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承华教授提出的“主体间性”的认识与感悟
2018-01-25马金成
马金成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
一、从陌生到初探
对于任何事物,我们往往都是经过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同样,对于专业学科的专业知识、巨大研究成果、前沿观点,我们也是要经过这个过程。“主体间性”这个词对于中国音乐史专业的我来说,一开始确实很是陌生,但是强烈的兴趣促使我开始去了解它,通过各类文论试图可以更清晰地明白其中所蕴含的智慧,探析这四个字背后所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从陌生到探究,甚至到初步了解,这个过程,伴随着我对“主体间性”这个词学习的始终。
(一)初闻“主体间性”
初次听到这个词——“主体间性”是在刘承华老师的课上,对于音乐美学,我基本上算是个门外汉,而对于“主体间性”这个词,则更是让我摸不着头脑,困惑与疑问占据着整个思维。何为“主体间性”?它又是来源哪里的?又指代着一种怎样的音乐与审美的关系?带着各种疑惑,我开始了对刘老师这门课,尤其是对“主体间性”这个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主体间性”初识
学生查阅了相关词典。包括新格罗夫词典等,对于这个词,英文翻译是“Intersubjectivity”,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观性的意思,这样我对这个词采终于有了一知半点的了解,即“主体间性”主要指的是解决客观和主观之间的关系(后来才明白,我的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于是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这个词来源于西方,而主体间性是拉康提出来的,在阐述中他给现代性的主体性以致命的打击。他认为,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界定的,这种主体中的他性就是主体间性。进行这种分析的时候,他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的“奴隶和主人”进行了精神分析语言学上的重新描述。他认为,当看守为了囚犯而固定在监狱的位置上的时候,那他就成了囚犯的“奴隶”,而囚犯就成了主人。根据这种主体间性,针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他提出了相反的思想:我于我不在之处思,因此,我在我不思之处。这应该说是对笛卡尔的“我思”主体的最大摧毁,也是对现代性思想根基的摧毁。主体间性概念的最初步的含义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但在不同的领域中,主体间性的意义是有差异的。在主体间性概念的形成历史过程中,事实上涉及了三个领域,从而形成了三种含义不同的主体间性概念,这就是: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的主体间性。
刘老师所提出的“主体间性”在我看来或许应该就是从音乐的角度思考的社会的、认识的、本体的主体间性吧。刘老师说过,没有客观性的知识只是意见,他不能充当构建认识论大厦的砖石,但是并不代表我们以前所认识的东西不是知识,世界上并没有知识。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就是,老师的意思其实就是在阐述知识是否为知识,只是观念上的认知,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固定思维,说到这,其实我也是晕乎乎的,并不能参透老师话里的智慧。
二、“主体间性”学习
(一)学习与阅读
第一节课上,老师和我们说了一句话,让学生印像深刻,就是陶渊明的“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也”也就是音色论,之后老师又说了近人声的音响趣味,中国古代贵人声的传统,在《乐书》中的“人声无所困,故贵之,丝竹有所待,故贱之”。这也就是老师所说的古代的贵人声。作为中国古代音乐史专业的学生,对于老师所提到的《乐论》还是会有所了解的,作为我国古代儒家在音乐方面的的著作,这本书可谓是经典之作,对于里面的音乐思想,学生也是有所了解,但从未了解到贵人声这一概念,因此,初次听到老师所说,还是疑惑不解,但是归结起来,学生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大致就是人的声音没有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因此可以自由发挥不受约束,这也就是其珍贵的原因;而丝竹之声有所待,受到很多局限、限制,因此在古人看来就是下贱的东西。而对于“主体间性”这一理论,学生则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此在课下,阅读了老师的论文,在选择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是下课很大的决心,虽然是期末作业,但是确实抱着写毕业论文决心去准备的,因此对于主体间性的学习,学生也是有了些许的了解与总结。
学生查阅了有关音乐美学和主体间性的文章,首先提到的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笛卡尔。对于他的评价,首先笛卡尔在哲学上是一个二元论者,他在西方的客体性传统之外开辟出新的主体性传统,也就是“我思故我在”即这一思想的突出表现。在音乐方面,笛卡尔的观念是“美和愉快都不过是判断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即在于它向主体性的转移。原先我们在追问一个事物的时候,主要注意力放在如何打开这个事物来看,它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和主体人没有多少关系。现在从“判断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的立场看,就意味着“美”不单纯在客体方面,同时还维系着主体在对于笛卡尔的音乐思想方面引用了很多刘教授的话,但是也写出了学生的一些感受,足以看出老师提出的这个主体间性是有智慧且难以清晰地参透的前沿理论,因此学生的语言也主要是局限在对于学习的感受,而不是专业角度上学习主体间性的理解。
(二)学习感受
学习和阅读相关论文的时候,发现这个学习的过程还是很艰难的,毕竟音乐美学不单单局限在音乐的层面上,还涉及到了哲学、文学、物理学、生理学等多个学科,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很多难以理解的理念,而对于“主体间性”则更是难以理解其中的智慧,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集中在阅读以及查阅相关论文的基础上。例如刘承华老师发表在《中国音乐》上的几篇关于主体间性的论文,学生也是下载阅读,对于老师的很多观点虽然不太理解,但依然佩服老师敏锐的思维,清新的逻辑以及理论框架,深厚的知识沉淀所折服.因此,虽然基本上每节课都有很多听不懂的东西,但还是坚持听下去,遇到了一些可以理解或者熟悉的东西更是喜出望外,例如老师在说到重视自然的音质追求中提到了四点:(1)乐器制作中的自然意识,包括制作材料上、制作范式上;(2)乐器音响中的自然旨趣;(3)音色的个性化与多样化,乐器音色和声乐音色;(4)尊重自然的文化意识。
老师在说这四大点的时候,举了一些实例,例如古琴的泛、散,按三声代表天,地人区区的几个古琴演奏中的技法在古代却可以代表着天地人,足见古时候音乐与宗教、与文化、与玄学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老师经常提到的二胡也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部分,从学生六岁一直到本科阶段我一直在学习二胡,因此对于二胡也有一定的了解,而老师在说到二胡的时候,对于其制作工艺、演奏技巧、音色等详细的分析更是让学生拜服。无论是泛音、揉弦、滚揉、压揉、上下滑音、垫指滑音、拨弦、打音等老师都是可以一一例举,一一作答,这也让学生对于音乐美学这门课,对于老师所提的“主体间性”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
音乐美学,虽是从哲学的角度分析音乐的本体,但不单单只是单纯的哲学性,无论是在音乐理论,还是乐器演奏,声乐演唱,换言之就是既有形态的东西却也不失理论化的支撑。在这些基础上,再结合着科学,包括物理学、生理学、音响学等科学性的专业学科,集百家之长综合于一体,对音乐的美、对音乐的本体进行客观的、科学的分析、研究,这就是学生对于音乐美学的学习感受。而对于音乐美学的学习,学生认为音乐美学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学习音乐美学还有助于提高音乐学生的美学修养,丰富理论知识,否则我们总是自认自己是学音乐的专业学生,可是却连音乐具体是什么都不知道,除了拥有基本的专业技能,就只是肤浅的学习音乐是根本不够的。不管怎样都应该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有思想、有修养、有品味、富于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真正了解音乐艺术的综合。学习音乐美学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如音乐表演者们学习了音乐美学则可以对自己表演的作品进行严格的审视,进而发现许多不一样的看法,产生越来越进步的表演技巧,完善自身的表演理念,也能够使原有的表演作品更带有自身的味道,使得观众欣赏到不同的演奏技巧和风格,以至于对美产生新的认识和看法,反而不会产生审美疲劳之类的现象。学习音乐美学让我们变得有思想、有品味且富有想象力。音乐不仅是声音、情感的艺术,更是一种心态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传播文化的特殊载体。无论是对于个人思想情感的塑造还是今后论文写作的理论支撑,音乐美学的学些都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
最后再次感谢刘承华教授一学期的辛勤授课,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虽然对于音乐美学笔者没有达到极其专业的理解,所说的感受也是一些表层的、非学术的个人理解,但还是感谢老师每一节的课精心讲解,感谢老师的认真授课,感谢老师的耐心与理解。也希望每一个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们可以投身于音乐美学专业的学习与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