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获奖作品分析——以“曾虚白新闻暨台达奖”与“中国新闻奖”为例

2018-01-25

今传媒 2018年6期
关键词:台达新闻奖长征路

海 玉



融媒体获奖作品分析——以“曾虚白新闻暨台达奖”与“中国新闻奖”为例

海 玉

(天津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天津 300387)

当前,媒体融合程度进一步增强,影响和改变着媒体生态。新闻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曾虚白新闻暨台达奖”和“中国新闻奖”,作为台湾和大陆享有很高声誉的新闻奖,其评选作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两岸新闻发展现状,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本文旨在以2015年~2017年“曾虚白新闻暨台达奖”融媒体获奖作品和“中国新闻奖”融媒体一等奖作品为例,从表现形式和叙事方式上进行分析,比较两者异同,借以具体了解。

“曾虚白新闻暨台达奖”;“中国新闻奖”;融媒体

随着互联网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媒体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融媒体报导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成为媒体竞争的焦点。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19日党的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推进了媒体相“融”。“融媒体”,是指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即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这些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形态。

“中国新闻奖”中与融媒体获奖作品有关的奖项为网页设计奖,自2015年开始设立,本文选取2015~2017年“中国新闻奖”网页设计一等奖作品分析,分别为“简政放权—持续改革再发力”“穿越直播重返70年前英雄之城”“网上重走长征路之“征程”—红军长征全景交互地图”三篇融媒体获奖作品。

“曾虚白先生新闻奖”,历来有台湾普利兹奖的美誉,1974年由曾虚白先生新闻奖基金会设立,至今已评选43届;同时,为呼吁新闻界重视环保新闻,基金会后增设了“台达能源与气候特别奖”,每年此两奖项一起颁发,即“曾虚白新闻暨台达奖”。2015—2017年间,与融媒体有关的获奖作品为2016年公民记者组(含网络媒体)组奖空缺,2015年公民记者组(含网络媒体)“遥远人声”,2017年公民记者组(含网络媒体)改为新媒体组奖,获奖作品为德国废核之路系列报导(“如何向海借电”“翻转吧能源”)。因此,本文对2015年“遥远人声”和2017年德国废核之路系列报导(“如何向海借电”“翻转吧能源”)融媒体获奖作品进行分析。

一、 表现形式上分析比较

(一) 同:可视化信息图,增强了新闻的易读性

美国学者施拉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选择的或然率公式,即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该公式的提出说明了文本易读性的重要性。德国废核之路系列报导中艰涩枯燥的信息以资讯图的方式呈现,恰到好处。对于新闻报导中,数据、地理位置往往是处理的难点,而“如何向海借电”中,可视化信息图简洁明了、形象直观地传达了信息。如“如何向海借电”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可视化信息图解释了离岸风机到底是什么?德国再生能源目标装置容量以及德国离岸风电现况等,直方图、结构圆环图、可视化地图等形式多样,降低了受众的认知压力,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简政放权—持续改革再发力”作品中也运用了可视化信息图,如总理的承诺与决心、部位与地方纵横联动两大板块,运用信息图呈现了简政放权关键字以及行政审批事项。“‘征程’—红军长征全景交互地图”中“数读红军长征两万五”,用可视化信息图的方式呈现长征行军情况。

(二) 异:多媒体手段运用形式不同,风格特色迥异

从“曾虚白新闻暨台达奖”中,用多媒体手段相对简单,互动性不足,界面偏静态,风格简洁、趋于宁静、单一。“如何向海借电”融文字、图片、视频、可视化信息图等,页面简洁、干净、蓝白色符合能源环保定位。“遥远人声”也只简单运用了视频、声音和图片、文字,但是它们配合紧密,相得益彰,黑白色的主色调,适宜表现核辐射带给白俄罗斯人们的伤害的悲伤基调。

相比较而言,“中国新闻奖”中多媒体手段丰富多样,互动性,沉浸感强,界面色彩不一,风格多样丰富。“穿越直播重返70年前英雄之城”设计了“抗战游戏”部分,受众可以参与到“打鬼子”的战斗中,轻松活泼。“‘征程’——红军长征全景交互地图”中渲染出的不同的地表景观,呈现出长征途中的险峻山势、波涛汹涌,环境艰险,沉浸感强。漫游长征路模块中通过参与趣味问答,VR的运用,受众跟随红军长征路线,了解长征知识,增强代入感。同时,“穿越直播重返70年前英雄之城”按时间轴从灰色调怀旧逐步过渡到现实色彩,新旧对比,暗示着红军长征的胜利过程的艰辛。

二、 叙事方式上分析比较

(一) 同:故事化叙事,小切口反映大主题

谭君强认为,故事指的是从叙事文本中抽取出来的、由事件的参与者所引起或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并且这些事件是合乎逻辑、并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构造的,是可被描述的。“遥远人声”以描述式、散文化的笔触,串联起了一个个白俄罗斯核辐射受害者的故事,凯特、玛丽亚、芙拉等“小人物”的生活处境,编织起了核辐射对人无止境地摧残和伤害,体现了对人生存现状和环境的关注。

“简政放权——持续改革再发力”作品中引入“沙画”,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两个年轻人的创业故事,反映简政放权这一重大改革主题的新进展,小切口大主题,创新了重大时政新闻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让人耳目一新。漫画故事的方式来表现简政放权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成果,交流感强,令人印象深刻。网上重走长征路之“征程”—红军长征全景交互地图”网上重走长征路之“征程”—红军长征全景交互地图”中,“红色追寻”系列互动直播,让受众跟随从三个“90后”亲历长征,真人秀的方式,增强参与感和伴随感。

(二) 异:叙述话语不同,价值取向上不同

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指的是通过创造性方法,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中移出,增强对象给人的新鲜感。也就是说,将事物以一套新鲜语词突出,超越人们通常的认识。“网上重走长征路之“征程”—红军长征全景交互地图”中的“动新闻”中“老表”“亲”等年轻一代的网络用语,消除了重大历史主题的枯燥无味感,亲切熟悉。但在“中国新闻奖”融媒体奖中,对于战争,目前更多的仍是宏大的政治话语,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用积极的方式鼓励受众,侧重于成就性的宣传报导,更注重“国”和整体,政治意义浓厚。在“网上重走长征路之“征程”—红军长征全景交互地图”中,“寻找红军在甘肃的足迹”一文中甘肃省委宣传部巡视员张瑞民在启动仪式上说:“革命老区,甘肃儿女始终以伟大的长征精神为指引、为激励,克服困难,艰苦奋斗,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并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的长征路上,创造更大的辉煌。”这句话中的“长征精神”“社会主义新局面”等,这些叙述方式宏大,思想性强,注重整体,意识形态浓厚。

在“曾虚白新闻暨台达奖”中,更多是白描、直接的叙事话语,关注个人的命运和力量去维护公共利益和推动社会进步。“遥远人声”更多的是对于白俄罗斯核辐射后人们的生活现状的描述性话语,危机重重的饮食、背井离乡的人们、恶劣的黑雨,渲染出残破的环境,以“人”为本,注重个体的生命。如“核电厂被一片“红色森林”围绕,那些死于放射线的松树群,仍耸立于人们口中的姜棕色坟场。往外,出现塌陷水泥路、废弃学校、破旧屋舍,河面飘着搁浅的船只”。白描式、细节性的话语,直接,感染力强,更容易引起情感的起伏,如“窗边一只碗,盛满发霉白饭”。对于灾难,更多去反思,去“揭丑”。“翻转吧!能源”,学习德国建设离岸电厂,如“相较于以往负责开发、管理能源供给的对象都是由国家指定,如今地方政府、社区、甚至是个人,都应该要能参与决策、计划投资。”等有所体现。

三、 小结

本文通过对2015~2017年“曾虚白新闻暨台达奖”2篇融媒体获奖作品和“中国新闻奖”3篇融媒体一等奖作品进行分析,从表现形式和叙事方式上比较了两者的异同,以窥其融媒体运用现况。从表现形式来说,两者相同点在于融合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都运用了可视化信息图,增强了新闻的易读性;不同点在于后者多媒体呈现方式更多样,手段更丰富,当然也造成了内容的冗长、堆砌、界面风格不一;前者多媒体呈现方式单一,但界面整洁、清爽、风格统一,两者各有优劣。从叙事方式来说,两者都采用故事化的叙事,小切口表现大主题,以“小人物”的生活、生存变化来反映核电、简政放权等大主题;不同点在于叙事话语和表现价值不同,前者更多采用白描、直接的叙述话语来表达,关注“个人”的状态和力量去反思和维护公共利益,后者虽采用一些网络性的用语,但整体上侧重于宏大的叙事话语,弘扬主旋律、进行正面宣传,关注于整体和国家。当然,这由于两岸长期的历史和政治、社会制度发展不同所致,应该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同时,两者聚焦的着眼点不同,前者更多从国外的事例中借鉴和学习,后者更多聚焦于本土新闻。当然,也由于笔者研究对象选择的局限性,文章存在着不足,以后做进一步研究以完善。

[1] 简政放权—持续改革再发力[EB/OL].http://fms.news.cn/swf/jzfq/.

[2] 亢海玲.社会学思维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运用——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会说谎的作文”为例[J].声屏世界,2012(12):17-19.

[3] 廖芸婕,林龙吟.遥远人生[EB/OL].http://distant-echoes. com/ page1.html.

[4] 李斌,李春燕等.穿越直播重返70年前英雄之城[EB/OL].http:// special.cqnews.net/html/node_322209.htm.

[5] 李舒.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比较分析[D].复旦大学,2008.

[6] 田舒斌,汪金福等集体.网上重走长征路之“征程”——红军长征全景交互地图[EB/OL].]http://fms.news.cn/swf/2016_sjxw/ czqjdt/ index.html.

[7] 王君超.以批判思维提升新闻的价值—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获奖作品“八卦话题打败“抗日”老兵的理论解读”[J].中国记者,2011(12):108-109.

[8] 肖艳.中国新闻奖题材内容述评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08.

[9] 杨华,何斌.作为“仪式”的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仪式建构对比分析[J].东南传播,2010(5):61-63.

[10] 尹俞欢,颜麟宇等.德国废核之路[EB/OL].http://www.storm.mg/ article/273086.

[11] 尹俞欢,颜麟宇等翻转吧!能源[EB/OL].http://www.storm.mg/ article/287993.

[12] 张慧娟,肖燕怜.中国新闻奖之电视新闻框架分析[J].今传媒,2017(6):69-70.

[13] 张欣.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内容分析—以2011~2014年度获奖作品为例[J].青年记者,2015(8):9-10.

[14] 左玉钰.中国环境新闻报导研究—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2010-2017)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7(15):20-22.

[责任编辑:东方绪]

2018-05-12

海玉,女,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媒体研究。

G04

A

1672-8122(2018)06-0081-02

猜你喜欢

台达新闻奖长征路
节用厚生 台达50周年展在北京举办
回望长征路
追忆长征路
追寻长征路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走好新的长征路
台达绿色建筑展开幕
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
台达DMV视觉系统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