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量子追梦人

2018-01-25

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 2018年12期
关键词:潘建伟量子天空

(一)素材讲析

物理学家潘建伟获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潘建伟,46岁,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2016年8月16日,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潘建伟。

颁奖词: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1. 为全国中小学生开讲量子科普的开学第一课。2016年9月1日下午,中科院院士、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走进中关村第一小学,面向全国青少年以“科学的价值”为主题开讲。潘建伟给同学们介绍“墨子号”是做什么的,“墨子号”的科学动机是什么。潘建伟在讲课中强调:科学的价值,第一可以回答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探究宇宙有没有起始和终端;第二科学本身非常有趣,比如千里眼、顺风耳、筋斗云,很多胡思乱想的东西在研究科学中都能够变为现实;第三科学也是非常有用的,通过对科学的研究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

2. 潘建伟选择导师时,没有选择人人看好的诺奖得主,而是选择的名不见经传的塞林格教授。潘建伟认准的是塞林格教授在新兴学科量子力学方面的潜力。如今的塞林格教授已经是量子力学的世界级大师,担任奥地利科学院的院长。1996年,潘建伟在奥地利第一次见到导师塞林格教授时,这位导师像很多其他导师一样问道:“你的梦想是什么?”潘建伟脱口而出:“我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他此后的人生就是一步步向这个目标前进的过程。

3.“在这个领域里,大家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总体而言,第一个是你不要介意成功不成功,第二个是你要有耐心去做你喜欢做的事,第三个是这个东西是对国家很重要。”潘建伟如此解释自己的“攀爬路”。潘建伟是幸运的,从回国筹建实验室时的400万元启动经费,到近年来全国几十个科研单位支撑建设的量子卫星“墨子号”,再到全长两千多公里的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工程,都离不开国家的强力支持。

“无论是我还是学生,不是为了出国而出国,而是要把最先进的技术学回来,希望有朝一日在国内做出一些领先的科研成果。”他说,“如果说,当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先生证明中国人在国外可以做很好的‘科学’。那么我们现在证明了中国人在国内也可以做很好的‘科学’。”

(二)相关链接

1. 潘建伟小时候曾经是得40分的差生。他回忆说,小时候父母重视对他兴趣的培养,从不限制他做什么,他可以自己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后来他家搬到县城,到了初中,他才发现,自己在农村小学的语文基础很差,英语根本就没有学过。“初中后才第一次写作文,结果老师只给了40分,当时我是班长,觉得很羞愧。但我有一种不怕输的精神,为了把英语学好,把同学约到家里来学,向老师请教,进步非常快。”

2. 潘建伟是爱因斯坦的崇拜者,在大学时就喜欢阅读《爱因斯坦文集》。“爱因斯坦的散文是最深刻、最美的,让我坚定了研究物理的决心。让我感觉从简单的事实后面可以找到一个规律,现在、将来不会变。”当时,他就对量子叠加态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时候开始,为了搞明白量子叠加态的问题,潘建伟开始学习量子力学。这一学,就是20多年。他曾经对中科大的老校长朱清时说:只要能把为什么会有量子纠缠搞明白,我马上就可以死,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可能还搞不清楚,所以我就想活得长一点,我想把它搞明白。

3. 在导师的不解与反对中,2001年潘建伟回到中国,与同学杨涛在中科大组建量子信息实验室。但他很快意识到,以当时国内薄弱的实验条件和人才储备,不仅难以追赶国外先进水平,自己的研究也可能会落伍。潘建伟一方面没有“弃巢”,另一方面出国“衔泥筑巢”。他本人到奥地利、德国的先进科研小组开展合作研究,又有针对性地选送学生到各个量子信息科研的先进国家学习。有人说他是“假回国、真骗钱”,他只能承受压力,相信事实会说话。

4. 2005年,方舟子和他的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指出,潘建伟一年有很长时间在国外工作,不符合“长江学者”每年要在国内工作9个月的规定。面对质疑,潘建伟坦承“一半时间在国外”,“因为我们还有些东西不会。当年我在维也纳,学会了技术,回来建实验室,现在我们的小组已经超过维也纳,就不需要再去那里;但德国有些东西仍然比我们领先。要我守规条,每年在国内呆9个月,其实很容易,可是有什么意义?我想我还年轻,过20年,让人们再看吧!”6年之后,2011年,潘建伟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并成为当年增选产生的最年轻院士。

5. 潘建伟院士讲了一个故事,让人感触良多。在国外留学时,我到阿尔卑斯山大峡谷,一个很少有外国人到的地方去游历。一个大概80多岁、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坐在轮椅上,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做量子物理的。老太太问,你做量子物理的哪一方面?我说是量子信息、量子态隐形传输等。万万没想到,老太太说:我读过你在《自然》杂志发表的那篇文章。这是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她仍然对科学抱有浓厚的兴趣,竟然去读艰涩难懂的科学期刊,这是一种天生的好奇。

潘建伟在“中国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演讲时,说道:我尝试用最深入浅出的方法讲量子叠加态、量子纠缠。下面的学生说:老师,我很认真听了,但是听不懂。然后,学生就去自拍、刷朋友圈、玩游戏了。我们国家为什么没有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因也许也在这其中,对科学没有真正的好奇,怎么出得了诺贝尔奖大师呢?

(三)素材运用

该组素材可以用于论述对理想的追求,论述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如何保持对自然、科学、文化等最初的好奇心;

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有韧劲地做下去。

1.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审题立意

“怀想”的意思是怀念、思念、想念、渴望;“天空”这个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则十分丰富,可以从天空本身具有的特点生发开去,再联系生活实际,打开思路,很好地构思立意。

①天空有博大宽广、包容万物的特点,立意可以从包容角度考虑。

②天空高远深邃,可以象征“远大的理想”或者“深邃的思想(深远的眼光)”,立意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考虑。

③夜晚的天空群星灿烂,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如群星点缀天宇,可以从怀想伟人的角度立意。

④天空广阔,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遮挡,白云、小鸟可以自由来去,可以从渴望自由的角度立意。

⑤天空多彩多姿,白云、朝阳、乌云、烈日、明月都可以点缀它的生活,可以从生活多彩、乐观面对等角度立意。

3.作文

怀想天空

天空的面孔从不刻板,它在时间的流动中,呈现着异彩。它的明净、它的辽阔、它的深邃、它的包容,总能让人无限怀想。

晴空湛蓝,几声清脆的鸽哨,吹响天空的牧笛。泰戈尔诗云,“天空中没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是不是在天空那里,本就不需要痕迹的?天野无垠,痕迹该是都留在了天的心里吧。

最爱夕阳时分的天空。红霞满天,天与地似乎格外亲近,世界被映衬得无限壮美与和暖。王维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苍远,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明净生动,一下子都浮现在脑海中。天空寻常的高远里,其实有说不尽的丰富情怀。

天空仿若宇宙的一个窗口,除了这里的一窗风景,还会有怎样的世界在你的视野之外?天空到底是什么?我们与天空有怎样的联系?如此天问,早从人类开始思考就在探寻。我国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地,让混沌的天空从此有了光芒,有了声音;西方神话中的天空之神乌拉诺斯,从大地女神盖娅的腹中诞生,因此天空与大地相连,从中繁衍万物,使他成了希望与未来的象征。在先人的心中,是英雄与人化的神创造着我们的历史,殊不知,那就是我们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

看到天空的浩瀚与亘古不息,人们会去思考生命的存在。庄子既有感于“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但也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达观与逍遥。也许,自己在这广袤的天空下,确然是天地蜉蝣,沧海一粟,算得了什么呢?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个人的那些得失忧伤或悲痛,似乎显得根本微不足道。但是,渺小的生命不也创造了不朽的功业,与天地比长?顶天立地,本就应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气度。如此,怀想天空,总会给我从挫折中奋发的勇气。

是的,人类在与天地精神往来中成长,天空值得我们仰望与膜拜。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于他,天空成了一种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是前行中的目标与方向。所以王尔德也说“生活在阴沟里,仍有人眺望星空”。只要心中有一片天空,永远怀着人生的希冀,就能追寻到光明与未来。天空,不只拥有广阔和美丽,更蕴含着真理的汪洋,让人类的内心变得高远绚烂。

然而遗憾的是,在这一片天空下,短视者从不鲜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些人总是追着名利的节奏,不明白生命该有“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宁静清雅,也不知活着需要“云白山青,花迎鸟笑,谷答樵讴”的身心自由……他们不曾有时间去怀想天空,自然也不会觉悟人生应该有怎样的创造力量和崇美梦想。

顾城说过,一个人必须有太阳。而我说,一个人该去怀想一下天空,去活出自在的自我!

猜你喜欢

潘建伟量子天空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天空之镜
决定未来的量子计算
“量子之父”潘建伟的拳拳孝心
“量子之父”潘建伟的拳拳孝心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量子力学催生第三次产业变革
一和one
天空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