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以乐其志
——读张振涛《燃烧的琴弦:中国音乐家的成才之路》有感
2018-01-25杨沼佩
杨沼佩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读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张振涛教授分别为11位中国音乐家的“成才之路”所撰写的《燃烧的琴弦:中国音乐家的成才之路》(以下简称《燃》)一书,有见字如晤般的亲切之感。
一、“以人为本”的文字世界
每当走到书店“音乐人物传记”的书柜前,或是在图书馆网站上检索这一类别的相关书目时,不难发现,关于西方音乐家的传记类书籍远多于中国音乐家的相关传记,譬如家喻户晓的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便是很好的例证。而且,在占有少许比例的中国音乐家传记书籍中,大都是以撰写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及歌唱家为主,器乐演奏家的传记却少得可怜,民乐乐手的传记更是廖若晨星。借用作者张振涛在书中对此现象所言则为:
“虽然当代音乐史开始记录的人物越来越多样,但历史学家还是很少聚焦跑来跑去满天飞的乐手,关注民乐界的运作者。”[1](P97)
《燃》恰恰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通读全书,便会感受到作者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优秀传统观念,从点滴做起,用心挖掘和记录那些在舞台上光彩夺目,但却在文字世界中被人遗忘而未被记录过的艺术家们。它记录着11位当红音乐家们的成长之路,记录着这些生命的个体曾经历过亦或是正在经历的那些一段段引人深思的清苦故事,记录着每个人物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他们内在的深度和不可复制的如歌岁月。
通过对此书的解读,可以由外到内、由表及里,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去了解音乐家们的璀璨人生,与此同时,还可以了解他们背后所共同拥有的使命感、时代感。
不仅如此,《燃》还体现了优雅古朴的“中国存在”的深刻意义,由个体到群体、由微观到宏观的详尽叙述,展现了“中国存在”的文化血脉。
二、“以乐其志”[注]“以乐其志”取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赞语部分,译为因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用在此处可理解为11位音乐家们因完成自己抱定的音乐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的艺术之旅
徜徉于此书,好似被带到了那11位音乐家的面前,与他们朝夕相处,聆听他们讲述自己与音乐的如歌岁月。
将11音乐家各自所持的乐器,按演奏性能来归类,分别是吹管乐器中的竹笛,其相应的乐主是张维良、王次恒和陈莎莎;拉弦乐器中的二胡与板胡,其相应的乐主是李源源与蔡阳;弹拨乐器中的古琴、古筝、琵琶与中阮,其相应的乐主是王迪、周望、吴玉霞与魏育茹;击弦乐器中的扬琴,其相应的乐主是谌向阳。此外,书中还撰述了一位跨界音乐家,即从打击乐器演奏者跨界到指挥界的音乐家——何建国。
(一)谁家玉笛暗飞声
本书记录了三位竹笛演奏家,他们分别是以器传习且馈乡情怀的张维良、有“胸中恬静”文化心怀的王次恒及倾吐自如且继往开来的陈莎莎。
书中对张维良的叙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身为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不仅能够把“中国文化”这样的大概念落实到一件乐器上,让人们从中获得最贴近“中国”和“本土”的“归根”印象,还能够力所能及地回报乡情。这让我们不仅明白了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下所孕育的那种浓厚的“家乡情结”文化,也体现了这位文化学人的馈乡情怀。
本书对第二代笛家代表王次恒的艺术观记录中,体味到他具有时代品性和艺术直感的“文人化”笛风特点。让我们从这位用自己的声音矫正国乐,用自己的勇气抵御媚俗的音乐人身上,认知了最有中国味的传统灵魂和承载实体,体悟到了“养得胸中一种恬静”的文化心怀。
同样,书作者在记录第三代笛家代表陈莎莎时,主要强调她是以倾吐自由的心声,表达着独特的世界。不仅如此,抓住“琴箫和鸣”机会的她与其他演奏家常年合奏,并数次在年度巡演与同台者不断切磋技艺、交流经验,表达主观与自我,并带领人们直抵赋有“城市化”笛风的感情世界。更难能可贵的是,陈莎莎在未来的道路上不仅是向前开拓,还拥有独辟蹊径的目光和追溯历史的能力,即不但能使自身艺术视野愈加开阔,还可让历史借拥有标新立异之重任的她传香。
(二)月映清泉弦作谱
本书记录了两位拉弦乐器演奏家,他们分别是精益求精且善于创新的二胡演奏家李源源和身在异国他乡却秉承传统的板胡演奏家蔡阳。
读李源源这位新生代二胡演奏者的故事时,耳边仿佛传来由这位青年演奏家“精雕细刻”出来的《二泉映月》音符,正是她把这首经典曲目吸纳在心,用灵魂去拉响,让听者产生“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的青春之讴,让我们明白,未来属于懂得学以致用、精益求精且善于创新之人。
书作者在撰述板胡演奏家蔡阳时,让我们看到了她通过积累专业技能和音乐知识所付出“十年磨一剑”的努力,上天才会把参加“非凡乐队”这般好的机遇恩赐于她。蔡阳嫁入异国他乡,并没有“入乡随俗”,将本国乐器以及母语文化抛掷脑后,而是秉承着“文化多样性”的观念,无形中担任着如同古代张骞出使西域般的责任,一弦“系中”,一弦“系法”,将二者相互关联,对比、包容、整合后,再进行重塑,是一位值得让世人夸赞和敬佩的青年音乐家。
(三)琴中古曲是幽兰
本书记录了四位弹拨乐器演奏家,他们分别是传承民乐的古琴演奏家王迪、有恒久情怀的古筝演奏家周望、爱予人玫瑰的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及处之若轻的中阮演奏家魏育茹。四位皆为女性演奏家,各有千秋。
该书把王迪这位琴学大师安置到书中的最后一篇压轴出场。纵观全书,作者在叙述这位琴家时所用篇幅最长。她是一位把被国人视为“封建糟粕”的“琴学”作为终身相守的事业,并坚持在传统之上开拓创新和发扬光大的音乐家,可谓“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她的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像一尊文化坐标,评判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
通过书作者对周望这位筝界“励志大神”成才之路的刻画,让人们认识了这位注定要走音乐道路的“小姑娘”。她将秦筝的魅力传递到神州大地,成为将秦筝这个“地方品牌”变为“国家品牌”的推动者。也从她对待这件乐器、这份职业和秉承父志、重视传统的责任上,感受到了她自痴不辍的恒久情怀。
吴玉霞是一位靠自己的努力,做到中西兼通的琵琶行者。她所出生的江南水乡之家,本与音乐风马牛不相及,但父母被她执着的爱乐之心所动,在贫困的时代将一块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可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木制“家具”添置在“陋室”中。自此,吴玉霞开启蜀道难般的“琵琶行”。综观其艺术心路的发展,即从冗长苦涩的初学期——汲取睿智的上升期——斟酌风格的定型期——跨国切磋的游历期——艺术作品的高产期等一段段不可复制的路程,若我们不去躬行践履,又有何资格去喟叹其一路所度的艰辛与不易?通过《燃》的记录,让我们领略到这位琵琶演奏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铿锵之韵。
魏育茹是一位集艺术家、家庭主妇和院团管理者三重角色为一身,弹“阮”却不服软的杰出女性,也是中央民族乐团女性排行榜上的佼佼者,她那所向披靡、意志超拔、坚韧果决、干练敏捷的人格魅力;知难而进、越战越勇的坚毅品格;积善积德、以身作则的做事方式;重在积累、积极备战的学习之道,安之若素、处之若轻,堪为楷模而不虚。
(四)明月素心抚扬琴
本书仅记录一位击弦乐器演奏家,即发奋图强且独善其身的谌向阳。
从这位喜欢旅行的扬琴演奏家的故事里,我们认识了一位性格刚强,甘当陪衬的谦虚者,即因所演奏乐器的定位需隐于他人旋律底层,而在舞台上获得独奏的机会少之又少。她,17岁就只身一人闯荡社会与演奏圈,也正是经历过此番奋斗的青春,即便自己逢遇千难万险,也始终持以乐观积极的纵横心魄从容以待。譬如,在出国巡演期间虽历经苦楚,但依然为艺术认真演奏,她用手中的键子和心里的音符去挥写那份少有人理解的孤苦,堪称演奏家之楷模。
(五)跨界音乐家
在本书中,何建国是作者笔下唯一一位非民族乐器演奏家。他是一位把敲了几十年的鼓槌,撂到定音鼓上,却拿起指挥棒,在指挥台上取得一定业绩和成就的跨界音乐家。作者的详尽侧写,展现了这位指挥界的“佐罗”身上学无止境的敬业精神,“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座右铭,在他身上绽放出更显可贵的异彩风情。
三、多元视野的文化解读
遍读此书,作者的博学多识和多元文化视野跃然纸上,体现了他独具一格的表达特点与叙事风格。
(一)多元的文化视野
总结归纳,有如下5个方面:
1.哲学:作者在该书中曾几次将哲学范畴引用进来,譬如在叙述笛家张维良的文章,最后提到了弗洛伊德、笛卡尔、格尔茨及马克思分别对“人”的解读,却又不脱离主题与整篇文章遥相呼应,从而引出中国传统对此的不同解释,更加衬托对故事主人公的“身份认同”。另外,作者将王次恒所谈“器乐品种应有的历史定位和现代定位时”描述为“如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评导言》中关于希腊神话与现代机械并存的诘问。”[2](P23)此处不仅起到润色与丰富文章的作用,还间接体现作者涉猎知识领域之广泛。
2.文学:阅读本书,我们会发现,其较强的文学性为文章中一道亮丽风景,即主要体现在注释和借鉴这两种形式上。笔者在精读后统计,该书中除了共有18次引用之外,在其每篇文章内部结构中还含有40多处的引经据典,它们或是四书五经、史记文选,或是唐诗宋词、名人警句,亦或是歌赋谚语、古今中外之经典名著,使得此书的整体感更为精致与丰盈,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正如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说,让人敬佩不已。
3.女性观:作者在本书中分别撰写了11位音乐家的故事,其中,除张维良、王次恒和何建国三位男性外,其余8位均为女性。除了琴家王迪之外,其他7位均属于新时代女性,作者在该书中阐释了处于两个不同时代的女性之间的不同之处:
“新时代的女性已经不是原来人们心目中的女性了,除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外,她们同样抬头看天,仰望世界。可以说,当代女性已经是与20世纪初的女性属于性质完全不同的‘种群’了。”[3](P19)]
同时,作者也总结了这些成功女性之间的相同之处:
“如果将一个从来没有自我解析的女性音乐家的生活拆成几半,三分之一是日常生活,三分之一是艺术生活,三分之一是‘穆桂英挂帅统三军’。多线组合,齐头并进。”[4](P62)
4.国乐发展观:作者在该书中对国乐发展问题进行了阐释,让读者们对国乐如何发展这一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与竹笛演奏家王次恒的谈艺录中。作者在抛出对“当代中国艺术道路到底应该怎样走”这一问题后,先是引用杨荫柳先生之观点,即应当保持国乐的“基本成分”,后阐述作者本人的观点,“坚持传统,反倒不经意让人家尊重中国。越是坚守,地位越不可摇撼,越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即随着国家强盛与发展,中国音乐应该抛弃走对应和攀比西方音乐的老路,从而以他人范式来塑造自己的道路。
5.中西文化差异:在对板胡演奏家蔡阳身份的双重解读中,以主人公在国内外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为基点,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并进行较为客观的对比与总结,即西方人赶着追着推进现代化的时代已然结束,现正以怡然恬静、善待与享受生命的慢生活态度,谱写文化发展的新章程;处于打拼阶段的中国人却恰恰相反,通常惯以急急火火、快进快出的方式抽身跳入另一种环境,并具备占领速度和丢弃速度一样迅捷的毛病,而这一急速转型的弊端与特征潜移默化的衍伸到中国文化界,成为其一时难以诞生精品的症结。
(二)独具一格的撰写笔风
本书的表达特点与叙事风格独具一格,以纵横交错的逻辑思维,概括了音乐家们在探知艺术与人生奥秘中的实际体验与思维成果:其“纵”意指11个不同人生的主观经历与客观世界,而“横”则以时间为轴,即在保持贯通性的基础上借空间与时间的思维碰撞,去激荡出文字的花火。《燃》正是以此逻辑思维为基点,经反复推敲形成语言精华,一字一句的渗入读者内心。
1.表达特点:作者主要以一种严谨的学术化和轻松的口语化相结合的语言来表达内容,甚至还与时俱进地使用网络语言,譬如在撰写谌向阳时写道:
“网上语言道:旅游就是从你活腻歪的地方到别人活腻歪的地方。”[5](P103)
如此一来,为文章增添了一定的幽默感,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一种活跃的新鲜感。作者将学术化语言与口语化语言寓于一体,不仅能消解学术语言带来的枯燥感,又避免因太过口语化而致使内容变得“华而不实”,如此中庸之道,堪称妙哉。
2.叙事风格:作者在撰写此书时,不仅对11位音乐家的艺术成就进行“正面”记录,而且还再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
“我们希望记录的就是特殊时代音乐家的实际生活,一个人的故事,截取了一个断面,剖析出时代甬道,干脆说,这类故事就是‘去精英化’的历史叙事。”[6](P108)
记实的叙事手法,独特的撰写笔风,是为该书的两大特征,也是作者别具的写作思路,可见作者匠心独运,笔触囊锥纳锋。
三、结语
张振涛《燃烧的琴弦:中国音乐家的成才之路》一书是由个体到群体、由微观到宏观的逐步递进,由对个人到团体再到国家乃至对整个生命形式与艺术高度的思考。其记录着那些生命的个体曾经历过亦或是正在经历的那些一段段引人深思的清苦故事,记录着每个人物生命的初心与不单一的存在意义,记录着11位音乐家所具有无垠的内在深度和不可复制的如歌岁月,记录着他们同中有异而又异中有同的成才之路。
若我们把阅读这本书看似录制了一场人物访谈的话,便可将其分老、中、青三代人进行划时代的采访。其每一代、每一位音乐家的人生经历,都能在不同的角度和意义上带给世人充满正能量的人生经验。
首先,王迪所代表的,是为后世开辟音乐之路的老一辈音乐家们,他们具有勇于担当重任、甘于奉献的高尚精神和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他们所创造的那些实实在在的成就,是人们心中永远屹立的音乐丰碑。
其次,张维良、周望、何建国、王次恒、吴玉霞、魏育茹与谌向阳这七位音乐家所代表的,是拥有中流砥柱之重任的音乐家们,其“既要不断思考前代艺术家所面对的老问题,还要思考新一代人所面临的新问题。”[7](P6)使得他们在演奏、创作和教学等方面都需以多种面貌呈现给世人,方能发挥其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最后,李源源、蔡阳及陈莎莎所代表的,是新一代年轻音乐家们,他们应具有独辟蹊径的目光和能力去回望历史,使自身艺术视野愈加开阔,发挥其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以人为本,不忘初心;以乐其志,砥砺前行。此书兼具,不失为雅俗同盈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