社团活动普遍抱有较高的期待,他们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贡献出自身最大的智慧和力量。社团活动是开展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之一,经常组织社团活动,并由学生负责活动的具体事宜,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第二课堂教育也会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民办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学生创业基地等实践载体,联合企业进行参观、实训、实习等实践形式,以教学空间、教学形式的变化来达到扩展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通过这种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认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为企业输送了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三)进行科研训练

科研训练能够使得学生提前进入科研领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在民办高校中进行科研训练,充分利用高校的现有资源,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使其对所在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有个清晰的把握,掌握最为先进的科研理论和实验技能,同时根据企业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向着既定的规划目标不断前行。

四、结语

民办高校是由社会力量组织实施高等教育的重要机构,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为了进一步推动民办高校的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应大力实施第二课堂教育,举办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确保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得以真正的实现。

[1]李同果.试论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发展趋势[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2(03).

[2]宋红生.陕西省高等院校第二课堂教育探析[J].价值工程,2011(16).

* 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路径研究——以江西省为例的阶段性成果(编号:2017LX240)。

G647.38

A

1006-0049-(2018)01-0042-01

猜你喜欢

公办第二课堂民办高校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