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花鸟画的写生与创作意识

2018-01-25黄凤兰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艺术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花鸟画中国画意境

□黄凤兰 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从古至今,中国花鸟画在经过了一代一代绘画家的探索,使其在这个艺术繁荣的新时代得到了传承与关注。在此期间,对于花鸟画的写生与创作意识,也不仅仅局限于依葫芦画瓢的方式,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变通能力和修养的高低。其作品是否有深度的欣赏价值,从他的作品中就能看到。

花鸟画的发展,离不开历朝历代画家的传承与创新。花鸟画形成的时间晚于人物画和山水画,一直到南宋,花鸟画才在发展到了一个高度。同时,涌现出了非常多的优秀画家,如徐熙、黄荃、陈淳、徐渭等。

在古代绘画初步产生时,科学并不发达,还没有临本,世间万物都需要靠画家靠自己的眼睛观察,所以最初的方法是“依”。如何“依”呢?就得靠自然。这便是“师法自然”。所谓师法自然,对花鸟画而言,便是写生。写生可以起到观其物,究其质,写其貌的作用,让画者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花、草、鱼、虫的外貌特征,然后经过加工成为画作。如何把一花一叶、一草一木画得生动且富有情趣,写生是一个不可缺失的过程。但画家并不是相机,把看到的东西一模一样地画下来,画是画家的主观意识和客观意识相结合的产物。写生是艺术家对客观存在的物象的认识、提炼和概括,也是生活中真实的体验。

“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曾在诗中说“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意思是看到的花有千千万万朵,但能打动我的只有那千万朵中的两三枝。写生亦是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看到什么就把什么画下来,而是有选择性地根据画面需要进行提炼和添加。虽说每一种植物的生长都有其生长规律,有它的组合规律,但在写生中要懂得取舍。画面景物并不以多取胜,而是要把握整个节奏和意境。

写生与创作是相辅相成的,但又是有区别的。中国画之所以能得到世人的认可,在于其形象没有那么自然主义,因而使人感到它的特别,不落俗套。写生关系着创作,这与艺术家的审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艺术作品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审美意识。在花鸟画的创作上不同于西方绘画,中国画的传统构图形式有“S”形、三角形、矩形等。其中,“S”形是从中国道教演化而来的,这些布置实际上和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有关。传统中国画是较为内敛、含蓄的,不会直抒胸臆,它需要一些东西作为铺垫和转折,达到一种意境美,一望而知的东西则会显得锋芒毕露,这不太符合中国画的“内在美”。其次,对于创作来说,谢赫“六法论”中提到过“经营位置”。“经营”又称布置,画面怎样安排,以什么形式安排,都需要充分发挥画家的主观因素,就好比在同一个构图中,自然状态下的物体也有主次、虚实之分,但与经营了位置的构图相比,却有着云泥之别,两者相比,后者更具有欣赏价值。五个黄色的香蕉和五个红色的苹果被整整齐齐地放在一起还是两者相重叠相交来得更有韵味,这就是经营位置的重要性所在。画幅上虽讲究平衡,但需注意灵活的平衡,不是画面的平衡和量化的平衡,而是一种心灵的平衡、视觉感应的平衡。

画面的布置讲究主客之分。绘画最忌一个“平”字,国画大师潘天寿说过,“虚从实而来,白从墨而来,一般人布局只知道布实,而忘却了布虚,布实的时候就要布虚,布虚也就是摆实”。对于花鸟画的创作来说也是如此,有虚、有实,有突出的重点,有模糊的配角,有点线面,这是最基础的。如果万物都平等均同,那么这个画面就等于什么思想都表达了出来,也是什么都没表达出来。例如,在一禽一花的水墨构图中,可以禽重墨而花淡,或禽淡墨而花重,两者要相互对比,不可无虚实、主次之分。

中国画与西画的区别在于它所表达意境的事物更多一些,追求的是气势和意境,不完全受造型的限制。写形是手段,写神是目的。绘画不能不要形而只写神,也不能不要神只追求形,而是追求“似与不似之间”,即形神兼备。对于着色或笔墨趣味也是写意的,而不是写实。明末清初画家朱耷是“四僧”之一,他的写意作品笔简意繁,用笔极其简练,画面中的禽鸟能精确捕捉到其神韵。画面虽简单,却有着他的构成意识,绘画以少胜多,空间广阔,给观者留出丰富的想象空间。

通过写生来掌握事物的外形,通过外形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创作。对于创作,和艺术家的情趣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绘画作品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想要画作达到一定高度和境界,画须有“笔外之笔,墨外之墨,意外之意”。

猜你喜欢

花鸟画中国画意境
中国画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