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涯规划中的“陷阱”
——关于兴趣、性格等测评工具在生涯教育中的功能定位

2018-01-25文|

山西教育·管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涯陷阱心理学

文|

2010年,我第一次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生涯规划课题研究。当时与我一起工作的专家除了两位从事就业工作的老师外,其他都是心理学专业的高校教授。大家知道,中国的大学里目前还没有设置生涯教育或职业规划的专业或学院。因此在近8年的时间里,与我并肩工作的很多伙伴都来自心理学专业背景。这也让我这个非心理学科班出身的草根人士略显尴尬和局促。

一、测评工具“走火入魔”

我这样来开篇,并非我对心理学有排斥,或者因为学术背景的不同而怀有偏见。相反,我对心理学,尤其对它的应用产品如各种兴趣、性格、能力等测评工具的兴趣相当浓厚。我甚至在我的职业通识课程中,把心理学纳入了未来公民的必修课程目录。不过,令我困惑的是,近些年基于心理学理论开发的各种自我认知测评工具对生涯教育几乎有一种垄断态势,成为学校生涯课堂的必然选择。在校外,我们可以在几乎所有的生涯教育网站、生涯教育培训课程中看到它的影子。甚至有的机构把十几个到几十个测评工具放在一起,用测评工具取代了真正的生涯教育。在一些门户网站,各种免费的测评软件也到处可见。这里面就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霍兰德兴趣测评、MBTI性格测评。

我经常会问身边的教师三个问题:

你自己会照着兴趣或性格测评的结果去选择职业吗?

你会推荐学生在生涯探索时使用测评工具吗?

你认为学生可以恰到好处地理解测评的结果吗?

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当这样的一问一答不断重复,我开始困惑。换句话说,我们大部分人把自己几乎确信大家不知道该如何用(好)的工具推荐给学生。而事实上,我们自己可能并不相信!我们这样做,只是因为有很多很多人这样做,有很多很多的专家这样说。与“中国式过马路”是同样道理。

二、测评工具真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吗

我接触的第一个测评工具是MBTI测评。据说这来自瑞士人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并由美国的一对母女前后花了一百年的时间研究而成。而当这个测评工具被引入中国,它在短短的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以超出大家想象的速度开始迅速本地化。走到今天,已漫天遍地,无孔不入。当越来越多的生涯教育者认为“没有测评工具,根本无法开展自我认知教学”时,我们似乎已很难再记起,在这一切的工具出现之前,我们这一代人以及之前的人类到底是如何认知自我的。

当我们的孩子面对计算机的屏幕回答问卷时,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真的在提高吗?他们是否知道该如何面对自身的缺点?是否能敏锐地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是否知道该如何接纳他人的缺点呢?过来人相信,人身上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面对自己与他人(特点)的方法。我们学会接纳自己“生而不同”,我们接纳他人与自己的差异。而这些深层次的自我认知领域,测评工具显然不能给予孩子们。正好相反,它让绝大多数的孩子止步于表面的假象,而忽略了走近自我内心面对自己的过程,哪怕这个过程是痛苦的、焦灼的、怯生生的,甚至是荒唐的。而这才是真正的自我认知。

在当今这个技术为王的时代,一个可怕的现实是,如果更多的生涯教育者选择用“短平快”的方式来取代人的独立思考与直接经历,我们不仅背叛了自己作为生涯教育者的信条,更可能对未来青年人的成长带来负面的打击。

生物学家认为,人类之所以成为地球上的高级生命,是因为我们进化出了基因遗传的能力。但是人类却始终无法实现经验的遗传。一位父亲,无论他多么招女人喜欢,也没有办法把谈恋爱的经验直接遗传给儿子。学会爱与被爱,需要每个人自己在生活中去经历。如果人类想背叛这个自然规律,自以为是地希望用统计学、概率论来替代人的真实经历,那么人类最终可能毁灭自己。

如果说认知自我是启动生涯教育的一把钥匙,我们真的希望把这把未来的钥匙交给机器吗?

三、兴趣测评工具可以用吗

对上一辈人来说,多数在进入工作岗位前还真的对兴趣这东西没什么想法。而生活在今天的年轻人,完全没有兴趣的人其实是少数,多数人的困惑是兴趣过于发散或变化过快,因而出现选择困难。我想,假设有一种测评工具可以适用于当前的真实教育环境,那么它的一个基本的功能应该是“动态评测”。

然而我们知道,所有的测评工具其实都是静态的。测评工具依据大量的历史数据做归纳统计,并制作成模型,然后再用这个基于历史数据的模型为当下的个体做定位。所谓静态值,就好比我们在医院检查身体照的X光片。它仅仅反映你当时当刻的状态。它并不能完美地解释过去,更不可能预示未来。正因为如此,动态医学监测技术现在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

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学生,还是一张白纸,他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而对于一个动态发展的主体,我们使用静态测评工具进行指导,这里明显存在着巨大的技术漏洞以及教学风险,而且这个风险是隐性的、长期的。

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测评工具的量表已经过时,新的职业、新的兴趣模式并没有包括在内,一些几乎要被淘汰的传统职业仍然被纳入其中。而一些机构未经统计学研究的过程,干脆直接把这些老旧的职业从现有的量表中拿掉,然后补充一些新的职业进去,这其实问题就更大了。

我自己其实也用过很多测评工具,但目的主要是研究。作为一个成年人,我的内心从未对测评结果有过好奇,更没有很多年轻人会遇到的焦虑甚至恐惧。原因很简单,“见过众生”的人,难道还怕“见自己”吗。但是,如果让这个人生的过程颠倒过来,在我未见世面、缺乏经验时就面对“别人/机器”给我的结论,估计我也会战战兢兢。

我想说,幸亏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见过这么多测评工具,所以,一路走来,非常坦然。未来,是不是人们还会深度依赖测评工具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我不知道。但我绝不会给自己的孩子推荐任何兴趣测评工具!

四、性格测评工具可以用来为职业方向定位吗

很多人笃信一点:不同性格的人适合做的职业是不一样的。我原来也是这样想。直到有一天,我自己开始研究生涯规划。

我每年会讲几十场生涯教育讲座。我惊讶地发现参加培训的老师们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性格类型。细想一想,才恍然大悟。不管是九型人格、MBTI或是性格色彩理论,它们不过把人的性格分成了几个或十几个类型。地球这么大,任何一种性格特质至少有上亿人,难道大家都只能做那么几种工作吗?显然不是的。

如果所有性格的人都可以做老师,那么也可以说所有性格的人都可以考公务员,所有性格的人都可以做工程师,所有性格的人都可以做医生。

我的确没有想明白,当初到底是谁,以及如何对性格类型与职业之间进行归类匹配的,现在似乎已无从考证了。关键是我们现在的一线教学和咨询者,多数人仍然坚定不移地认为,在选择职业方向之前,需要做性格测评,并对此津津乐道。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性格测评是没有用的,只是将它用于人的职业方向的指导,我的确找不到具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

性格对人最主要的影响表现为人在工作方式、激励模式、社交形式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习惯和适应性不同。它与具体的岗位有关,而与职业无关。因此在职场中,性格测评主要用于招聘过程中的人岗匹配以及团队合作。比如,一个系统型、实感型的人,更适合做教学管理,但并一定适合教学创新岗位。所以,他虽然可以做老师,但不建议优选教研类岗位。

性格理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在于提升一个人对他人、对团队的理解、适应能力。而这正是人的社会性格的重要基础。在性格认知教学中,比测评结果和拿到一个似是而非的职业方向建议更为重要的,是人开始理解与自己不同的其他人,学会理解和接受他人的不同习惯、不同态度和不同选择。在教育者的眼里,健全的人格显然比职业方向的选择更为重要!

所以,在我的性格认知教学中,没有测评过程,而是直接对性格理论的内涵进行讲解。以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他们听得懂!

五、基于测评的生涯指导,是否会误入歧途

这里我并不想给出太多个人的结论,只是努力在以一种尽可能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论证、梳理我们当前的生涯教育。

很多打着生涯教育旗帜的教学或培训机构不遗余力地夸大测评工具的价值,显然是因为这背后巨大的产业链在推动大家越走越远,已身不由己。而相当多热心生涯教育的老师们对此也乐此不疲,我想这和大家面对“生涯”这个大课题时,被焦虑感驱使而误入“捷径”相关。我们在此暂不谈与测评工具相联系的商业利益和以测评工具来支撑的所有“专家”的生计将如何。当面对千千万万的年轻学子,我们生涯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其实都需要不断自省和检讨。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比如,静态测评数据如何解答动态发展的生涯问题;简单的标签是否会阻碍真正的自我探索;性格与职业方向之间的关系如何论证;生涯规划与职业规划之间的区别;以及现在很热的选科指导与以前高考志愿填报之间的微妙差别到底在哪里。

尤其在高考改革已经启动的地区,我看到很多学校和机构选择用性格和兴趣测评工具来指导学生进行选科。还有一些学校选择引入做高考志愿填报的机构来帮助学生决定专业方向。我对此深感忧虑!关于这一点,也许还应该另写点东西来详细阐述。

生涯规划,路漫漫其修远兮。

有人说,随着高考改革的步伐越走越快,生涯教育正是风生水起,越来越火了。当然也更加混乱,真的是泥沙俱下。作为生涯教育研究者,我希望以此文章来告诫自己,警示同伴:生涯教育虽然可以讲情怀、谈梦想,但更要谈真理、懂科学。希望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努力可以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猜你喜欢

生涯陷阱心理学
我的教书生涯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陷阱
陷阱2
陷阱1
甜蜜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