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中的网络群体心理探究——以微博热点事件为例
2018-01-25李斯坦
李斯坦
新媒体中的网络群体心理探究——以微博热点事件为例
李斯坦
(武汉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群体心理历来是社会心理学、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立足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微博热点事件为例,首先分析归纳该案例中的网络群体心理并尝试推及到一般事件中,其次探讨社交媒体中的网络群体心理的新变化、新特征,最后追溯新媒体对网络群体心理的影响并尝试对负面影响提出解决建议。
新媒体;微博;网络群体;群体心理
一、 事件回溯及相关研究综述
1. 事件回溯
2017年11月23日上午9时51分,新浪微博用户@Reginababy_lsy在其个人微博发表的图文称,某某幼儿园存在虐童猥亵事件。同日澎湃新闻、《北京青年报》相继报道了该事件,一些明星也在自己微博上发表相关言论,一时间舆论迅速发酵,大量网友对 “幼儿园虐童猥亵”事件展开讨论,愤怒情绪高涨。11月25日@平安朝阳发布通报称成立专案组调查事情进展,案件调查期间大量网友在个人微博、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言论,绝大多数带有负面情绪,一个关注“幼儿园虐童猥亵”事件,要求得到真相的网络群体迅速聚集而成。11月28日@平安朝阳公布调查结果:涉事教师刘某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已被刑事拘留。“群体猥亵”系编造,家长苟某、赵某言论系编造。针对警方公布的调查结果大量网友表示“不相信”“不认同”。三至四天后该事件热度逐渐消退,原本聚集的关注该事件的网络群体也逐渐消散。
2. 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网络群体心理的定义和特征有学者做了相关探讨。王金风(2010)在论文中对“网络群体心理”这个概念做了界定,其认为网络群体心理具有“网络群体无意识状态的存在”“网络群体间的传染冲动、易变心态”“网络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性”等特点。[1]朱茜(2011)认为网络群体心理还具有“存在时间的不长久性”的特征。[2]对比其他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众多学者在对网络群体心理进行研究时,仍然比较认同勒庞对群体心理特征的分析与描述。另外,还有学者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及其与网络群众心理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研究。徐玉(2011)认为“盲目从众心理”“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以及“同情弱者的支持心理”等网络群体心理是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根本原因。[3]尽管国内外学者对网络群体及其心理更偏向“乌合之众”的意味,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网络群体的发声“是一个社情民意的窗口, 从这里可以看到大家的一种想法、思潮”,网络群体并非只有消极的一面,也会带有一定的正义性。
二、 网络群体特征下热点事件的发展
1. 事件产生:新媒体的反“议程设置”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发声筒”,加之以人们对传统接触时间的减少,“议程设置”作用似乎已有所减弱。并且有学者认为反“议程设置”现象开始产生。反“议程设置”现象即大众传媒时代的受众成为了议程设置的主体,他们在新媒体上发声,引起大量关注,并且该事件最终成为大众媒体报道的议题。“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议程设置的效果无法像传统媒介一样,通过版面位置、报道强度等元素来体现”,[4]而是通过转发数量、评论数量、点赞数量等元素来体现。毋庸置疑,网络群体的庞大数量成为了反“议程设置”的强大推手。
在2017年11月微博热点“幼儿园虐童猥亵”事件中最初发布微博的博主成了议程设置的最初主体。一些“嗅觉敏锐”的新闻媒体也在新媒体端跟进事件报道,信息不断被强调。微博的一键转发功能使信息传播几乎“零门槛”,网友们的关注与讨论使相关信息病毒式扩散,短短几个小时事件便由开端进入高潮。
2. 事件高潮:网络群体的匿名性、自由性与夸张和过激
虽然现在很多新媒体平台在用户注册时要求实名制,但是网友在实际交流和发布信息中身份还是相对匿名的,某个人的网络言论都只会和一个特定的ID联系在一起,而不会与现实世界有所牵连(网络暴力中“人肉搜索”情况除外),网络群体便是由一个个“隐藏”在ID下的匿名个体组成的。网络群体的自由性是相对于现实群体而言的,其在参于群体活动时有着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绝对自由。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参与到某一事件的群体讨论中,也可以随时随地抽身出来回到现实世界继续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早在网络普及之初,西方学者就有研究发现,在网络交流中,人们更容易措辞激烈和冒犯对方,行为更具有侵犯性。究其原因大致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在网络交流中人们只能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无法感受到现实交流中的表情、肢体语言等信息,是以倾向用更加激烈的言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在网络的匿名性和高度自由性下,人们的责任意识会迅速减弱,这便使得网络群体参与讨论时对自己的言辞不加斟酌。“幼儿园虐童猥亵”事件之所以热度持续攀升与网络群体的匿名性和自由性有很大关系。匿名性使得无论是最初的“爆料者”还是后来无数的“跟帖者”对自己的言论不加控制,倾向使用极端的、绝对性的词语描述事件和情感,而不去考虑后果和责任。事后被证实是完全杜撰的“老虎团”在网民口中言之凿凿成为性侵者。自由性又使得一些刚接入该事件的网民迅速被“军团”“猥亵”等极端敏感的只言片语吸引,新媒体传播的碎片化和即时性让他们不加过多思索地转发,进一步扩大了事件影响。
3. 事件尾声:迅速褪去的群体热情
网络群体的形成并非按照一定的规则聚集在一起,有长久的实现目标,由于其极其简单和夸张,一下子就会陷入极端,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其存在时间的短暂。[5]网络群体对某一事件的热情总是迅速高涨又迅速褪去。新媒体平台的自由发声,使得现实社会的很多问题得以曝光,而网民们也给了自己这样一件虚拟的“制服”,或者说给自己定义了一种与现实不同的新角色。很多人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使者,是道德的维护者,于是在各种社会问题面前大声疾呼,忘记了法律的责任,而承担了道德审判的角色。但是,由于上文提到的网络群体本身的自由性和不稳定性,以及新媒体平台上时时刻刻的海量信息,网络群体对一个事件的热情总是极为短暂的,一旦有新的热点出现,他们的注意力就极容易被吸引和转移。
微博上“幼儿园虐童猥亵”事件自11月23日产生,11月24日-26日为事件高潮,11月28日警方公布调查结果。虽然此前关注此事的庞大网络群体大多发声质疑调查结果,但仅仅一两天过后就甚少有人再提及此事。12月29日@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环球时报、@凤凰周刊等权威媒体发布的“某某幼儿园教师刘某某以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被批捕”的消息转载量和点赞量远不及当初,可见网络群体对某一事件的热情持续度之低。
4. 网络群体的特征
根据上文对网络群体心理作用下热点事件的发展的描述,笔者认为网络群体具有以下特征:(1)双重匿名性导致的言论偏激,“群体是一个无名氏”而网络又给这个无名氏穿上第二层“保护衣”。所以网络群体实际上是双重匿名性的,这便导致网络群体在发表言论的时候更加无所畏惧,对自己的言论丧失了责任意识而倾向于随心所欲和偏激;(2)自由和边缘模糊性,网络群体不再像现实社会中的社群等是有组织有固定活动场景的。存在于网络上的因某一事件而聚集起来的群体是一个自由的且边缘模糊的总和,是可以即时加入和即时抽离的;(3)注意力的短暂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方社会矛盾频出,体现在新媒体平台上便成为各种热点事件,而网络群体的注意力似乎与热点事件的更新频率同步,从来都不会持久。
三、 新媒体对网络群体的影响
1. 极速地信息传递与群体的快速形成
网络高度的自由开放性以及低门槛的积极准入使得网络成为了群体聚合的最佳场所。[2]新媒体平台具有信息极速传递和传者与受众即时转换等特点,作为受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新鲜的资讯,又可以通过将自己对该咨询的看法快速传播出去变为传者。在这样循环往复的极速地信息交互中,不同地域、年龄、身份、性别的人们,可以快速和与自己有相同关注点和意见的人们聚集起来,成为一个网络群体。所以,在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下,网络群体相比现实群体而言,形成加快速。
2. 个性化关注与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最早由詹姆斯·斯通于 1961 年提出,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者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凯斯?桑斯坦曾指出,网络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且频繁的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6]具体到微博这类新媒体而言,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关注对象、话题,并且轻易通过ID账号找到特定的个人,这些个性化的关注和信息获取行为很可能造成群体极化现象。因为人们总是更倾向于听到和找到与自己意见相同的声音并聚集成团,而不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有学者将群体极化的特征概括为:情感偏执化,非黑即白;语言行为暴力化,以“强”凌“弱”;网络舆论反复化,难以预测等。[7]在“幼儿园虐童猥亵”事件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群体极化现象,网络群体在“军团”、“虐童”、“猥亵”等敏感字眼面前都化身偏执的道德审判者,不管调查结果如何都认定了自己心中的“事件真相”。
3. “把关人”缺失与“意见领袖”失范
“把关人”(gatekeeper),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的。在传统媒体中,“把关人”的作用极其重要,体现出权威性、规范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发声筒”,传统意义上具有专业素养和信息甄别能力的“把关人”作用严重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信息的“自由市场”。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性。[8]而在新媒体平台,“意见领袖”的衡量标准可能已经由对某一特定领域的精通程度转变为粉丝数量,大量各种类型的“网络红人”成为网民的“意见领袖”。“把关人”的缺失导致新媒体平台信息混杂,出现不实、夸张信息的可能性增大。个别“意见领袖”为了获得“人气”与“流量”故意发布吸引人眼球的信息而对其真实性不加考量,如此等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现象都会对网络群体的判断和言行产生影响。
四、 意见和建议
1. 对政府而言:舆情宜疏不宜堵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传统的权威媒体如党报、中央电视台等大多为党的喉舌,而以微博、微信、知乎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成为了民众表达观点、讨论社会的主要场所,实际上形成了“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虽然在新媒体强势发展的压力下,不少政府部门和传统媒体纷纷开设新媒体账号,但这些政府部门的权威代表在面对突发网络事件时还存在信息反应不及时、舆论引导不理想等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删评论”“撤热搜”等处理方式,封堵舆情往往会适得其反,容易激起网络群体的不满和反抗情绪。笔者认为,在处理重大热点事件时,政府要注意舆情宜疏不宜堵,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面对社会热点事件要及时发声。政府部门要迅速掌握各方信息和言论,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声,将权威信息传达到网络群体的耳朵里,避免大量负面舆论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其次,政府部门要把握信息发布效率与信息真实性之间的平衡。政府应该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认真调查事实真相,确保信息的权威性,避免舆论二次极化,并拿出真诚沟通的态度,将调查过程和责任部门公开化、透明化,不断提高公信力,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
2. 对媒体而言:起到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新媒体时代“把关人”角色弱化并不代表着媒体可以对自己的言论不加控制,而正是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自由性,在这个平台上才更需要有良好的舆论引导者。诸多媒体机构均在微博上有官方账户,并拥有众多粉丝和较大影响力,但是在热点事件的报道中却并没有起到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相反地,由于微博上信息传播的快节奏化,一些媒体机构为了在第一时间抢占热点,往往对事件信息不加考量,而是简单地照搬别的账号发布的内容,或者冠以夸张化、有误导性的标题以吸引眼球。这样的做法会使微博平台在短时间内充斥大量同质化的信息,使网民难以获取到不同的声音,进而难以对事件真相做出理性判断,是以影响网络舆论。所以,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活跃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媒体机构,都应该在进行信息传播时起到把关作用,对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传递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给受众,起到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3. 对个人而言:理性思考,谨言慎行
互联网并不是“一张不透风”的匿名大网,人们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挤占了人们进行以纸媒为载体的传统阅读的时间,更培养出“读图”、“看短视频”的快餐式浅阅读文化。这样的浅阅读虽然有助于人们快速获取大量信息,但却使其丧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人们很少对碎片化信息进行整合以形成自身坚定正确的立场。[7]思考程度决定着言论的理性程度,不了解事情真相、不懂得深度思考的人往往容易受到群体情感的影响,做出不适当的言论。因此,在面对碎片化、同质化的信息时,网民们应该通过不同渠道听到更多声音,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信息加以整合,使自己回归理性思考,不盲目跟风,合理利用网络发声。
五、 结语
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活跃在新媒体平台的网络群体对现实社会生活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发挥网络群体的表达民意、促进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等积极作用,避免滋生谣言、危害社会稳定等消极作用,需要政府部门、网络媒体及个人的共同努力。
[1] 王金风.网络群体的心理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0(5):33-37.
[2] 朱茜.当代中国网络乌合之众的心理特征及其防范——一种社会心理学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31):133-134.
[3] 徐玉.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分析及处置对策[J].理论导报,2011(11):50-51.
[4] 杨帆. 论网络传播中的群体心理[D].四川大学, 2007.
[5] 常宇星. 浅析现代媒介环境下的网民心理——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J].新闻世界, 2011(7):215-216.
[6] (美)凯斯·R·桑斯坦著,黄维命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 杜梅.论网络群体极化的影响与理性应对[D].山东师范大学,2014.
[8]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89.
[责任编辑:东方绪]
2018-05-12
李斯坦,女,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字出版、新媒体研究
G206
A
1672-8122(2018)06-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