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归大林寺

2018-01-25洁/文一/图

学生阅读世界(喜欢写作文) 2018年10期
关键词:长恨花径大林

陈 洁/文 郭 一/图

在江西省的九江市,有一座名扬四海的奇秀之山,它矗立在浪花滔滔的长江南侧,与鄱阳湖相邻,数十座山峰错落而立,绵延二十多千米,深林峭壁之间云雾缭绕,时有瀑布铺泻而出,风景美如人间仙境。

这便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庐山。

说起庐山,很多人即使没有去过,也一定读过苏轼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的地貌十分复杂,山间除了壑()谷、岩洞、怪石、湖潭等自然景观,还有各个年代的寺庙、庭园等人文景观。僧人在竹林旁的古寺长居,诵经传道;游客来来往往,流连于此间的赋诗题字。故事和诗文,在岁月中沉淀下来,融入了云雾和潭水之中,成为庐山本身的一部分。

我走入其中的花径公园,以略观其大景之一二。

在山北部的一片桃树林旁,静静地伫立着一块年代久远的大石,它长约数米,上面刻有几行红色的草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很多人都熟悉这首《大林寺桃花》,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七言绝句。寥寥数语,抒发出他当时所感,看似简单而又影响深远。今天,就让我们准备好时光机,穿越时光隧道,一起落脚于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初夏之日,去看看它的来历吧。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四月九日,这一天阳光和煦,清风习习。山北的一座寺庙旁,渐次走出了十几个人,有穿着长衫的,有穿着僧袍的。他们三三两两,谈笑着沿途拾()级而上,经过了东林、西林两处寺庙,又在峰顶院歇息了一阵子,在溪涧鸟鸣的伴随下,向更高处的香峰炉行进。

在这行人中,有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身上的飘飘青衫衬出浓郁的书卷气息。这一路,他放眼庐山绝美的风景,显然被深深地震撼了。然而,他似乎并不开心,轻锁着眉头,显得心事重重。他就是刚被贬至此的白居易。

此时,白居易与友人上山游览,叙一叙友情,也为排遣心中官场失意的苦闷。这两年来,他接连经历了数次沉重的打击:先是失去了亲爱的母亲,接着又因为受到权贵的排挤,被贬到江州(今江西九江)这个地方来,担任了一个小闲职,难以施展才华,实现济世之志。

想当年,他可不像这般的沉郁:二十九岁进京赶考,一举得中进士第四名ü这在录用率很低的科举考试中,已是十分难得了。这之后,白居易顺利地走上仕途,做了翰林学士,后又任太子左赞善等职。

白居易最初的梦想,与一般读书人无异,他成功地振兴了家族。可是,此时的唐朝刚经历了安史之乱,已由盛转衰。他作为朝官,有自己的政见和主张,并且直言无忌。这令一些权贵集团心生忌恨,并终于在一次冲突之后,将他排挤到了此地。

白居易失去了以往的平台和实权,而官场的争斗也令他疲惫不堪,那曾经最向往的官场,并没有给他带来希望中的快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四月正值初夏,山脚处的桃花都已凋零,春天的影子渐行渐远,令白居易心生怅然。然而今天,他来到大林寺,却惊讶地发现,这里的桃花刚刚开始绽放,犹如别处的二月天。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曾恨春天太短,转眼繁花随水,无处追寻,却不知它居然转入到了这人迹罕至的远山之中。”

是啊,前半生的金榜和身居高位,都已成为过往烟云,白居易在这里发现了如此令人神往的景致。功名已远,自然却近在眼前,这又何尝不是他心中的另一个春天!

白居易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了千般感慨,写下了《游大林寺序》一文,这首诗就是其中的内容。

一千多年悠悠而过,当年朝官们的对峙与争斗,早已化作了尘土。而这首寓意深刻的小诗,却流传至今,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

大林寺原本是庐山的三大名寺之一(另外两座是东林寺和西林寺),它本也在那云雾之中伫立了千余年,直至近代。而令人遗憾的是,在20世纪兴修水利的时候,它被围湖淹没,再不复存,只有白居易当年咏花的花径仍在。如今,在相传为大林寺的原址处,人们修建起了一个花径公园前文提到的那块诗句石刻,便是花径公园里的一处景点。

花径公园代替了大林寺的存在,但这个地方早早就留下了白居易这位诗人的情怀,还有那一段历史。它默默地存在着,让后人倾听那来自大唐的声音。

沿着山间如琴湖畔的大林路,一直向深处走去,便可看到公园的大门。大门石刻的顶部,赫然刻有“花径”两字,笔道遒劲,在周围古树茂密枝叶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庄严。石刻两边是一副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门内一条幽径向园中延伸而去,树木竹林连成一片青翠。

花径公园中,有两处游人必观之地,一处便是花径亭。这个亭子呈圆伞形,红柱红顶,位于一片桃林的中心。它最引人之处,是亭内底部刻着的“花径”两个大字相传这是白居易的手书,埋没了千年又被后人发现,并将它保存于此,是极其珍贵的古迹。

另一处是白居易草堂陈列室。这一间看起来简陋的屋子,是按照《庐山草堂记》里所描述的当年草堂的模样复建而成的。屋子面朝花坛荷池,背依深山翠林,门前立有一座人物雕像,头戴冠帽,身着长衫,正抚须而深思他就是白居易了。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人生的道路曲曲折折,世间的景致也各不相同,或许岁月与挫折,会令当初的梦想改变颜色;前行之中,也会遇见不曾想象的弯道。然而,只要我们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感知到那天地之美,发现不一样的景致和路途。

如果你去了庐山,一定记得去看看白居易哦!

猜你喜欢

长恨花径大林
山房连花径(钢笔画)
我想跟小林一样——读《大林和小林》有感
大林妈摆摊儿
风声,穿过一片花径
与诸吟长访杏花村
读《大林和小林》
客至
长恨双生
从根本上治疗
天遥地远,长恨鹊桥无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