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快时代下“慢综艺”节目成功的要素——以《亲爱的,客栈》为例
2018-01-25李铃奕
李铃奕
试析快时代下“慢综艺”节目成功的要素——以《亲爱的,客栈》为例
李铃奕
(江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0)
2017年是综艺节目的关键转折点时期,在抄袭之风的席卷之下,以竞技挑战为核心卖点的传统户外真人秀陷入瓶颈期。在此背景下,湖南卫视的新型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中餐厅》,以及浙江卫视的《青春旅社》《漂亮的房子》等节目的出现,打破了僵局,新颖的节目形态和情节设定获得了观众的青睐,由此掀起了一阵慢综艺热潮。本文以此为契机,从节目元素的三个方面对《亲爱的,客栈》进行研究与分析,深入探索以它为代表的慢综艺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及给其他节目创新所带来的一定的借鉴意义。
慢综艺;真人秀;节目元素;综艺创新
几年来,国内的综艺节目大都属于“快综艺”。以《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为例,各大卫视选以竞技类真人秀节目霸屏,把关注焦点放与众粉丝对明星的隐私,强行设置情节,使得观众在面对明星的有情演绎和真实纪录之间,雌雄难辨。然而如今的综艺节目已不再是单纯地将杂耍和喜剧表演搬上电视的舞台,而是对各种文艺样式进行再创作后的产物。[1]当人们正对这扎堆的类似综艺节目审美疲劳时,《亲爱的,客栈》这类慢综艺节目好似一股清流,不仅给综艺市场添了几分色彩,也意味着电视节目创作正在由单纯追求感官刺激、脱离现实土壤的娱乐性,转从向生活本身出发,节目制作过程中更多的满足大众诉求,引起情感共鸣。
延续“经营+慢生活”的路线,湖南卫视近期推出的经营体验类观察真人秀节目——《亲爱的,客栈》收视持续夺冠,不仅做到了口碑与热度话题双丰收,在当下盛行的“慢综艺”节目形态中,也称为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为了营造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去生活的场景,所取的拍摄地点位于浓郁人文特色的圣地—盐源县、泸沽湖、明净无瑕,湛蓝无边,一山一水都好似蒙着面纱的仙境。其节目主旨符合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面对日复一日刻板、重复、单调又无聊的生活人们渴望能与大自然亲密相处,放慢节奏,在这短暂的经历中,用心的去感受生活,聆听内心深处的自己,用最纯粹的方式表达都市人心中最质朴的诉求。
新的节目元素往往能给受众带来新的视听体验,有助于营造一种“陌生化”的传播效果,从而使节目能够从始至终的吸引电视观众的眼球。[2]本文就《亲爱的,客栈》的三个节目元素出发,对其成功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一、 角色元素——参与者
参加综艺节目录制的演员有很多,尤其是一些融合棚内和外景拍摄的节目。一般的模式为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主持人是整场节目的叙事带动者,许多综艺节目会给予主持人一个头衔,他们代表着节目,也代表着节目精神。而《亲爱的,客栈》打破往常的一斑模式,在以经营+体验+观察类的节目中,记录着各位嘉宾以“老板”与“员工”的形式,与前来住宿的“旅客”相处的日常生活。
1. 常驻者
即刘涛、王珂夫妇,纪凌尘、阚清子情侣,两队负责甜蜜撒糖的cp和一个“落单”的陈翔,由这五位所构成的节目稳定成员。“我们在选择嘉宾时,最主要考察的就是嘉宾的诉求与节目的诉求是否吻合。”这是《亲爱的,客栈》制作人夏青挑选嘉宾的第一标准。《亲爱的,客栈》中的五位主要嘉宾人选都是观众较为熟悉的明星,能足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极具节目需要的代表性。五位人设完全符合情景所设,从各自担任的工作上能看出明确的角色定位。作为“婚姻”这段亲情故事的诠释者,刘涛、王珂夫妇,在节目中老板与老板娘的人物设定,担起了在这整个家庭中的长辈一职,“慈父”王珂在每日负责客栈的管理规划,收纳盈利而“慈母”刘涛负责每日的饮食,客栈的内务整理。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共处之间,找回婚姻中被岁月冲淡的甜蜜时光。作为“恋爱”这段爱情故事的诠释者,阚清子与纪凌尘所呈现的便是当下小年轻最喜欢的情侣日常,也是现实情侣的相处方式,闹不停、乐不断、吵不散的“欢喜冤家”。作为“单身管家”的陈翔,身兼管家一职的他,在负责迎送旅客的任务之外,还是负责调皮捣蛋的笑点担当。五位嘉宾的交流互动呈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日常生活形态,节目中的刘涛夫妇看到年轻情侣吵吵闹闹会回想起年轻时的情感经历;年轻人们同样羡慕着这对相伴多年的爱人之间细水长流的默契。他们在经营客栈的点滴中体验生活中最原始的快乐,贴近大众生活经历,满足不同阶段的人群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2. 短驻者
节目的每一期都有流动嘉宾作为客栈的客人,即易烊千玺、杨紫、李菲儿、郑佩佩这几位见习员工。导演组在对五位嘉宾的性格分析和观察后,对每期的节目主题定下不同的短驻嘉宾。例如每次领到任务后默默付出、不事声张的易烊千玺;没心没肺,大大咧咧的杨紫,亦或者是坚强至极、内心强大的郑佩佩。设置以一种悬念的形式,让客栈工作的长驻者们在惊喜和期待中猜测,前来的到底是带来盈利的住客,还是前来帮忙的见习员工。他们像客栈这个大家庭中,偶尔到来的远方亲人,在到来的两三天时间里,与五位嘉宾相互交流互动,为节目增加了变数的快乐。
3. 住客
即普通素人,客栈到访的客人不是甲乙丙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身份,通过网络报名来客栈寻找不同的旅途需求。在一丝不苟、敬业爱岗的第一批住客的指导下,五位嘉宾认真学习着经营民宿的经验和如何整理民宿的内务;与相互扶持、热爱活的面塑夫妇一起完成客栈内五人的集体雕塑;给蜜月情侣准备求婚仪式,等等环节。当明星卸下防备,与客人相互吐露着心声,谈论人生感悟时,客栈成员也能活得新的感悟。当明星褪去光环,记住每一个客人的喜好、特点,为素人住客贴心服务,用心准备时,彼此之间所呈现出的更是这档节目的价值所在。在美好的碧水蓝天之间,一家客栈,两三来客,令观众看到不一样的偶像,不同的生活状态的碰撞,以及人与人之间差异化的相处模式。让客栈的人情味与烟火气更浓厚,由此取得观众得已共情的基础。
二、 细节元素——现场纪实
从“慢综艺”的角度来说,湖南卫视2018年推出的三档慢综艺节目在内容和意义表达方面都有着诸多相通之处。遵循“生活本身比戏剧更精彩”的理论,随着《亲爱的,客栈》纪实性的进一步放大,真人秀的魅力终于在本年的“慢综艺”中得到释放。从内容制作上,舍弃了博人眼球的传统娱乐元素额,不通过极致的任务规则激化矛盾充实,不迎合传统认知中观众所热衷的竞技性和快节奏,相较于戏剧性,更强调纪实性。[3]因此,《亲爱的,客栈》节目采用了无脚本、不干预的拍摄方式,制作理念接近于纪录片,只提供情境与框架,不设具体的任务和环节,让节目呈现尽可能的还原生活本态。在拍摄上,《亲爱的,客栈》节目组设置了约72路监控机位,16位跟拍和机动摄影师隐藏在客栈的周边区域,以监控机位为主,配合隐藏机位的跟拍和补拍,最大限度降低对嘉宾的干扰,所有的状况都由嘉宾自行处理,让五位嘉宾在意识不到镜头存在的情况下,做出最真实的反应。例如节目中,阚清子与纪凌尘的日常吵架中,两人摔东西,吵到面红耳赤,不让上下;陈翔在小酌几杯后流泪痛哭,心中憋了许久的情感倾泻而出;都是嘉宾在节目中最真实的情感展现。满足了观众所想要看到的明星近乎于常人、最真实的一面。从创作背景和立意上来看,这些建立在观照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尤其是对城市“快生活”族群痛点的切中和对生活最本真状态的回归,是这档节目的又一精彩卖点。
三、 情感元素——人文情怀
据最新的职场人生活状态分析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十年间城市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其中近40,4%的人职场人希望远离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回归恬然舒适的乡村生活。《亲爱的,客栈》节目组正是以此为切入口,力求呈现最接近大自然的生活环境、最纯粹真实的人物关系,用最纯粹的方式表达都市职场人心中最质朴的诉求,营造轻松的氛围和最触动内心的情感交织成一幅“慢生活”图景,以“慢下来,去生活”的口号,将慢生活一理念推向极致。回应了观众对细腻情感、质朴情怀、真正的自然生活渴求,对心灵中的乌托邦时代脉搏的美好愿景。作为一档关注受众内心情感的慢综艺节目,《亲爱的,客栈》自始至终,都是在大屏幕前以一个家的场景出现,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
在新媒体时代下,手机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但却也让人们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越来越少,它让人们逐渐的陷入一个“浅社交”的窘境。正如王珂在节目中所言:“我们每天奔波与世间,学会了怎样去做人,却忘记了如何与自己最爱的人相处。”在客栈的日子里,每一顿早餐,每一顿晚餐,大家都围坐在一桌,互相分享着今天的喜怒哀乐,叙叙小酒,聊聊人生。与亲人之间面对面叙情闲聊,多多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真情实感,浓情蜜意才是我们真正向往的生活。当王珂帮助刘涛分担家务,陪她练习高尔夫球,一起商量着明天给客人该准备什么午餐,以及准备三十周年结婚纪念日时,这正是婚姻生活中所需要的那一味理解和陪伴,同样,也是我们现代都市生活中最缺失的那种仪式感。此外,节目中所设的写信环节,嘉宾之间相互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最柔软的情感,每一封简短的书信,都是爱的表达,都是对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的纪念。这些暖心的文字,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情绪升华是声音符号表达不了的,它在弘扬中国传统价值的同时,也为节目赋予了浓厚的人情和内涵。
四、 结语
在当下城市化高速发展、新媒体超速运转的快时代,在观众对竞技挑战的“快综艺”审美疲劳下,始终坚持创新引领的湖南卫视,首开先河《向往的生活》之后,到下半年的《中餐厅》和《亲爱的,客栈》,湖南卫视用三档侧重点不一单共同主打返璞归真和经营观察、对接城市族群痛点的节目,在“慢综艺”这一当下最热的节目热潮中,仍旧保持了领先势头。随着“慢综艺”的蓬勃发展,观众对节目品质好人创新优化赋予了更高的期待值,相信随着竞技性“快综艺”的审美疲劳之下,“慢综艺”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 高鑫.电视艺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5.
[2] 赵淑萍.综艺节目:独放异彩的电视娱乐艺术奇葩——美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意、风格、模式及其主持人个性、素质分析[J].现代传播,1991(3).
[3] 崔闻博.浅谈快时代下“慢综艺”的成功要素[J].科学经济导刊,2017(30).
[4] 刘立群,傅宁.美国电视节目形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5] 陈虹.电视节目形态:创新的观点[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6] 郭燕.电视综艺节目的成功叙事元素[J].现代传播,2009(3).
[7] 刘习良.中国电视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传馨]
2018-05-10
李铃奕,女,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影视与广电研究。
G220
A
1672-8122(2018)06-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