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助顾执中 创办北京民治新专

2018-01-24邹士方

北广人物 2018年50期
关键词:北京

邹士方

顾执中先生1928年开办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最初名为民治新闻学院),至1952年院系调整时,民治新闻专科学校一方面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同时在华东新闻出版局领导下,改组为以工农学生为对象的民治新闻学校。1954年起,自动停止招生。1983年,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在重庆首先恢复起来,顾执中先生任校董兼名誉校长。

1984年夏,顾执中先生给我写信,拟办一“民治文化补习学校”,让我协助。他在信中说:“这里街道方面有几位退休老同志,想要创办一所补习学校,就商于我,大家决定该校校名为‘民治文化补习学校,地点在我所住的附近,请你和王乐天、陈必娣同志等八九人为校董,共拟陈必娣为校长,我们恳您慨然同意,不胜感激……”

受顾老委派筹办北京民治新专

我同顾老结识于1983年6月30日,他曾在我的纪念册上题词“老老实实为人民的新闻事业服务”。但这是在什么场合题的,我已毫无印象。

1984年7月,我所在报社的张西洛副总编命我协助顾老办理赴东北火车票事宜,我才第一次来到顾老在菜市口附近的宣外棉花下七条的小院中访见他。顾老精瘦,精神矍铄,南方口音很重,待人热情,我们一见如故。小院有北房三间,陈设十分陈旧,书籍在墙边堆得过人,唯一装饰是壁上有顾老篆书书法一幅。续弦的师母比顾老小许多,娴淑端庄,同样热情周到。上述这封信札是我保存的顾老信札的第一封,这也是创办北京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的第一件历史文字凭证。

顾老从东北回来后,让我和一位姓孟的退休老同志,還有一位宣武区文化馆的干部、画家钟国全,到他家里开会。商议的结果是委派我和钟国全具体跑有关部门筹办补校。此事到1985年春天发生了变化,根据各方面的意见,顾老有了新的想法,补校不办了,拟创办北京民治新闻专科学校。为此,他在当年5月19日给我的信中录写了他草拟的学校董事会人选。顾老告诉我,他已给上述大部分人士写信征求意见,并得到答复。陈必娣未回信,萧乾、沙博理因地址不详未写。顾老命我写信给萧乾、沙博理、陈必娣征求意见,三人均表示同意。

办学需要经费,顾老拿出1000元,1986年1月又请老友、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富豪王宽诚先生资助10万元人民币。作为回报,顾老赠予王先生一幅明代文征明的绘画。

顾老年近九旬仍坚持登台授课

1985年10月北京民治新闻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北京民治新专)得到宣武区成人教育局批准,在菜市口中学挂牌创立。顾执中任校长,陈康德和我任副校长。校牌由顾老亲自题写。同年12月,北京民治新专试办新闻写作和英语两班。

1986年2月28日,北京民治新专正式开学,开设两年制新闻专业班。任课教师都是中国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界重量级人物,如杜导正(新闻出版署署长)、张惠卿(民治新专毕业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戈扬(作家、记者)、杨兆麟(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洪民生(中央电视台前副台长)、赵忠祥、陈铎、虹云等,董事长姜椿芳、董事萧乾和作家陈登科、陈允豪等也来校办讲座。年近九甸的顾老亲自登讲台为学生讲课。他说:我们学校要培养出中英文、新闻、历史地理、科技等各方面都出色的人才,我们不做大象,要做小蚂蚁,到世界各地开花结果。蚂蚁虽小,但世界上到处都有;大象很大,但有的地方不多了。我们打的是游击战,不是阵地战。1986年5月顾老拟在下学期开办老年新闻班、华侨新闻班,他写了一封致中国老龄委于光汉的亲笔信,命我去拜望于先生,希望得到于先生的支持。

1987年6月21日晚,北京民治新专学生举行座谈会,庆祝顾老89岁生日。顾老深情地对学生们说:“万寿无疆是封建的,迷信的,我不会永远不死,但民治新专和你们会一代代延续下去,万寿无疆!”我在北京民治新专兼职两年期间(1985年10月至1987年10月),每晚业余时间都在菜市口中学度过。顾老除了有课时到校,无课时也经常到校指导,以九旬高龄亲临讲台,真是空前未有,其精神令人感动。

顾老为新闻教育事业“流尽汗水”

1988年是民治新专建校60周年,又是顾老90岁诞辰和记者生涯65周年,可谓“三喜临门”。民治新专校友们欲编印一本纪念册,我请丁聪先生为顾老画了一幅漫画像,但顾老看了不同意编入纪念册,只好作罢。10月21日,中国记协和高教出版社等单位在中国记协的会议厅举行纪念会,纪念民治新专建校60周年,首都新闻界知名人士和民治新专的几届校友向顾老表示热烈祝贺。当时的中国新闻界,顾老在年龄方面是第二人,只比陈铭德小一岁(陈为《新民晚报》的创始人之一,于1989年逝世);而在从事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事业方面,他是年代最久的一位。会上,中国记协负责人杨子才及范荣康、甘惜分、李普、钟沛璋等先后发言,热情洋溢,异口同声,赞扬顾老几十年坚持正义,追求光明,追求真理,不畏艰险,严谨治学,节俭朴素,性情忠厚,待人亲切,温和谦虚,在中国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事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民治新专毕业生、国家物资部副部长蔡宁林向顾老献礼,杨子才赋《西江月》一首:“眼底九洲风雷,笔下雷霆三干。无数春宵灯影里,揽镜雪染双鬓。不求名闻海内,但愿华夏飞腾。流尽汗水磨穿砚,换取丹心一片。”顾老致答辞:“过去我们的民治是针对国民党的不民治,现在是我们最好的时光。一个人长寿没快乐,大家长寿才快乐,希望共享!”

二十多年过去了,顾老于1995年4月16日以98岁高龄仙逝,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在眼前浮现。特别温馨的是,我多次在顾老家品用工作餐,最好吃的是顾师母亲手烹制的肉丝面,在之前和之后,我从未有这样的口福。

顾老曾任中国记协理事、中国新闻社理事、北京新闻学会顾问、北京晚报顾问、北京新闻教育学会顾问。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发表作品共1000多万字,其中在80高龄以后的作品就有300多万字。特别令人称道的是,他将《封神演义》译成英文(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并在85岁时应聘担任新华社特约记者。

顾老逝世后,根据他的意愿,他积存的经费15万元连本带息,全部捐献给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设立“顾执中新闻教育奖学基金”。《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都在复旦新闻学院设立奖项,而且金额都很大。可是,以老报人、新闻教育家顾执中个人的名义设奖,是唯一的一项,虽然数额不多,“含金量”却很大。1999年6月14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了颁奖仪式,把第一批奖金发给成绩优秀的15名清贫学生。顾老可以不朽!

猜你喜欢

北京
C919降落北京
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
Excerpt from Pygmalion
北京回信
北京X7
北京卷
北京的河
北京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