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与宁镇扬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2018-01-24丁绵钢李明惠冯晓彤吴野龙王丹丹

绿色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环境

丁绵钢 李明惠 冯晓彤 吴野龙 王丹丹

摘要:指出了宁镇扬(即南京镇江、扬州)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是宁镇扬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了绿色建筑与宁镇扬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通过分析宁镇扬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提升全民“绿色”意识,提高专业从业人员的水平,加大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力度,加快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步伐等宁镇扬绿色建筑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宁镇扬;生态环境;耦合关系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4-0193-03

1 宁镇扬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意义

宁镇扬(即南京镇江、扬州)三地毗邻而居,三地山水相连、文化同脉、民俗同源、发展同气,宁镇扬一体化建设是江苏省委省政府近年来的重大政策部署,是推进“两聚一高”、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重大举措,宁镇扬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是宁镇扬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镇扬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可以实现区域间生态公平,保障宁镇扬地区的生态安全,提高该地区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达到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增强城市经济与文化实力,实现三地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的目的。宁镇扬一体化发展越来越深入,如何推进宁镇扬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分析绿色建筑与宁镇扬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非常必要。

2 绿色建筑和宁镇扬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1 绿色建筑的特征

据资料显示各类建筑的运行产生全世界温室气体、水体污染、固废弃物、氟氯化学物分别为42%、50%、48%、50%。因此将绿色建筑作为宁镇扬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的重要抓手,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将各类排放和能耗及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让人类、环境、建筑共生和谐[1]。绿色建筑具有以下特点:科学合理的选址规划,高效循环的资源利用率,综合有效的节能减排,健康环保的建筑环境,废物废气排放量减少。

2.2 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绿色建筑遵循全寿命周期、经济、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境四大设计原则。首先,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和科学分析环境因素以及成本投入和当地的地理、地质、文化特点等因素;其次,在建造时,采用适宜的绿色技术,保证建筑物安全舒适,减少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最后,在运营服务期间,让业主感受到居住环境的舒适安全、绿色健康;在拆除环节,尽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危害[2]。

2.3 绿色建筑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3.1 绿色建筑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绿色建筑可以从大气污染、水环境、固体废弃物安置和生态功能区保护4个方面对生态产生影响,起着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第一,绿色建筑采用新型建材和清洁能源,大大降低了空气中C02、CH4、03、CO、N20等气体的排放,促进了大气环境的治理。第二,绿色建筑中安装的水处理系统不仅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也对水资源进行多次循环使用,从而促进宁镇扬水环境治理。第三,对于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进行二次循环利用,减少对建筑资源的浪费。第四,针对不同建筑物,采用不同的节能系统、能源循环系统,使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都使资源合理化利用,从而促进促进宁镇扬生态功能区保护。

2.3.2 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生态环境指的是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一系列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总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和资源丰富促进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绿色建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受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旦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则会反作用于人类的生活,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所以,生态环境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3 宁镇扬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案例分析

宁镇扬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推进当地绿色建筑的发展[3]。

3.1 南京绿色建筑的发展

3.1.1 南京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

南京市目标是要建设特大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城市。在2016年,南京市总计评选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144项,所有项目中一星级标记有50个,二星级设计有69个,三星级标记25个,二星级以上项目超过总体的65%以上。从2010年起南京市绿色建筑开始起步发展,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尤其在2015年突飞猛进,在接下里的几年里项目产生将成井喷式发展,更多的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4]。

3.1.2 南京绿色建筑对生态环境贡献度的案例分析

江宁市民中心位于江宁东山副城杨家圩核心地带,该区域被历史名河秦淮河环绕拥抱,江宁市民中心总计占地面积3~4万mz,政府规划总建筑面积约5.9万m2,其中地上面积约3.4万m2,地下面积约2.5万m2,江宁市民中心主要规划五个功能区域:市民文化区、市民公共服务区、妇女少儿老人活动区、地区科技体验区以及综合配套服务区。

其中建筑物的绿色贡献如下:①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透水地面、地下空间开发节约了占地面积。②地道通风、蓄冷/蓄热技术、地板送风、照明智能控制、过渡季节新风利用、节能外窗、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发电等技术节约了能源。③雨水收集回用、中水回用、人工湿地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④通风及室内空气质量监控、天然采光(含采光模拟优化)、自然通风(含CFD模拟优化)、可调节外遮阳等改善了室内环境。⑤施工过程资源节约、运营管理运用智能化系統,大大降低了整体建筑的能耗,并且将雨水回收利用,减少污水排放,大大提高了周围生态环境的质量。

3.2 镇江绿色建筑的发展

3.2.1 镇江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

2014~2017年,镇江市政府在示范园区内建53个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随着镇江市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镇江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各单位和局、企业正在为积极创建“江苏省绿色建筑示范城市”而努力,推进镇江市绿色建筑项目进展,加速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步伐,为切实提高民生幸福水平,政府确立了扶持绿色建筑项目、发展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发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绿色建筑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加强绿色建筑标准审核机制这四个项目和一个机制。

3.2.2 镇江绿色建筑对生态环境贡献度的案例分析

镇江科创园二级建筑设计典范建筑有三期国际公寓,三期国际公寓绿色项目中,屋顶绿化采用了以金桂、茶花等植物为代表,总共绿化面积480 m2,12.6%绿化率;整个公寓采用中水回用系统,将污水和废水经过技术处理,然后循环用于绿化灌溉和公共冲厕;同时结合太阳能的使用,屋顶电站总装机容量354.2 kW。三期國际公寓绿色项目还融合了大面积绿化透水地面铺装技术,整体建筑应用高效节能照明用具,微喷灌的节水绿化灌溉方式贯穿整个建筑,先进的天窗自然采光系统理念也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其中雨水收集区用系统是最具代表性的创新,该系统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整个系统占地面积小,采用全地埋式安装,为了不影响整体外观形象,地面上仅留人孔及检查孔。

(2)系统的出水效果好,控制在4NTU以下的水油度,依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系统出水透明度可以达到0.5~2 m。

(3)操作系统程序化,物业人员均经过培训,能够较熟练地操作绿色建筑的运营平台,加强了对绿色建筑的智能化管理。

(4)系统采用多介质净化技术,具有截污能力强,去味能力高,其出水水质稳定,系统净化周期长,区湖洗耗水量低等优势。

(5)系统采用模块式蓄池,相对混凝土水池,具备施工快速、安装简便、组合灵活、寿命更长的优势。本系统的模块式蓄池结构独特结构空间,具有超强的承压力,在蓄池上面可以继续停放车辆、种植绿色植被等用途。

3.3 扬州绿色建筑的发展

3.3.1 扬州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

扬州市政府制定相关文件,积极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的节能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267万m2绿色建筑面积,另外政府和相关单位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改造建筑节能面积80.7万mz。大力提倡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中的使用和推广,应用面积已经达到2270万m2,每年节约用电量1.90亿kW·h。计划到2020年底,计划实现全市50%的新建建筑按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3.3.2 案例分析

扬州帝景蓝湾花园房地产公司位于于扬州市江阳中路一祥和路89号,处于扬州CBD第二城核心板块。占地约34000 m2,总建筑面积86000 m2,根据相关介绍,其建筑物的绿色贡献如下。

(1)节约占地面积。采用透水地面、交通优化、地下空间开发、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噪音预测技术。

(2)节约能源。采用地板辐射采暖、高效光源、地源热泵/水源热泵、保温材料加厚、节能外窗、导光筒/光导纤维、能耗模拟优化。

(3)节约用水。采用雨水收集回用、绿化喷灌/微灌、节水器具技术。

(4)节省材料。采用可再循环材料回收、预拌混凝土/砂浆。

(5)改善室内环境。采用天然采光(含采光模拟优化)、自然通风(含CFD模拟优化)、可调节外遮阳技术

(6)绿色施工。采用运营管理、分户计量、功能合理的智能化系统。

3.4 应用BIM技术,提高绿色贡献度

在绿色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应用BIM技术,可以对建筑进行不同属性的定义,不同设计阶段,不同专业的属性定义,利用BIM的对象属性,充分发挥数据在绿色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的作用,如把设计数据导入到施工数据,增强施工数据的合理性,把施工数据转化为运维数据[5],提高运维数据的准确性,可以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绿色建筑对生态环境的贡献度。

某高校食堂一共三层(图1),二层标高为4.75 m,三层为9.55 m,屋面层为14.8 m,根据建筑图纸进行建模。通过鲁班安装软件建模暖通系统(图2)。

通过建模分析,预算工程量,详细材料使用量,材料统计等数据可以一目了然,可以更加科学地制定绿色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方案。

该食堂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运用地源热泵技术,充分应用采光手段,降低了整个建筑的能耗,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贡献。

4 宁镇扬绿色建筑发展的启示

4.1 提升全民“绿色”意识

注重培养全民的“绿色”意识,让老百姓明白什么是绿色建筑,喜欢绿色建筑,才能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4.2 提高专业从业人员的水平

建筑物首先是满足人类对于居住性的需求,其次是满足人类对于美观舒适的需求。绿色建筑覆盖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涉及很多的专业和工种,从业者应该加快新知识的学习,新技能的提高,适应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求。

4.3 加大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力度

在城市未来生态环境构建过程中,绿色建筑是最新一代的建筑发展设计模式。宁镇扬三市政府只有齐心合力,形成共识,制定一系列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引导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物业公司等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加大对绿色建筑的奖励力度.才能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4.4 加快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步伐

(1)以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和标准化技术体系为支撑,推广宁镇扬绿色建筑,促进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材料、产品和设备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关联产业的技术升级更新,助推建筑行业技术进步。

(2)以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和标准化技术体系为基础,形成良好的技术和市场导向,在宁镇扬建筑市场培育具有较大技术附加值的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宁镇扬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以科学合理的绿色建筑评价为抓手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延展触角,注重对增强建筑使用功能、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生态环境负荷等方面加强评估,切实贯彻落实人本理念,促进宁镇扬社会的融合发展[6]。

5 结语

宁镇扬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生态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绿色建筑支撑、协同宁镇扬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又促进宁镇扬绿色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6.

[2]林海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标准规范技术研发”简介[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3):44~46.

[3]张玮,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前景:以北京为例[J].建筑知识,2014(8).

[4]崔秀岩,高阳,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和谐共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

[5]赵志安.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系列软件中的应用探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2(4):115~118.

[6]任建平,对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和内容的探讨[J].低碳地产,2016,2(17).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生态环境
深圳市绿色建筑审查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分类探讨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