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方法

2018-01-24邓磊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措施

邓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模式对传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挑战,以往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辅导员一定要认识到互联网+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改革与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我國社会输送更多的现代化、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 辅导员思政工作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5-0041-02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向被教育者昭示社会主导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活动,其对达成社会的价值共识与和谐有序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面对当前环境、媒介等诸多因素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面临重大挑战。“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新形态特别是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具有无限施展的空间;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结合的可能性,以高职院校辅导员为突破口寻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克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难点的需求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极大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而且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当前背景下,社会各类信息具有极高的开放性,不同地区甚至国家民族的人群都能够借助互联网进行沟通和交流,许多大学生开始不加思索地接纳西方国家的价值理念及思维。显而易见,这种趋势是既有好处也有坏处的。其中的坏处就是容易淡化学生的民族意识,模糊当前学生的政治观念并且导致他们在思想上的混乱状态。网络特有的虚拟性会使得学生游离在真实生活和虚拟环境之间,长此以往会引发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高校辅导员通过应用“互联网+”的思路,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信息筛选及辨别水平,有效结合当前的互联网以及思政教育。让学生合理甄别和利用网络信息,并且全方面地对接当前的思政教育和现代教育手段。通过建立线下教育和网上教育相契合的教育模式,可以防止广大学生遭到负面信息的困扰,让当前教育更具实效性。

2.适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的需求

在当前时代,各种信息的传播渠道更为多样化,出现了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并且告别了以往的低效信息传播形式,克服了多方面的困难,拓展了教育信息的接受面。在这种新常态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引入“互联网+”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高校学生可以在相应的网络平台里高效获取信息,对于破除当前的信息障碍有着较大的作用,可以促进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民主对话,让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富有实效性。在当前的“互联网+”思路下,辅导员可以把教育内容制作成生动有趣的精致作品,把思政教育内容转变成具有较强互动性的内容。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转变成为具有极强立体感及质感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二、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特点

1.对网络比较依赖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其个性更加鲜明、性格更加张扬,但是又具有较强的利己性,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团队合作能力较差。在信息时代下,学生更加喜欢利用网络来获取知识和信息,对传统的授课方式比较排斥,导致在课堂中大量出现逃课玩游戏以及玩手机等情况。同时,随着这种社交软件的盛行,学生交际也主要通过朋友圈、微博等软件进行,学生在寝室中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学习和交际,对网络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

2.职业规划更明确

当代大学生更加喜欢新鲜事物,并且喜欢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获取技能和知识,在学习方面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当代学生通过网络对社会已经形成了自我认识,并且具有强烈的成长意识,例如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会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进行自主选择。同时,当代大学生认为成绩并不代表未来,对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社会实践具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充分认识到多方面发展的重要性。

3.价值理念功利性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思想更加开放,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同时,当代大学生更加喜欢探索、崇尚创新,对事物存在自己的个性化观点,不喜欢从众。在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理念更容易呈现功利性和实用性,理想也更加务实,例如现在公众和社会普遍关注的学生干部、大学生入党等现象,很多学生都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而担任干部或者入党,理想信念严重缺失。

三、在思政教育中引入互联网+的优势

1.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互联网具有即时性、传播快以及范围广等优势,将互联网与思政教育充分结合,可以切实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实现学生与辅导员的有效沟通,促进师生关系和谐。辅导员利用社交软件可以完成与学生的及时沟通,例如微博、微信、QQ以及陌陌等,可以有效提升师生沟通效率。

2.丰富思政教育资源

互联网中具有海量的思政教育资源,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的时候,可以从互联网中获取资源,摆脱书本内容的限制,提升思政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辅导员利用社交软件还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感与思想动态,对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然后对症下药,进而提升教育的针对性。辅导员利用互联网还能够完成与学生的跨距离交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理念和人生观。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及成因分析

1.部分辅导员政治研判能力不强

“互联网+”背景下,各类信息快速传播,并占据一定的舆论市场,这要求辅导员在对信息的甄别过程中要具有政治敏感度和辨别力,要把握舆情朝正向发展。部分辅导员特别是新入职的辅导员,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个人素养原因,导致其政治研判能力弱,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指导。

2.部分辅导员终身学习意识淡薄

面对信息交互传递、资源持续共享的“互联网+”背景,知识技能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学习新知识、转变老方法、掌握新技能的终身学习意识成为辅导员工作制胜的法宝。部分辅导员墨守成规,还是用老办法、走老路子,不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能与大学生活跃的思想相交融,这便失去了与学生交流情感、拉近距离的良机,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3.辅导员队伍对互联网新兴媒体的认识和使用滞后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逐渐借助互联网和智能设备,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也会使用微博、微信、QQ等,但相比于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对互联网新兴媒体的认识和使用显得滞后。多数时候辅导员还依靠谈心、座谈、开大会等传统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大学生已经从被动的参与者,逐渐过度成个体发言人,大学生对信息的了解超出了辅导员的掌控,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

4.学生产生网瘾,并且出现交际障碍

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认为,真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对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自己封闭在网络世界中,而不是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在所有的业余时间里都进行网络交友、网购及网游,就会影响到自身的正常发展。在这些网络行为成为生活的主旋律之后,大学生就会逐渐失去是非判断能力及独立思考探究能力。在许多情况下,网络具有难以比拟的重大优势,但是在当前,辅导员难以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监管,只有有效平衡学生在网络中以及真实生活中的行为,才能做好工作。

五、高职院校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互联网的普及和便捷,决定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将互联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在互联网中找准定位,扮演好合适的角色,来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做一名合格的信息收集者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互联网上与学生一样,就是一名普通的网民,其在网络中的身份与学生的地位是对等的,这为辅导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首先,辅导员需要通过微信、QQ、BBS、贴吧等社交平台,收集信息,发掘意见,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观点、想法和态度[3],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其次,辅导员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深入交流,针对学生关心的问题,要积极参与讨论,做好舆论的良性引导工作;最后,辅导员要主动出击,学会甄别信息,针对一些不适合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要用发站内信等形式,与信息发布者联系,通过网络做好沟通教育工作。

2.做一名用心的服务者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责决定了其不仅仅是一名教育管理者,更是一名服务者。首先,作为一名服务者,辅导员需要掌握網络基本技术和计算机基本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网络交往能力,以此来妥善解决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中出现的诸如网恋、网瘾等问题;其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要事无巨细,要谨小慎微,互联网平台中出现的很多大学生的问题是辅导员个人解决不了的,这就需要辅导员认真整理、归纳有效信息,通过相关部门,求助相关人员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最后,辅导员还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回复和解答,以此来澄清事实,引导良好舆论。

3.做一名教育的主导者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互联网平台上,除了要做好服务、收集好信息之外,还要认真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性工作,对于硬性的要求要严格落实到位。首先,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精神等专题版面,通过挖掘身边的典型事例来传播正能量。对于网络中不可避免的一些敏感和棘手问题,要及时与主题版面的负责人沟通,清除片面的不良信息,积极引导话题的讨论方向。其次,辅导员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教育的沟通和衔接,这就要求辅导员既要在教室、宿舍等现实环境中,也要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互动,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进行教育和引导。最后,辅导员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教育观念,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给工作带来的影响,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紧跟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

4.健全工作机制培养“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素养习惯

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另一方面它却使得一些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例如部分学生面对新环境和新生活表现出对真实大学生活的失望和不适,部分学生面对自主式的学习方式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缺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整天无所事事,将精神情感寄托于网络世界中。久而久之,他们不仅迷失了自我,甚至产生了社交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障碍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形,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要创新思维,转变观念,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在平时工作中本着“提前预防、提前干预、提前处置”的“3F”工作理念,采用“新思路、新服务、新提升”的“三新”工作态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依靠“专任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三支队伍将工作常态化。同时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开展始业教育和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通过组织“名师有约”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专业学习兴趣;通过召开优秀校友回校交流报告会,帮助学生扩宽视野,激发学习热情,明确职业规划方向;通过班主任助理、学生骨干等朋辈教育,增加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和归属感;通过举办展示“我”的特长,接纳“我”的不足等活动让他们面对快乐学会尽情享受,面对烦扰学会理性解决。

六、结语

时代在发展,时代的要求在变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想要发展,就应该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每一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都要明白:“互联网+”的到来是思政教育工作发展的机遇。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与互联网知识和技术深度融合,拓宽并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态和新境界,从而研究并探索出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兼具实效性的思政教育工作新模式,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一批合格的、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马志勇.微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形象的塑造[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26(02):32-33+89.

[2]乔旭.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策略探讨[J].技术与教育,2017,31(02):35-38.

[3]黄广谋.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及其优化策略[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2):22-24+6.

[4]程鸿博.网络信息化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影响[J].科技视界,2016,(22):52-53.[5]王文娟。互联网时代高等学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8):204-205.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