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逻辑,提高主观题信息分析、转换、利用的精准性
——以2017年全国Ⅰ卷为例分析
2018-01-25江西
江西
信息分析不够全面准确,转换不到位、利用较粗放,是考生考试中比较普遍的问题,考生又因找不到有效的破解方法而苦恼:不知道怎样分析试题信息,不知道怎样将试题信息转换成知识、不知道怎样将信息和知识融合起来生成答案。精准地分析、转换和利用试题信息,是有效解题、精准答题的关键。下面以2017年的高考题为例,探讨遵循逻辑,提高主观题信息分析、转换、利用的精准性的策略。
一、明辨答题逻辑,精准分析信息
逻辑是客观的规律性,试题的信息与命题立意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了不同的答题切入点,这就是答题逻辑。试题信息主要来源于呈现形式不同的试题材料和精心设计的设问。明辨答题逻辑是精准分析信息的前提,对试题的答题逻辑及材料逻辑层次的把握,直接影响考生能否快速、全面、准确地分析材料,因此,我们要把握答题逻辑,精准分析试题信息:
1.明辨答题逻辑,明确分析要求
目前的高考政治试题的答题逻辑有事实逻辑、理论逻辑、问题逻辑、生活逻辑等四种。同样的材料信息,基于不同的答题逻辑,对信息的解读要求是不同的。为此,我们要审清设问,明辨答题逻辑,明确分析要求。
如38题“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40题(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都属于事实逻辑的试题。目前描述现象、探究措施的试题大多是基于材料概括的“事实”来回答的,这类试题我们称之为事实逻辑的试题。其特点是材料信息内容比较丰富、呈现比较具体,材料信息的层次、逻辑直接呼应试题的答案。由于没有较为固定的理论逻辑的支撑,忠实材料,精准分析材料信息并基于“事实”调动和运用知识是分析此类试题信息的要求。
如40题(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属于理论逻辑的。理论逻辑的试题通常是着力考查学生运用具体的知识从“一般”到“特殊”进行演绎分析、阐释事物。学生一方面要拓展具体的知识层次确立“理论”逻辑,另一方面要提取试题中对应的关键信息,这是解答理论逻辑试题信息的要求。
如39题“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的重要意义”,属于问题逻辑。一般来说,基于设问分解的“问题”的论证类、辨析类试题基本上属于问题逻辑的。这类试题的特点是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足以支撑问题的回答,规定的知识范围比较宽泛,但其设问由于句式复杂、包含的限定词多,因而蕴含的信息比较丰富。所以对这类试题信息的分析,除了要注意提取材料中有限的信息外,更要运用系统分解法化繁为简,在分解设问的基础上形成“信息”链,从而挖掘出试题丰富而有层次的信息。
如40题(3)“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属于生活逻辑。这类试题大多是综合性和创新性强的开放性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库”中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显著特点是无明显的材料信息支撑和明确的知识范围提示,因此解决问题的措施既要结合试题提供的材料信息,又要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2.厘清信息层次,把握信息要义
把握答题逻辑只是从宏观上确定了信息分析的要求,但是对试题的精准回答要依赖于对试题材料、设问逻辑层次的厘清,和对信息要义的精确把握。试题材料一般由题引、题料、题限等部分构成。题引是命题指向、命题意图所在,题料是为题引服务和铺垫的,题限是对命题的知识范围、设问方向、行为主体等的限制。审题要以题引为统率,以题限为根本,认真辨析、细心斟酌,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分析和整合。
信息往往具有层次性,通常有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这种层次性有的用主题加以区分,有的用分号、句话、破折号等标点加以区分,有的用段落加以区分。考生对信息层次识别不清、分得不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同一个段落内的信息的层次不能有效切割,区分不准,尤其是对以动词牵引定位的信息,往往一句就是一个层次,学生识别不准、不细;由于剖析不细,主题把握不准,对于不同段落要义识别不清、不准。如39题的材料有三个段落,第一段的关键词是“维护、效忠”,其要义是有关公职人员要维护基本法的权威、维护“一国两制”、国家统一;第二段的要义是个别候任议员在宣誓时擅自篡改誓词等引起争议,由此影响香港的和谐稳定;第三段的要义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的具体解释,整个材料的逻辑是理顺“全国人大常委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所代表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果对这三个层次的要义把握不准,将影响对该问中“意义”部分的回答。
从宏观和微观上明确信息分析的要求后,为下一步根据设问,运用知识转换信息指明了方向。
二、依据答题逻辑,精准转换信息
逻辑,也是事物流动的顺序规则,答题逻辑为我们答题指明了方向。将情境语言、试题信息有效地转化为专业术语,精准指向试题设问,是解题的关键,它包含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等多种能力要求。依据答题逻辑,可采取以下策略实现试题信息的精准转换。
1.由表及里,概括提炼
不管哪种形式的答题逻辑,试题的材料信息都是我们答题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很多试题材料以感性形式呈现正面信息,要求结合教材知识和国家方针政策,对感性材料深入地进行理性思考,透过现象抓本质,将材料蕴含的要义转换成教材中的“理”,或将其与教材中熟悉的知识对接,构建符合高考要求的答案。这类试题的设问指向“是什么”,“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反映了什么问题?”。如38题第一问,第一段描述我国消费品生产能力充足,是制造大国;第二段描述我国公民境外消费和国内消费发展不平衡,境外消费尤其是境外高端商品和奢侈品消费增长较快。由此进行转换,“制造”对应的是“生产或供给”,“境外购物”对应是“需求”,“不平衡”说明国内生产的商品无法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结构性矛盾,转换后的信息与试题的答案的要求已非常“亲近”了。
如40题第一问,材料分别从节目立意及主题内容、参赛选手与受众、赛制及表现与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描述,要求考生针对材料信息,上升到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发展的主体、途径以及文化创新等方面分析原因。
2.由此及彼,因果转换
高考主观题中有比较多的试题属于因果关系类型的,或探究原因,或追寻结果。根据结果探究原因、阐释意义的,其设问指向“为什么”,分析信息时,要自觉地进行理性思考,对背景材料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回答39题第二问,只有经过层层深入地思考:为什么要“宣誓拥护,效忠”、为什么“港独”分子在宣誓时擅自篡改誓词?为什么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的重要意义”的回答就会水到渠成。
根据问题探究解决措施,穷因究果,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其设问指向“怎么办”。如38题第二问,从材料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总量过剩、结构不佳的现状,说明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企业应该从产品供给侧着手,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适应市场变化,依靠科技创新,着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培育自主品牌。
3.逆向转化,正面提升
很多的材料以感性形式呈现反面信息,结合教材知识和国家方针政策,对反面信息进行逆向理论思考,便可形成答案。如39题第二段材料介绍了“港独”分子的闹剧引发其宣誓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应该重新安排宣誓的争议,并由此影响立法会的正常运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据此作出解释,由此进行逆向推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有中止争议,维护立法会的正常动作,进而遏制“港独”,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尊严,维护“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的法治秩序。
4.系统分析,拓展信息
问题逻辑试题的信息非常依赖于对试题设问的精确剖析。由于这类试题的设问比较复杂,学生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两类问题:一是对设问中的要素顾此失彼、丢三落四,以致于回答时要点不全,二是对比较复杂的设问无从下手。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系统分解法化繁为简,通过分解设问拓展出丰富而有层次的信息。
首先是引导学生解题时运用“缩句”的方法,把复句简化为单句,把长句缩为短句,从而明确设问的核心要求,增强论证分析的方向性、针对性;其次是运用句子分析法,细分出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然后串联起各个部分的关系,剖析问题的层次。如39题“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句式不算复杂,主旨明确,通过分析可知设问包含“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基本法”三个部分,其隐含的关系层次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宪法与基本法的关系、全国人大的地位与职能的三个层次的信息。
三、契合思维规律,精准利用信息
在考试中,把信息和知识融合起来精确地生成答案是信息利用的最终目的。遵循答题逻辑,契合归纳思维、演绎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规律,既可让分析、转换后的信息恰到好处地得到利用,也顺应了论证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核要求。
1.概括信息,综合生成
事实逻辑的试题考查学生基于“事实”逻辑调动和选用恰当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试题答案是知识与情境的融合,一要有“学科味”,学生能运用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分析转换试题信息,保留学科知识的“关键词”;同时还要具有浓厚的“情境味”,高度契合试题情境,运用归纳思维概括情境信息。
如38题第一问是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概括出“我国消费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第二问是既要保留企业经营与发展学科知识关键词“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又要结合情境、运用归纳概括后的材料信息。
如39题第二问,教材中虽有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等知识,但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些职责的意义或作用,这要求考生深入理解材料信息,归纳并提炼有效信息,同时要求准确运用学科语言表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根本利益,遏制“港独”;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尊严;维护“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法治秩序。
如40题第一问,考生需要概括材料信息,然后整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将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充分融合在一起: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传承);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发展);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传播);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文化主体)。
2.嵌入信息,演绎分析
一般来说,问题逻辑的试题多用来回答基于复杂关系的阐释以及归因论证、关系论证类的问题,理论逻辑的试题多用来回答基于知识拓展的阐释类问题,它们都共同考查演绎分析的能力,考查考生的演绎思维深度、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层次。因此,信息的使用完全服从服务于演绎分析的需要,信息嵌入演绎分析的过程和内容中,通过概念转换、保留关键词将理论隐藏在材料分析之中。指导学生掌握演绎分析的步骤是:检索理论层次→整理材料信息→确定理论依据→开展演绎分析,答题范式一般为:理论依据+演绎分析。
如39题第二问,探究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质是要分析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先回答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构成分析的理论依据(要点①);接着结合材料信息开展演绎分析,具体分析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点②、③、④分别从树立人民群众主体意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等三方面展开,分析中针对性地利用材料信息,同时又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具体演绎。
3.积淀常识,创新思维
一般来说,生活逻辑的探究类试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其探究的结论不拘泥于基本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问题的回答要求学生能运用各种方法寻找理论支撑,并将理论推演到具体实践中,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此,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代主题和社会实际,积淀生活常识,形成学科素养。
如40题第(3)问,虽然考生对学校生活比较熟悉,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素养的积淀,是很难从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创新性的具体建议。
提高试题信息分析、转换、利用的精准性是落实高考政治能力考核要求的有效载体,遵循答题逻辑则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也是指导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探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