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体系改革初探

2018-01-25张广超李思宇吉林建筑大学

艺术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模式

□张广超 李思宇 吉林建筑大学

新媒体时代的兴起和发展,让我们生活的各方面都产生了变革。视觉传达设计随着社会的进步,让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我们正处于一个视觉文化的时期,视觉设计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视觉传达设计应该有不同的表现,视觉传达教学体系也应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1]。

一、新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综合类高校和艺术类院校大多都开设视觉传达这一专业,这些学校每一年都会向社会输出大量人才,但一些高校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视觉传达专业人才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到一起。无论是哪一方面的设计,如果得不到实践的检验,就都不算是完整的设计。学以致用,才是教学的目的[2]。

(一)教学模式单一

视觉传达这一概念是由日本在1960年召开的世纪设计大会上所提出的。国外视觉传达专业的兴起比较早,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国外相比较为落后,目前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方面与国外的水平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因此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体系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优化,一味地模仿国外教学体系是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社会需求的。

(二)教学内容落后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创新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停地变化。目前,许多高等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的教材还是使用很多年前的版本,没有得到及时更新,这就造成了教师传授的知识无法满足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工作的需求。时代在发展,科技也在进步,这就需要各个高校与教师根据现代设计的发展,来设置课程和更新教材,学生也可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3]。

(三)个性特征不明确

新的设计产生于新的时代背景。目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视觉传达设计也在不同的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我们正处于个性化的时代,差异化、新颖性的作品才是有效信息传播的基础。随着网络资源的便捷化,学生们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就造成了很多作品雷同的情况,缺乏独立创新精神,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心思放在设计的创新上,这样才能设计出个性独特的艺术作品,从而顺应新时代人们求新求异的需求,反映出时代的创新理念。

二、新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内容

新媒体的出现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育者,有责任去探索和更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并培养学生思维的个性化,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人才的专业水平。

(一)优化教学模式

教师们应该根据不断发展的设计方式,循序渐进、由浅及深地进行课程的传授,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各个高校也应该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梳理、分析和整合,依据本国的国情并借鉴国外一些优秀教学模式的案例,同时结合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探索出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现阶段我国高校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课程大多都是理论性的基础课,只有一少部分的课程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需要视觉传达专业学生接受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层次高、有条理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设置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如果只注重理论的培养,而忽略了实践的学习,很难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才的专业水平。

(三)注重个性化培养

任何艺术作品,如果没有了个性,那就会流于平淡、落于世俗,个性化的表现是一个作品的生命。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多指引学生,在理论教学中多多启发受教育者,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增加并带动学生的兴趣点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用宽广的视角和变化的思维去创造。

[1] 吴婷婷.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意表现及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刘文庆.视觉传达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张世卓.视觉传达创意与应用[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模式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