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及防控研究进展

2018-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青海地区兽疫疫病

(青海刚察县伊克乌兰乡兽医站,青海刚察 812399)

1 小反刍疫病介绍

小反刍兽疫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引起的小反刍病毒,其症状表现为发热、眼鼻黏膜炎症、坏死性口炎、腹泻以及支气管肺炎等现象,以其突发性与高度致死性威胁着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小反刍动物。与其同为一种疫情病源的动物疾病还有牛瘟病、犬瘟热、海豹及海豚瘟病等,同时还包括人类的荨麻疹病毒。由于其较高的致死性和其高度的传染性对动物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应该对小反刍兽疫的防控与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

1.1 易传染动物

虽然是小反刍类动物的疫情疾病,但是山羊和绵羊是其病毒的主要宿主,两者易感程度相当。相关实验数据表明,当同一种山羊接种了不同的病毒菌株后,毒株在进入山羊身体后呈现了不同程度的毒力效果,同时,不同的山羊对其疫病的毒株反应也各不相同。牛和猪对此疫病也较容易感染,但是由于其没有任何临床病症的体现,因此也不具备疫病传播的条件。现阶段,有关小反刍疫病的野生动物感染情况尚不明确,通过有限的实验我们得知,印度水牛、大羚羊以及单峰骆驼等动物较容易感染此疫病。

1.2 疫病传播途径

由于小反刍疫病具有较强的接触传染性,其对热能与紫外线等异常敏感,无法在强酸强碱及干燥环境下生存,因此其传染源来自动物的唾液飞沫等,通过其抠鼻分泌物与尿液粪便等进行疫病的传播,甚至在母乳中也会有疫病的病毒存在。这些疫病的病毒源附着在水槽、垫料等动物经常出没的生活用品上,但是由于其病毒的特性,并不存在较长时间的存活可能,因此,动物的大规模迁徙及其活动范围都是小反刍疫病的主要传播渠道。在雨季或一些湿冷的季节,其暴发趋势较为显著,病毒的顽强生命力使其在潜伏期间仍可实现疫病的传播。

2 疫病的诊断

大多数情况下,小反刍疫病的潜伏期在4~6d之间,也存在3~10d的可能。潜伏期后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其持续时间为3~5d之间,同时直肠的内部温度在40℃~41.5℃之间。在疫病发病期间,动物会出现萎靡不振以及食欲不佳等现象,口鼻部位呈现干燥状态,眼鼻附近伴有大量的黏液分泌物,在病畜死亡前,这些现象会折磨病畜14d左右。

当病畜发病的第4d,其牙龈呈现充血状态,口腔内部分泌大量唾液并出现大规模糜烂现象,随后,动物带血便,出现胸膜啰音等肺炎现象,由本身的呼吸方式转变为腹式呼吸,最终死亡原因是其脱水导致的。相对于因此死亡的动物而言,幸存的动物则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才能康复痊愈。

3 青海地区小反刍兽疫的情况

在青海地区选取89份血清样品进行研究调查,结果发展,在青海地区小反刍兽疫的阳性率并不算高,只有6.9%,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强制疫苗的开展并未涉及该地区,由于青海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羊群的养殖密度较小,且高原地区的平均海拔都在3200m左右,地理条件的复杂加之交通条件的相对滞后,因此并没有大面积的小反刍兽疫传播现象的出现。目前青海地区的小反刍兽疫阳性率已经得到明显增加,说明防疫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与政府对该地区的小反刍兽疫疫病的重视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4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

现阶段针对小反刍兽疫的治疗,尚未形成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动物的病情发病初期,通过对动物接种抗生素类药物可以延缓动物的死亡率,同时对疫病的进一步传染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小反刍疫病出现在某个国家和地球时,需要对疫病进行第一时间的确定,并通知其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戒备,防治其进一步的扩散与蔓延,并针对现有的患病动物进行最快速得捕杀与封锁处理,对周围动物进行疫情检验。

对患病动物的实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杜绝疫病的传播可能,对动物生前所活动的区域进行有计划的科学消毒处理。综合评估动物的健康情况,并对其进行疫苗的接种与补种,并对当地的野生动物进行适当的检测,对病毒可侵害的传播途径进行深入研究,针对部分小反刍兽疫范围较广、病情较严重的地区,通常使用的防治手段是对疫苗进行合理接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型疫苗的实验较为理想,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

5 总结

综上所述,人们对小反刍疫病的传播充满了紧张情绪,由于其与其他病毒毒株的相似,很多国家都忽略了对其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小反刍兽疫肆虐蔓延的主要原因。随着这种疫病在我国西藏等地的出现,开始引起我国政府的相关重视。随着科学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工程将成为小反刍疫病的重要防治手段,期待未来研发的高效能疫苗能够对抗小反刍疫病的蔓延,促进我国动物的健康成长。

[1]向蓉,黄勉,向华,等.小反刍兽疫流行状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17,34(10):46-49.

[2]王琦,吴燕,程振涛,等.小反刍兽疫实验室诊断[J].中国兽医杂志,2017,53(3):35-38.

[3]吴锦艳,尚佑军,田宏,等.2007~2014年国内外小反刍兽疫流行现状及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16,36(4):687-693.

[4]王华,吴晓东,包静月,等.我国小反刍兽疫疫情现状与防控策略[J].动物医学进展,2015,36(6):142-145.

猜你喜欢

青海地区兽疫疫病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北票市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林木修枝抚育的技术探讨
青海地区节能日光温室油桃栽培技术
青海省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例小反刍兽疫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