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的犁

2018-01-25罗炳辉

壹读 2018年12期
关键词:犁田灰尘山村

罗炳辉

随着风吹日晒雨淋,父亲的犁已有了锈迹,寂静地挂在墙上,收藏着时光,渐渐老去。

犁铲,在我们山村,大家都称犁头。父亲爱他的犁,以前总是擦拭它,阳光照在犁头上,总会闪着耀眼的光芒。在记忆里的那些日子,耕种的季节会犁动着山村的沉静。牛与犁,成了山村最活跃的风景。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也主要依靠父亲为乡亲们犁田耕地挣的劳务费。

奶奶说,顺州原叫团街公社,在坊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团街公社汽车来,汽车不来马车来……”这是人们对当地发展的一种期盼。期盼着交通好起来,与外界有更多的商贸往来,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我的出生,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儿时的记忆里,乡村里的土路,一到夏秋季节大多都有积水、淤泥,黄泥浆为家乡的道路贴上了一个很显著的标签。当到冬天时,又是灰尘满天。我家房后便是公路,一阵风吹来,灰尘便随着阳光散落下来,院子里飘着泥土的味道。小朋友们是喜欢积水、淤泥、灰尘的,各种游戏围绕着自然形成的这些积水、淤泥、灰尘展开,乐了整个童年。父亲的犁划过,犁头没有留下更多的灰尘,而是铮亮,清脆的声音也引来孩子们的好奇,追赶着那声音,最终消失在黄昏里。

在顺州,父辈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农作物主要为小春、大春两季。像父亲一样以犁田耕地为营生的人不多,因这是犁、牛、人的技术为一体的系统性劳动,一头牛在山村也是值几个钱的,养成力大听话的牛也需要很大的成本。在乡村里,一到犁田耕地季节,父亲的日程都安排很紧凑。当早晨的炊烟绕过山顶时,就是父亲上工的时候。那头水牛非常听话,吃了些草、喝了点水,便来到父亲身边。父亲已将犁放在院子里了,用旧布擦了擦犁头上的露水。父亲的犁是挂在菜园的墙上,菜园因种有各种蔬菜,常常在晚饭后浇水,早晨会有一些水轻轻爬在犁上,在犁头很光滑的地方上的露水,还会滑落下来,蹲在菜叶上。儿时的菜园,墙头无瓦,全盖的是松树枝,常会有松针的清香散发,哪怕松针枯黄。犁上的露水,或许与墙上的松树枝也有点关系。

我手里还握着米饭团,院里的鸡还会来抢米饭,敏捷的我不会让它得逞,水牛也哼上几声,鸡便离去,用嘴啄着院子里果树下的虫子。父亲出工了,我推开结实的木大门,木门发出的声音,邻居都已听到了。牛拉着犁架,父亲左手撑着犁架的扶手,右手挥动着鞭子,嘴里还呦呦着。我跟在父亲身后,任山村的太阳落在我的肩上,小脚灵活地在犁划过的痕迹上跳动。我喜欢跟着父亲去犁外表干硬里边松软的稻田,而不喜欢犁玉米地、蚕豆地、麦地。稻田犁翻过来,踩上去软软的,有时还能抓到泥鳅,还能刨到慈姑、荸荠等。犁稻田的季节,是冬季,早晨出去的时候,河水经过漫长的黑夜,睡得很沉,成了冰。父亲拉着我的小手,我轻轻踏在河床的边沿,慢慢行走,边沿的冰有些厚,这就是山里娃的溜冰了吧。我在田里,玩上两个小时后,还要赶着去与小伙伴们与冬天的山村约会。午饭是由田主送的,山里人都很地道,会有几块自家腌制的猪腊肉,父亲会将腊肉放预先准备好的塑料袋里,作为晚上我们的牙祭。

看着太阳架在对面的阳保山时,我跑着去田里接父亲,对于在土地上奔跑的我们,很轻松就能找到父亲犁耕的那块田。田埂上的野草,也睡得很沉,枯萎了,只有在明年春天,它才会醒过来。通过枯黄的叶子,我找到了一种大叶草,将它的根刨了一半出来,放在口袋里,作为“微水果”,与小伙伴们分享。另一半根就留在土里,春天醒来时,它会发得很旺。根有清香及淡淡的甜,是冬季里小伙伴们的“水果”之一。父亲还抓了一些泥鳅,冬天里的泥鳅不灵活,只想躲在带有潮气且松软的田土里。慈姑和荸荠尽管很小,但也可以食用。冰已醒了,河水又在流动。父亲用河水将犁洗净。日暮黄昏下,人、犁、牛,从空旷的田坝走向炊烟四起的村落,石拱桥已将夕阳拥入河面,流水很慢,石拱桥与夕阳的影子很沉稳,如约在每一个黄昏。我手里拎着腊肉、慈姑、荸荠,一蹦一跳的跟后面,手里的东西已被甩在半空,成弧形又落下。犁头划过路面的石子,发出清脆的声响,已被斜射的阳光,串在了一起。饭后,小伙伴们会到邻居家看电视,全村只有一家买了黑白电视机。

父亲对犁头的选择,也很挑剔。在集市口有好几家铁匠铺,他总选择那家订制最慢的。每次进去,都是热腾腾的,拉风箱的男子,有节凑地拉动着,碳火的味道、铁渗水的味道都交织在一起。铁匠已五十多岁了,他力气还很大,强健的身体几乎只穿条马裤。他言语不多,右手挥起铁锤有力地砸到烧得通火红的铁上,大家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取犁头,他总是笑着说,别急,要保证质量,下个今天来取。到取的时候,父亲取犁头时,左敲右击,将整个犁头弄个几十遍,有时还用舌头尝尝它的味道,我认为它是苦的,父亲却说,好家伙。父亲检验犁头的整个过程,铁匠只是咪着眼笑着。离开铁匠铺,打铁的声音、渗水的声音、风箱拉动的声音、碳炎燃烧的声音……,还有那些味道,都会在脑海。

上学后,便不再跟父亲去犁田。在开学前,一些村里人会来跟父亲结账,说开学了,娃要用钱,把账结了,让娃好好念书。也有一些村里人会来跟父亲说,开学了,娃要用钱,帮忙先赊下,父亲说,不急,你们先用着。读高中,便走出那个充满童趣的山村。父亲来学校看我时,高兴地谈起了山村的变化。不像以前了,村里全是弹石路了,没那么多灰,墙也全用瓦盖了,大部分家庭都买了彩色电视机。村子里也搞起了经济林果种植,土著猪、鸡、鸭、鹅等养殖,村里的慢谷也出了省,稻田鱼、火腿及其他农副产品也走出了山村。

每次回家,都会感受得到山村在不断地变化着。主公路也是柏油路了,村道也是水泥路了,楼房变高变大了,村里砖房也有好几栋。集市口的铁匠铺,也消失在历史中,变成了洗车城。团街,不再有马车经过,而是轿车、越野车。父亲的犁,也用不上了,乡村开始融入机械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只听见机械的发动的声音在空旷的田坝中响起。父亲也做起农机产品的生意来,家里也重新装修了。当看到乡村振兴计划,我却又想到了我的童年,想到了父亲的犁,想到了那些只属于山村的景象。

猜你喜欢

犁田灰尘山村
你真的认识灰尘吗?
灰尘快到桶里来
山村日出
梦回桑梓
春日犁田
灰尘在繁衍
山村一天一个样
山村晚归
偏僻山村有个“五老”帮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