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芬芳
——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平台推进音乐课堂教学案例
2018-01-25张可祥
张可祥
(青岛王埠小学,山东 青岛 266000)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音乐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因此,本课仅就音乐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应用进行研究,旨在促进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
一、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茉莉芬芳》这节课的内容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茉莉花》。这首歌采用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节拍为2/4拍,为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具有起、承、转、合的性质。歌曲曲调优美流畅,体现江南人文风情的阴柔细腻的特色,具有鲜明个性。通过歌曲的学唱,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传唱及影响力,更加热爱民族音乐,善于搜集与发掘民间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民族性。
二、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感受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对中国优秀民歌的热爱。2.过程与方法:能用婉转、细腻、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内容。3.知识与技能:准确掌握五声调式音乐知识。(二)教学过程。依据课程性质“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助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通过视、听、唱等教学手段达到乐于探究,感受民族音乐的目标。”我将教学设计为三个环节:1.“歌剧《图兰朵》选段”——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在上课开始时,由老师提问:同学们,你听一下这段音乐的旋律,你熟悉吗?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茉莉花,然后引出今天的学习课题《茉莉花》。本教学环节我采用了播放经典的歌剧选段形式,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了解歌剧音乐的同时,用能够感受到中国民歌对世界音乐的影响。然后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既有学习的兴趣,又能够感受到茉莉花的影响力。一小段视频欣赏之后,立刻进入江苏“茉莉花”的学习环节,学生不仅产生学习兴趣,更突出了茉莉花的多样性。2.“江苏版本《茉莉花》”——新歌教学。(1)教师提问:听听这首茉莉花,猜一猜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利用投票器的使用,准确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2)律动感受江苏民歌《茉莉花》分段变换律动形式;电子书播放音乐,根据音乐形象加入体态律动,感受2拍子音乐强弱特点。(3)进行旋律学唱时加入歌曲旋律乐谱的运用工具,在iPad中根据旋律线条划出音的高低,将抽象的线条变成具象的线条,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观察出旋律的婉转,并能够准确地把握南方音乐的婉转、细腻的歌曲风格特点。(4)从旋律内容中找出五声音阶。通过网络搜索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化,通过自学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与应用。教师在之后升华与总结纠正字的读音,夯实内容准确性。(5)学习歌词划出重点读音。跟琴学唱后,通过重点字的标识加深对歌词的理解,通过动手能力准确表达歌词内容,通过设备有效进行自学、自纠过程。(6)完整演唱录屏反馈,及时纠正完善演唱。反馈时利用录像功能,充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演唱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促进演唱效果。
三、案例反思
第一,通过投票器、画板、录像、搜索等信息化功能的运用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具象化,在学生学习知识的环节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手段更丰富,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也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方法的运用,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识记和把握更加准确和生动。第二,在教授过程方面借助新设备,老师不仅仅是课堂的主导者,也是课堂的引领者。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丰富了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突出事件如画旋律线条感受歌曲婉转的曲调、自主搜索学习五声调式、女声演唱并录制视频、积极反馈完善演唱等。由于新媒体新技术的加入,丰富了学生学习途径的多元化,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学习的视野。第三、在保证现有教学的情感性、流畅性、完整性的同时,根据课堂需要以及知识点的讲解适时切入IPAD教学,从而有效避免IPAD教学的强制性、突兀性,以及为了设备而用设备的教学盲点。在音乐课堂更加趣味性、生动性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知识途径的多元化,以及正确、及时、到位的教学评价,突出了IPAD教学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