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对原创试题的感悟和思考

2018-01-25黑龙江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8年1期
关键词:种树命题试题

黑龙江 李 海

好的考试是对学生的学习检测,更是积极积累知识、获取经验、提高能力的学习过程和心灵体验。好的试题不仅体现命题者的水平,反馈学生学习效果,更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起思维的火花,产生知识与情感的共鸣。由《教学考试》杂志社组织和发起的试题原创活动第一阶段研发项目已经结束,政治原创试题研发组也出色地完成了试题研发任务。

试题站得高,看得远,新颖别致,赏心悦目。试题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依据,站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入手,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考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科学分析国家政治,努力增强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

试题的情景材料看得见、摸得着。从网络支付到食盐价格变动,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到外交为民等,材料贴近生活,既可亲身触摸,也可从宣传媒体和家庭中了解。透过试题,那些侧重点、送分点、压轴点、热考点、冷考点,皆有规律可循。置身于试题中,能感受到大国经济、政治的变化。

试题引导学生运用学科基本知识进行综合认识和评价,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不断接近真理性认识。一幅《种树》的漫画,有讽刺,更有赞扬。漫画右边女人栽树、浇水管理。漫画《种树》赞扬了该女人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种树过程,从中可以感悟到实现人生价值所需的主观努力。该素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命题考查便是指导学生的生活和实践。

试题注意培养考生的综合探究与实践能力,突出了试题的探究性和实践性。考生只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才能组织好答案。要运用正确观点盘点理论是非,要对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认识和评价,要恰当运用学科术语,要条理清楚、严密表述。考生只有平时肯动脑筋,善于结合实际勤于思考,才能适应试题探究性和实践性的要求。

试题注重对考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政府要想民众所想,急民众所急,帮民众所需,积极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试题把这一热点转化为平常,把重点巧扮成一般,不仅考查阅读、审题、思考、表述等方面的能力,而且真正检阅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整卷试题寓能力考查于“跳起来够得着”的试题之中,启迪考生对自己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提取、迁移,按一定程序组合、加工,形成比较理想的答卷。解答过程既有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又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既体现了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教育,又体现了考试测量与德育教育的统一。

命题者善于研究高考考纲、课程标准、水平考试大纲以及各类考试题,特别是积极研究历年各地的高考题、掌握试题命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高考试题从背景材料的选择、题干与题肢的编制、设问的立意和答案的设置等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并通过关键点拨、错因分析、方法总结等多个栏目助力提升解题能力。

作为一线教师,要积极参与大型试题的命制,积累命题实践经验。命题中经历过的挫折、迷惑、遗憾与快乐是我们难忘的体验,它不仅积累了我们的命题经验,还让我们亲身经历体验和感悟出的命题的规律和特点。

我们深知,作为命题者要养成善于积累素材的习惯和提高命题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能够激发智慧和灵感,这种灵感的养成需要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把生活中的偶尔顿悟、所见所闻作为命题的素材,培养积累素材的意识和习惯。

总之,好的试题绝不是在短时间内生拼硬造出来的,命题的内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素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试题命制技术,定能命制出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适合评价学生学习的优秀试卷。

猜你喜欢

种树命题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种树
一起来种树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