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记者的城市密道
2018-01-25
图+郝赢 若鱼 左小朵 赤凡
英文导读∶ As a food journalist, Wang Yu has a lot of experience in enjoying himself with either barbecue or wonton, or even afternoon tea, to share with friends. . .
一座城市之中,总是有着数不清的隐秘。在被戏称为纪念碑谷的重庆城,更是有着无数的秘密街道等着人们去发掘。就像是游戏,人们化身穿着蓝色工装裤、头戴红色贝雷帽的怪大叔,只是这一次目的不再是救出公主给她一个深沉的吻,而是寻找那些让人欲罢不能的美食。这对初来此地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件难事,对于美食记者来说却是再日常不过的事了。跟随一个美食记者的脚步,你总能找到那些珍馐佳肴。
左右页图:夜深人静,偏僻的巷子里依然热火朝天。在重庆,烧烤是最让人欲罢不能的美食之一。
大坪的凌晨两点半
位于大坪长江二路的胡建民老烧烤是一家鲜为外地人所知的美食,二十多年的经营历史,往来食客数不胜数。这里的老街坊也捧场,在这里住得久的甚至从垂髫童子吃到了鬓生华发,听起来简直就是美食界的神话。饕客吹捧,味道自然也不用多说。泡椒烤鸭肠是这里的招牌,入口爽脆,配上特制的佐料,让人简直欲罢不能。这里还有王宁最喜欢吃的烤脑花,烤鲫鱼、内酯豆腐以及必备的苕皮年糕,想起来就让人流口水。
当人潮开始退去,这座不眠的城市终于变得空旷。街上有零星的汽车驶过,余音还在王宁耳旁久久回响。王宁当然没睡,书桌上的台灯依然亮着,电脑的反光在卧室的墙上映射出忽明忽暗的图案。她每天很晚才回家,大部分时候还要工作到深夜,咖啡成了她的良伴。
作为美食记者,晚上的饭局注定会到很晚。王宁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座城市寻觅那些不为人知的美味,然后用文字和图片把一口珍馐介绍给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她享受这个过程,美食和探秘都能带给她非同寻常的成就感。与此同时,熬夜赶稿也就成了一件平常的事。
当咖啡在胃里发酵,兴许是熬夜的原因,王宁再次感到了饥饿,从抽屉里找出一盒饼干,脑子里不断回忆着晚饭吃的小龙虾的味道。王宁再次开始了写稿的工作,望梅止渴般地想,写完这一段,就该要犒劳自己了。
要说渝中区最让她感到亲切的地方,莫过于那些处处可见的路边烧烤摊了。重庆人经常说一天的生活从晚上十二点以后开始,说的就是路边的烧烤摊,任何季节每天晚上,只要是住宅密集的地方,必然有烧烤夜市。能喝酒的喝酒,不能喝酒的来一瓶唯怡,不亦乐乎。重庆出名的烧烤一条街有九街、石桥铺等地方。但烧烤最让人亲切的还是便利性,比如楼下那家胡建民老烧烤。
作为重庆人的生活常态,烧烤是重庆人骨子里乐天精神的体现。在重庆,每天都有新的餐馆诞生,也有无数的餐馆关张。这个过程就像是潮水的起落,而在这所有的餐馆中总有那么一些美味却不为人知的沧海遗珠,等着人们去发掘。探店、品尝、拍照、写美食日记,王宁就这样走上了美食记者的道路,而热爱就是她最大的资本。胡建明烧烤正是她发现的沧海遗珠之一。
王宁扫荡般的吃法虽然不免让人想到那头上古贪食巨兽,但烧烤过后,也算心安神定。想到去年的这个时候,自己还是学校里一个无忧无虑的学生,吃是她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也正是因为对美食的喜爱,让她走上了美食记者的道路。大致来说,在学校附近开办的餐馆,口味儿都不会太差。这养成了王宁很刁的口味,慢慢的她的足迹也越来越远,沙坪坝、大渡口、九龙坡、江北最后到现在工作的渝中。重庆很大,王宁三十六码的脚步不曾停歇,想到明天还有工作,王宁赶忙洗漱以后上床休息,去梦中神游八荒,与周公相会。
一碗清汤抄手带来的惊喜
编辑记者的工作大都类似,挖掘素材、编写稿件、策划专题、设计相关活动方案以及组织执行。美食记者和其他记者不同的大概就是在工作的内容上,美食记者所有策划的核心都是美食。为此,王宁在生活里需要很仔细地留意生活中的点滴变化,时刻跟踪有哪些新的美食店在重庆开张,有哪些美食最近在朋友圈火爆。
看起来容易,实际操作却并不简单,忙碌是常态,并且还需要全身心地享受这个过程。比较有优势的地方在于,在其他的记者为了一个新闻或者专题的采访踏破鞋底顾不上吃饭的时候,美食记者正坐在桌前与各种美食打交道,这是这份工作最吸引王宁的地方。当然,口味儿也不一定就是一份美食的全部,更多的还有隐藏在其中的细节、精巧的构思以及有趣的故事,这些同样吸引人。
就像是一碗抄手,其中的意义对王宁来说也是不同寻常。早上不赶时间的时候,大坪时代天街D馆的张抄手是王宁最经常光顾的一家店。店面不大,靠里有一个二层的阁楼,错落的布局让店面多了几分空间的层次感。老藤椅刷上黑漆,跟白色的背景墙相互呼应,墙上有好些重庆的老照片,以及用铁牌镀上的重庆地名,充满了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既是源于这家店的装修所营造的氛围,也是因为每个重庆人对抄手的那份熟悉。
左右页图:一碗抄手,吃的不仅是味道,还有对家的思念。一碗清汤抄手下肚,身心暖热。
和小面一样,抄手是重庆人早上最日常的食物之一,遍布重庆的大街小巷。或许是因为制作工艺较小面稍微复杂一些,在外地人眼里不像小面那么出名。但抄手却有着鲜明的重庆特色。
以前商业还没有这么繁荣的时候,在家里吃的抄手都是妈妈包好放在冰箱里,等到想吃的时候就拿出来煮。到现在,年轻人很少会在家里包抄手煮来吃,抄手愈发的多了一层象征意义。游子在外,父母可好?
抄手的种类很多,单是张抄手店里就有鸡汁抄手、筒骨清汤抄手、筒骨红油抄手、虾仁抄手等可选,除了抄手之外,店里还兼卖老卤卤肉饭、卤水豆腐干等美食,给食客更多的选择。点上一碗筒骨清汤抄手,看着师傅在厨房里面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所有独居城市之中漂浮的寂寞一下子就被拽到了红尘中来,倍感亲切。抄手上桌,热气腾腾的高汤散发着阵阵香气,先喝一口汤,温热从嘴边一直延伸到腹肚,瞬间感动得热泪盈眶。白水灼的生菜叶子入口脆爽,冲击着唇齿之间的缝隙。
一碗抄手下肚,心里顿时有了一种满足的感觉。除了抄手,还可以尝尝店家送的小碗咸菜。入口微咸泛着一点酸,整个味觉瞬间都被调动起来,让人食指大动、胃口大开。卤水豆干也是一道不错的美味,柔软中带着豆干特有的嚼劲,让人忍不住想要吃下一大碗。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美食带来的惊喜补充给身体满满的元气,让王宁瞬间充满了活力。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左右页图:心灵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不能远行,不妨让味蕾跟随美食的步伐去远方流浪。
鹅岭贰厂的午后
上午的时间稍微空闲,王宁选择去朋友的茶社坐一下,顺便讨论最近的一个策划案。一份稿件出炉并非只是在饭桌和书桌之间打转,前期的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一个大的策划案包括讨论确定主题、邀请嘉宾、联系餐厅、仔细梳理活动的流程、协调摄影师做好拍摄工作,还要回到家里整理素材和录音,最后才是写稿的工作。当然准备的工作也不必过于严肃,前期策划萌芽的时候王宁和同事经常会选择一些氛围比较轻松的场所,院茶社就是这样一个所在。
茶社在龙湖时代天街16栋12楼,高层的一大优势就是极佳的视野以及身处闹市的一片宁静。院茶社不算大,却是一个清雅的地方,即使是一个小的摆件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这故事可能关于物品本身,也可能关于院茶社的主人老吴。老吴是一名民航飞行教练,工作带来的特殊便利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搜罗世界各地的美物。茶社内的屏风、竹牌、血藤甚至那方长桌,都因为心血与时光的浸润,显得独一无二。烹茶独饮,或者三五老友小聚,心境自然变得澄澈而空灵。
除了大坪,渝中网红店最多的另外一个地方就是位于鹅岭正街1号的TESTBED2贰厂文创公园。TESTBED2贰厂文创公园总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是渝中区旧城改造示范项目。它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的中央银行印钞厂。1953年,这里是重庆印制二厂,当时民众形容凡是带颜色的纸片儿都是在这里印刷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厂房的搬迁,这里逐渐空置下来,并在旧城改造的浪潮中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地标性的文创区。贰厂文创公园独特的气质吸引了不少餐饮、文化产业入驻,衹园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工作的关系,贰厂是王宁最近经常去的地方之一,天气晴朗的午后,以雾都而闻名的重庆忽然变得通透。站在鹅岭贰厂文创公园的观景平台上,嘉陵江畔尽收眼底。邂逅衹园并非偶然,这家以精致的藏式料理而闻名的餐厅在饕客圈子中早已声名远扬。店址原为鹅岭印刷贰厂的库房和锅炉房。老板谢一雄和朋友推平了原有的建筑,给这里从里到外的改换了一个新的面貌。
门头使用藏式建筑典型的“飞子木”造型,进门以后是巨大的坡度,谢一雄在这里开辟出了一个艺术分享空间。版画、抱枕、唐卡,景点的藏式元素与现代艺术的结合,迸发出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火花。二楼和三楼就是衹园的新式藏餐厅所在,从西藏空运而来的林芝藏香猪、藏北高原的牦牛肉、绵羊肉、牦牛酸奶以及来自拉萨的啤酒,口味独特让人赞不绝口。吃完午饭不妨在贰厂的坝子上晒晒冬日的暖阳,在Coffeeholic荷麗可咖啡馆点上一杯香醇的摩卡,享受老厂宁静的午后。荷麗可装饰简单,杯中却有着主理人蒋何玉寻梦的故事,促膝而坐,在白云之外有着广阔的天地等着人们去徜徉。
王宁和他的朋友们
晚上5点的时候,王宁已经来到了位于大同路和民生路交叉路口的味蒸老火锅,此时天已渐暗,渝中区已经是灯火明亮。在华宇广厦之中,味蒸的风格可谓是独树一帜,身处闹市却独得妙趣,在重庆的火锅江湖之中隐隐有圣地的地位。店的外观是传统的川东民居木制吊脚楼风格,古色古香的大门对开,跨过门槛就是另一个世界,青砖、灯笼、条凳,恍如坠入往昔流年。六层小楼错中有致,错层结构让人有种时空穿梭感。
左右页图:一顿火锅的情谊,在于觥筹交错你来我往之间的烟火气。热锅上灶,红油翻腾,热络的气氛之间各自平行的生活在这里交集。
来得早的几位朋友已经落座,饮一口茶润润嗓子,气氛立马就热络起来。国际风云、家长里短、生活八卦,都是闲聊的内容。朋友中有文化工作者,有个体经营户,有健身教练甚至还有企业小老板,一桌便饭就是一个小小的江湖。热锅上灶,随着翻滚的红油,推杯换盏之间气氛更是火热。这就是王宁喜欢火锅的原因,它带着从码头和市井走出来的粗粝质感,带着红尘中打滚的烟火之气,不飘逸出尘却充满了人情味。就像是锅中那翻滚的红汤,让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感觉到温暖。
抛开情怀的因素,味香、味浓、味厚道的地道重庆老火锅风味也绝对值得吃货们专程为了味蒸老火锅跑一趟。锅是传统的九宫格火锅,足量的牛油猪油和花椒辣椒以及各种辅料组成了漂亮的构图,现场熬制的锅底在高汤中融化,香气随之四溢,瞬间喉中翻滚涎水直流。鸭肠、毛肚、牛肉、贡菜,各种从原产地空运过来的新鲜食材在九宫格里沸腾翻滚,几双筷子直奔战场,奋勇争先,无人敢落后片刻。
据说味蒸老火锅创始人之一的黄英女士,祖上曾为清代重庆知府大人家的主厨,家学渊源不可谓不久远。在继承祖传秘方的同时,黄英女士更是在配料过程中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熬制锅底时用料讲究,下料煎炒的火候更是精确到以秒计算,因此朋友们都送给她一个“黄药师”的霸气外号。老板黄英还在味蒸火锅的店里保留了几根近百年的老房梁,并在房梁上写了一行字:一口老锅煮沸两江之水,三根老梁情聚四方来客。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朋友们又回到了各自的生活轨迹之中,王宁继续在这座迷宫一般的城市之中探索,丰富着自己的美食地图。搭上一辆出租车,在夜色中穿梭,夜晚的灯火如林,千星闪耀。探店、写稿,每天的生活大致相同,却时常有着不一样的惊喜。这样的惊喜可能是一碗面的情谊,也可能是一口浓汤的感动。食物,让这座两江之间的半岛充满了人情味儿,不管夜色多么浓重,生活在这里都不会寂寞,这正是王宁对这座城市热爱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