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用即道
——以类型学分析生活空间

2018-01-25钱开宇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8年1期
关键词:类型学建筑学公寓

钱开宇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 什么是空间类型学

汪原教授曾在《建筑现象学》一书中将建筑学定义为“人类对于建筑与建造过程的一种的反思”。类型学同样起源于人的反思,但是更多包含有目的的分析与归纳。对于空间这种难以描述的物质,类型学是对这种物质的经验上,基于特征的归纳与综合。 利用归纳和综合的方法来读解建筑直白而强大,但也有矛盾敏感的地方—如果这样来理解,似乎任何学科都可以归类为人类对自然现象与劳动实践过程的反思。 “空间”一词则是这种反思的一种结果,矛盾在于,如果空间用来指代某种人类难以直观理解的物质,那辨析物理空间和建筑学空间是不可逃避的任务。此文中,空间主要指建筑学约定俗成的概念。

2 日常生活与空间

2.1日常的理论研究

日常生活的理论多基于社会学的调研,认为日常是一种时间与时间客观的集合;反义是表演性,表演是片段,而日常是集合。但王澍认为真正日常的建筑超越理论而成为某种默示的信物;专业的建筑学不屑与日常为伍,但生活的本身超越设计而直指建筑学的内核;生活也许反对建筑本身,反对形式与功能读解,但来自生活的建筑却有着某种难以言说的超越风格争论的艺术质量;生活也许反对建筑过于文学的叙事,但却天生带有某种难以辨别的文学气质。日常的建筑似乎很少秉承批判的使命,甚至以嘲讽与自嘲的口气消解“批判者”的戾气,但其实它始终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自己。日常的房子似乎包含着某种永远平行但不互相解释的线索,而类型学则是从难以解释处介入,实现在回溯建造过程里某种建筑学“原型”的东西。

2.2日常空间举例与类型分析

在柯布西耶的阿尔及尔住宅的透视图中,我们恍惚间可以看见华中科技大学东九教学楼的影子,均是均质而干净的立面,完全依靠窗户和必要的结构构件来勾勒出形体。很显然,华中科技大学的东九教学楼时代相差将近一个世纪,且功能完全相反。其一是服务于平民的普通公寓住宅;其二,这是高等学校用于教学的公共建筑。通过这种比对,暗示着功能不再是类型学核心,形式的过程才是类型学可以关注的重点。

类型学在当代建筑学中地位显赫的原因在于,形式是类型学重要的探讨内容。然而在建筑学界提出了“装饰即罪恶”的论断后,功能主义开始居于统治地位,形式则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词语。但是随着时间历史的发展,功能主义的建筑很难再满足人民生活的日常需求,人们对形式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故而针对形式的分析与操作的类型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日常生活空间中类型学运用屡见不鲜,尤其是需要大批量建造与设计的建物,比如学生公寓,住宅,商场一类。这里试图用海杜克的九宫格法则来读解公寓的逻辑生成。图底关系向我们阐明的除了各块面积的大小的之外,人某种潜意识的活动也被无意包含在内。无法说我们的公寓是否一脉相袭了柯布西耶阿尔及尔住宅或House X,至少表面上无法发觉。若从生成逻辑来考量,我们可以认为建筑师在思考时也许或多或者少的参考了柯布西耶、埃森曼的思考逻辑,才有公寓现有的形式。更加直白一点的说,绝大部分公寓形式的导出是先在的,是形式引发的功能,而非功能决定的形式。

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则告诉我们,功能和形式不是谁决定谁的问题。这二者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相互依存而互不可缺少。功能诚然可以决定形式,但是形式,也可以出乎意料的引发功能。类型学则希望通过对形式的透彻研究,基于形式操作导出空间。而被导出的空间在宏观功能上是早已被确定,但不同于基于功能的设计,这里人的主观随意性被基于原型的研究取代。关于城市中空间类型学的呈现,我们可以知道的是类型学并不因为空间与尺度的大小而减损。有时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公寓亦是一座微型城市,浓缩到极致的城市,有着城市的五脏六腑。在这个尺度上我们豁然开朗的发现剖面上公寓单调但有趣的规律,如同屈米在曼哈顿手稿里描述的那场谋杀案一样。每间房子都发生不同的事件,但它们彼此通过空间连接,事件本身即占用着空间。

但这里要指出的是,虽然类型学为分析日常生活空间和城市现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生活的多样式,从而使人的行为也被“模式化”。空间和建筑可以寻找范式和模式,但是我们依然要在设计中尽可能的突破这些范式和模式,突破类型,提供活动的可能性与多样性。归根结底类型学更多的是一种分析空间的方法。

2.3类型学在日常中的使用

类型学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时候是被“无意识”使用的。比如我们下意识的评价一个建筑像什么,或者下意识对公寓、商场一类空间存在先在的想象,都证明我们会对形式和功能对日常生活空间进行归类。如果一个公寓不符合我们基于类型的想象,我们在新奇之余自然也会感到担忧。故而类型学,在这个角度上,天生带有“日常”的属性,并非高高在上的。

3 小结

用类型学的方法分析生活空间可以归纳为日用即道,这几个字处在现象学与类型学的边界。如果说生活日用即蕴含着现象学第一原理的话,那么“道”可能暗示一种类型学的归纳与分析。虽然这里的类型学一定程度上偏重形式与逻辑的分析,但我们仍然应该坚信日常生活的建筑空间有着建筑学最深刻与宝贵的东西。唯一让我们感到些许懊恼的可能是,当我们以一个观察者的姿态再介入到我们平日里熟悉的那些场所时,仿佛建筑与空间的世界从未向我们真正展开过,我们眼前的是一片未知的迷园。

[1]筑解学社.剖面计划—建筑的遗传与变异[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9-20

[2]汪原.边缘空间—当代建筑学与哲学话语[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01-102

[3]埃森曼.建筑经典1950-2000[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68-69

猜你喜欢

类型学建筑学公寓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以考古类型学视角观察南宋、金境内出土瓷器的互动关系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前滩禧悦公寓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共享公寓
末日公寓
论音乐考古学研究中类型学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