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照“HSA”理念,矫正阅读教学偏差

2018-01-24王永祝

语文建设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本素养阅读教学

王永祝

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00年发起的关于学生参与现代社会必备知识与能力的检测项目,阅读素养的检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PISA关于阅读素养检测的指标也在不断调整。2016年10月,相关组织发布了《PISA2018阅读素养框架(草案)》(以下简称《框架》),其中对“阅读素养”的理解为:为达到个人目标,增长知识和潜能以及参与社会,而对文本的理解、使用、评价、反思和参与的能力。可见,阅读素养的培养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目标,增长知识和潜能”,也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参与社会”;而对阅读素养的能力要求也不限于一般的“理解”“使用”,还包含更高层次的“评价”“反思”和“参与”。

《框架》将阅读系统概括为“文本处理”和“任务管理”两个方面,并以图表形式加以呈现:

统观《框架》,结合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如下几点尤其值得关注。

其一,关注阅读流畅性,强调“读”的重要性。阅读流畅性,指的是阅读中理解文本的速度和效率,即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准确自动地阅读文字、关联文本以及理解和处理文本信息的能力。阅读流畅性反映着阅读个体对文字解码、词汇识别以及语法处理等基本阅读技能的熟练程度。PISA2018将“阅读流畅性”置于“文本处理策略”关键地位,将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文本阅读的本源,切实强化“读”的指导与训练。

其二,增添阅读形式与阅读文本类型,适应时代发展。由“访问和检索文本信息”“搜索和选择相关文本”可以看出,这里的阅读形式既涉及传统纸质阅读,还涉及新型电子阅读;这里的阅读文本类型既包括连续文本,还包括非连续文本。

其三,促进阅读者的深度参与,调动阅读主动性。阅读主体要能适应新的阅读情境,能深入思考、整合、推论多文本资源,积极质疑阅读内容的质量和可信度,善于发现和处理多文本阅读中的冲突。深度阅读需要主动积极的态度,否则只能永远在文本的表面“滑行”。

其四,倡导“读”与“写”的关联,构建“读写联体”。阅读不能止于“吸收”,不能仅是搜取信息、理解文本,还应学会表达,能够“描述文本大意”“整合和形成推论”,甚至写出“评价和反思”。这样就将阅读活动与表达训练有机地衔接了起来。

其五,拓展阅读策略空间,强调“任务管理”。这里的“任务管理”指阅读者为实现阅读目标而进行的行动设置与计划,以及相关监测和控制等(有关阅读理论称此种自我管理阅读的策略为“元认知”)。许多事实表明,元认知策略对于提高阅读效率、实现阅读目标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观照《框架》,我们便容易发现当前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偏差,并对我们矫正这些“偏差”产生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轻“读”重“解”,课堂缺少琅琅书声——让学生“读”起来

或是因为急功近利的心理,或是迫于应试的压力,目前的阅读教学,多以讲解“知识”、传授“方法”为主,课堂上很少听到琅琅书声。由于长时间缺少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一些高中学生读起课文来都是结结巴巴,气不相连,句不贯通,更谈不上读出气势,读出情感了。宋代理学大师陆九渊曾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缺失了“读书”的工夫,减省了“涵泳”的过程,一切的分析、感受都是架空的,“短效”的。

应该说,PTSA2018阅读素养所提出的“阅读流畅性”,正是对我们当下阅读课堂“失声”现象的反驳。阅读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阅读流畅与否体现着阅读者认清文字符号表层结构的能力,理解语义深层结构的能力,也体现着阅读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联想和预测以建构出文本意义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流畅性决定着阅读者对文本理解、体会的速度与效度。

《框架》将“阅读流畅性”放在了“文本处理策略”的首要位置,作为阅读素养检测的重要方面。这对于我们,应该有着多重现实意义。

首先,只有“读”起来,才能把握文句的声调、语气,读出文章的气势、胸怀,从而准确体会作者的情感、志趣。当然,这里的“读”可以是大声朗读,也可以是小声吟诵,还可以是无声默读。一般而言,在对某一文本的初读阶段,宜用默读形式;待到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础或有了一定的情感反应后,方可大声朗读以体会情感。大声朗读,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而这一体验又往往与读者的生活经历、情感经历、学识水平等相关联。因此,不同的阅读主体对同一文本的情感体验、声调语气的把握各不相同,在课堂上应多提倡自主朗读,少用齐声朗读。

其次,只有“读”起来,才会“沉”进去。古代训诂学中,有“因声求义”一说,是指通过对汉字声音线索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一种方法。其实,在阅读教学中也可以借用“因声求义”之法。读的功夫到了一定的火候,学生自然就会沉浸到文本深处,自然就能洞明其内部的某些玄奥。

再其次,只有“读”起来,才会逐渐培养起语感。语感是对言语的一种感觉,也是对言语理解的一种经验与技巧。夏丐尊先生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义吧。‘田园不但只讲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诗味吧。”学习语言,就是要培养这样一种对言语的敏锐感覺。而关于语感的培养,王尚文先生认为:“语感源于人的感官和心灵对言语的感受,并由这种感受不断积淀而成。通过感官和心灵直接感受优秀的言语作品是语感创造的必由之路;否则,无异缘木求鱼。”所谓用“感官和心灵”去感受言语作品的途径,主要在“读”。

最后,只有“读”起来,才会发现问题,走向思考。PTSA2018阅读素养提出要能“反思内容和形式”“发现和处理冲突”。试想,对某一文本的“读”如果只是蜻蜓点水,对文意只是一知半解,甚或半知半解,那将从何“反思”,从何“发现”?唯有深读、细读,方可生发疑问,发现矛盾或“冲突”,从而引发探究,深入领会。

二、视野狭隘,阅读文本陈旧单一——让多种文本进入课堂

目前的一线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滞后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从阅读文本类型来说,我们大多仍局限于语文教材,亦即传统的纸质媒介;从文本形式来说,也多停留在线性文本的阅读上。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学生所接触的阅读文本已大大超出了这一范围,比如音像制品、网站网页、电子书籍等;阅读中也会接触到许多图表、数据、帖吧留言等非线性文本。基于目前情势,如果教学文本不能加以更新,将严重滞后于时代步伐,不能有效服务于学生的阅读与生活,更谈不上“面向未来”了。因此,PISA2018的阅读素养定义删除了PISA2009中的“纸质”一词,让所体现的阅读文本更加广泛——既包括传统的纸质文本,也包括一般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网页、视频、录音等非线性文本。这既体现了PISA2018的时代性特征,也体现了PISA阅读素养测试对社会功能的重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明确提出:“具体学习内容,可选择社会交往类的,如会谈、谈判、讨论及其纪要,活动策划书、计划、制度等常见文书,应聘面试的应对,面向大众的演讲、陈述和致词;也可选择新闻传媒类的,如新闻、通讯、调查、访谈、述评、主持、电视演讲与讨论,网络新文体(包括比较复杂的非连续文本);还可选择知识性读物类的,如复杂的说明文、科普读物、社会科学类通俗读物等。”

因此,我们一定要大胆地将现代技术运用到课堂,把各种现代媒介引入课堂。面对纷繁的网络信息和多种阅读媒介,我们要做的是“疏”“导”“引”。

疏,即疏通。我们看到,有些“保守”人士,总是认为网络上的一些不良资讯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对学生上网、使用智能手机采取围堵的措施,可是面對迅猛的科技大潮,岂是围堵就可了事的?我们应放开心态,顺应时代发展,疏之以流,多策划一些积极的阅读情境。比如,让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去搜集数据、资料,围绕某一篇课文去查阅课件,把课文制作成主题网站让学生自主学习等。

导,即指导。面对纷繁浩渺、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有些学生不仅难以下手,而且容易被引入歧途。因此,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对学生予以指导,让他们用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分辨网络信息的真伪、优劣,同时在阅读方法上予以指导。新媒介文本在结构形式、信息表现方式等方面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文本,当然在阅读方法上也当有所不同。对于新媒介文本阅读,要指导学生会“散”会“聚”——对某阅读主题,要能散得开,把阅读的触角伸向每一个有关联的信息点,广搜博引;同时,还要能聚得拢,能从搜集来的多个信息中找出最有价值的条目,并加以归类、概括,从而得出结论。

引,就是引领。PISA2018阅读素养鼓励“评价与反思”,能够“发现和处理冲突”,这便对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中多是遵“纲”守“本”,学生也自然形成了“书本至上”“师言必从”的固定思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必修课学习要求”部分提出,“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质疑,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将学生引向多“问”、多“比”、多“思”。多“问”,就是对文本相关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如这一词语(或句子)在这里的表层意是什么,内在意又是什么;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效果如何;文本为什么采用这一结构方式,有何好处,等等。多“比”,就是多比较,如这一文本与作者的另一文本在情感内容上有何异同,这一句子如果换成其他表达方式会怎么样,同一主题不同文本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等。多“思”,就是多思考探究,如推演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叩问作品观点是否有现实意义,评判别人对文本的评析是否客观公正等。

三、“读”“写”背离,难以协同发展——注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长期以来,人们都在热议“读”与“写”的衔接及同步发展的问题,可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少有让人欣慰的成效。阅读教学多指向考纲、考点,常以答题的方法技巧为主;而写作训练,多带有随意性,命题很少兼顾阅读,很少有系统性安排,缺少指导,忽视讲评。“读”“写”各“行”其“道”,甚或在写作方面是心中无“道”随意而“行”。PISA2018阅读素养非常重视“读”与“写”的关联,“不但别具匠心地构建起读写联系体,开辟了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的衔接通道,而且指明了阅读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升华境界”。可以看到,《框架》测试样题有一个突出之处,便是要求读者把自己的思想表述成书面材料,这样,对阅读技能的评估,也便参考了读者在写作过程中的交流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出,“运用优质的素材和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其实,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心向语言运用,努力寻求“读”与“写”的关联,便可以寻得更多契机,比如:

基于“表达有特色的精美语句”,可引发讨论其用词之美、形式之巧、修辞之妙、意蕴之丰,然后让同学们参照这样的表达技巧或语言表达形式进行仿写训练。

基于“文本表达的意蕴”,可引发写出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诸如揭示意义、分析形象、抒写情感、发表见解、进行联想想象等。

基于“文本表达所运用的材料”,可试着将文本有关材料,转化为适合表达其他话题的素材,以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材料的能力,激活写作的源头活水。

基于“文本表达的方法及技法”,诸如结构安排、详略布置、叙议结合等结构方法,以及烘托、对比、抑扬、伏笔、铺垫、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写作技法。可引发鉴赏讨论,探求其表达效果,写出鉴赏评论;还可进一步进行模仿演练,以促进内化,提高写作“整篇”的能力。

基于“文本的疑问难解处”,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深入分析研判,谈出自己的认识、见解(包括提出待解问题)。

四、忽视“元认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薄弱——把阅读主动权交给学生

《框架》将“任务管理”纳入阅读策略系统,“任务管理策略即用来帮助读者通过目标设置、监测和调整而达到阅读目的,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元认知策略”。

长期以来,我们教学大多沉没在“被动”之中,教师是被动地跟着大纲、教材的安排走,学生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走。教师懒于教学创新,学生失去学习热情。这样的结果,不仅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更使得学生将来也难有创造激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出,要“提高教师水平,发展教师特长,引导教师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有选择地、有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对于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意愿和学业状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方向和空间”。

教学中,尤其是对于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教师不可“越位”,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有了自我管理的目标,才会有主动学习的热情。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不可“失位”,如果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或发生了偏差,教师还应及时予以指导,以防学生步入歧途。

猜你喜欢

文本素养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