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电影产业现状分析

2018-01-25梁福春广西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政策法规文化产业广西

□梁福春 广西艺术学院

一、困境中的广西电影产业

当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从机制与政策上实现了持续性和连贯性。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交流的桥头堡,借助国家东盟战略在经济方面得到飞速发展,但是作为文化软实力重要一环的广西电影产业却在原地停留。当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广西发展需要,对东盟的文化信息传播暴露出传播力不足、影响力欠缺的现象。而电影作为国家软实力输出的主要载体,承载着对文化、价值观等时代发展要素的世界范围传递任务,并在国家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面对与东盟交流的深入,广西落后的电影产业直接影响着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的开展。广西电影产业存在着诸多不足,如针对产业振兴的体系没有形成,对电影产业资源转化能力不足,东盟概念中对电影产业发展不具体、不针对,广西自身经济实力对外影响力有限等,广西电影产业的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

二、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并未形成

(一)缺乏足够的思想重视

广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担负着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战略任务。在边疆稳定后,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及改善民生,忽视了对电影产业的建设。随着国家对东盟战略的提出,政府更多地围绕经济发展作为指标开展广西建设,而对于电影产业在认识上并不十分重视,导致如今在电影产业发展上缺乏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和政策扶持,在资金投入上缺乏对电影发展的专项扶持,致使电影产业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无力跟进对东盟文化交流的需求。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建立,广西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发展,如广西电影集团的成立和广西科教频道的开播等,进一步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广西对外文化出口,但是在电影文化输出上与贸易相比整体落后。由于电影艺术包含创作者的价值观和社会反馈,因此电影的输出也是价值观的传播和影响过程。中国当前的电影海外发行虽然在不断增长,但更多的是走过场式的展映,对于能够吻合国际电影市场内容的影片出口量很低,竞争力极弱。广西的经济建设很少考虑到将文化作为商品销售,当美国的文化产品遍布街头时,广西却未能将本土优秀资源更好地转化成对外文化贸易进行商业运作,导致广西电影文化没有成功走进东盟。

(二)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

为了保障和促进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世界各国都出台了相关扶持和保护法规,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纵观全球,但凡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家,其文化政策法规都较为全面,在政策的支持下,文化产业逐步发展为社会的支柱产业,可见完善的文化政策法规作为保障是电影产业乃至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但是回顾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总体上来说产业相关政策法规依然滞后,更多的政策多为指导性文件,而针对电影产业的法规更是凤毛麟角,构建相关立法和完善政策法规的渠道还未建立[1]。所以,广西针对电影产业的文化政策法规远远不能满足电影产业建立和发展的需要。

(三)适合广西相关电影产业发展的体制尚未建立

我国当前使用的电影体制是新中国成立后依据计划经济而形成的,体制特点决定电影制作行为被政府牢牢管控,对产业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政企不分、行政手段干预资源配置的现象。虽然国家政策对电影产业进行相关扶持,但广西电影产业自身的体制改革仅仅停留在集团化转变、等政策和找政府项目等阶段。文化管理部门未能从广西整体的文化产业下手,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产业促进及管理体制,依然仅以“文化产业”概念组织工作。工商、文化、广电等相关部门未形成统一有效的产业服务主体,缺失电影产业发展应有的公共性和公平性。另一方面,本土的电影公司资本运作能力不足、电影制作水平欠缺,广西电影市场体系发展不完善,本土电影环节及相关产品发行和流通渠道不畅通,对电影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推广及产业推动形成了较大的障碍[2]。

三、产业发展及发行渠道的停滞

从法规及政策和管理上全面落后的广西电影产业不可豁免地面临电影专业人才稀缺的现象,电影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一环,而文化产业特别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才,但是广西的专业人才缺乏导致广西电影产业无法完成文化创造的创新,更缺乏内容的原创力,面对东盟交流无法拿出具有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的作品,因此电影文化一旦丢失了原创力就放弃了市场,进入恶性循环的所谓发展,更不会促进电影衍生产品的市场开发,所以广西电影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广西本土的电影制作企业缺失造成了电影数字信息能力较低,更不能提供如调色、特技及 3D制作等技术制作。单纯的中国故事和民族故事对东盟商业市场的吸引力其实并不高,如何打开东盟市场,或许唯有用最新的特效科技包装电影视觉和电影文化,是广西电影产业开拓创新的途径之一。例如,美国好莱坞利用国际视野、采纳国际观念和文化,结合自己的电影文化,将电影特效与艺术结合作为打开市场的法宝,生产出许多既能保证票房又能推进文化传播交流的优秀作品。

在电影营销上,广西电影同样面临诸多困难,我国的电影营销公司大多立足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在广西只是设立办事处,并未成立相关发行公司和分公司。原有的广西电影集团、电影营销团队,因为人员缺乏无法独立完成电影发行和营销,无力建立营销体系。而广西电影产业无论是发行优秀电影,还是营销本土电影,将电影真正走出国门开拓东盟海外市场,建立与世界电影发行体系对接的产业网络是营销的基础。根据广西近年来发起和组织的电影交流活动分析,此类活动实质上仅仅为电影宣传,未能形成商业发行,未从根本上提升电影宣发推广的途径。而近年来通过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及相关文化分会场,广西电影并未真正被东盟各国民众接受,除去电影本身质量不佳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广西电影没有形成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如教科书案例般的“好莱坞”“宝莱坞”等品牌,属于广西电影的品牌建设还没提上日程。

结 语

面对愈加庞大的观影市场,建立起广西电影品牌和精品内容,是广西电影产业振兴的迫切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联系东盟,寻求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总结电影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吸取教训。打破影响产业发展的隔膜,解决广西电影产业与电影制作工业所面临的一系列发展难题,重振广西电影产业。

[1] 唐榕.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内现状·国际比较·提升策略[J].当代电影,2006,(06):8-14.

[2] 曲艳阳.我国电影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7,(01):104-113.

猜你喜欢

政策法规文化产业广西
广西贵港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政策法规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对中药类保健食品的认识及研究开发策略
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实施评估研究
湖南省知识产权服务业相关政策法规研究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