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施麻鸭遗传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2018-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保种场母鸭麻鸭

(湖北省利川市畜牧兽医局,湖北利川 445400)

恩施麻鸭属小型品种,原产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和来凤县,现主要分布于恩施自治州的恩施、利川、来凤、宣恩、咸丰等县市。现已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目前处于恩施麻鸭群体数量少,目前已处于濒危-维持状态。

1 品种资源现状

恩施麻鸭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的结果。主产区平均海拔800~1200m,年均气温12.7℃~15.9℃,平均降水量1287~1398mm,四季分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是形成恩施麻鸭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盲目引种,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影响,恩施麻鸭的种群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17年末仅存栏14.69万只。因此,正确认识恩施麻鸭在我国畜禽地方品种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对恩施麻鸭的发展、保护与创新利用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2 指导思想和保种目标

2.1 指导思想

恩施麻鸭的保种须以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总体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保种场保种为主,保种场和保护区相结合,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针,加强设施设备建设和制度创新,建立起较完整的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大力应用现代先进理论和技术,加强种质特性的评估与特色性状的进一步发掘研究;切实搞好恩施麻鸭的纯繁保种,并兼顾选育提高,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不灭失,保持动物遗传资源的多样性以科技为依托,在政策、资金支持下,开展保种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以更有效地保护好种质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恩施麻鸭的开发力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以利用促保种,提高恩施麻鸭品种资源保护的整体水平。

2.2 保种目标

总体目标是尽量减少保种群的遗传漂变和近交,最大限度地保存恩施麻鸭的群体数量和优良特性。

在五年时间内,划定保种区,建立和完善品种资源保护场,组建保种核心群,开展本品种选育工作,使地方品种的优良基因不丢失,原产地特性不丢失,品种生态适应性不发生变化,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

保种群规模为:建立15个多父本家系,每个家系包括3只公鸭、30只母鸭。留种时,按照品种标准,在每个家系所繁殖的下一代中各选留3只公鸭、30只母鸭组建下一代保种群。在下一代家系繁殖时,采用轮回交配的方式,家系间公鸭实行轮流交换。进入正式的小群体多父本家系保种时,保种群可维持450只母鸭、45只公鸭。每个世代间隔1.5年。

3 保种区域布局及规模

根据分布,划定保护区,并确定出保种核心群规模。

3.1 保种场的保种规模

维持450只母鸭、45只公鸭的恩施麻鸭繁殖群。选择在南坪建立一个恩施麻鸭保种场。

3.2 保护区保种规模

5年内存栏数量逐年提高至30万只左右。选择恩施麻鸭较为集中的汪营、凉务、南坪等乡镇建立恩施麻鸭保护区。

4 保种措施和方法

(1)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是一项投入大而短期不能见到经济效益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各级政府应把资源保护工作纳入总体经济规划,给予长期的资金扶持,建立经常性的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促进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

(2)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中,采取核心群和保种区选育相结合,国家投资和开展群众性的保种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以品种资源保护场为中心,以保种区为依托的资源保护体系。

(3)明确划分区域,实施原地保存,保种区内严格控制引入外来畜禽品种。对种畜禽实行建卡登记管理,搞好宣传培训,普及种畜禽选种选配及培育技术。

(4)组建保种基础群,开展本品种选育和性能测定,提高其生产水平。

(5)在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下,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畜禽品种资源基因库和信息库,采用胚胎移植、基因工程、克隆等现代生物技术,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中某些有特殊用途的基因进行研究,为今后的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6)重视畜禽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新产品,使畜禽遗传资源在保护中得到提高,变资源优势为商品经济优势,以商品生产促进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1]王勇,朱满兴,侯庆永,等.地方禽种的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J].中国家禽,2012,34(4):51-53.

[2]哈司木·阿不都卡地尔.于田麻鸭遗传资源保护措施[J].当代畜牧,2016,(15):34-36.

猜你喜欢

保种场母鸭麻鸭
母野鸭
保种育种场种牛编号方法与应用
鸭子学游泳
山西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现状与对策
殉情的野麻鸭(外一首)
浙江省畜禽遗传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可爱的小麻鸭
可爱的小麻鸭
算蛋
The devoted m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