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为何陆续停止房贷业务?
2018-01-24卢桦
卢桦
从5月份开始,已经陆续有不少银行暂停住房贷款。在广州,4月份首套上浮40%的恒生银行,继明确不做二套房贷以后,5月份彻底宣告不做房贷。一向稳妥的交通银行,也宣布“暂不受理房贷”。在重庆,不少银行已经停止了二套房贷款业务。在全国,几乎所有银行在房贷利率方面都有上浮的调整,并且不低于20家银行暂停了住房贷款。
央行发布的货币执行报告显示,4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3543亿元,同比和环比均回落。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为住房按揭贷款,这意味着4月新增购房贷款体量正在缩减。并且,按照这种趋势,将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了暂停受理房贷行列。
一边是火热难耐的楼市——二线城市几千人抢一套房,三四线城市房价翻倍暴涨;一边是银行不断上调房贷利率,或者干脆就停了房贷。是房子越来越不值钱了?还是银行没钱了?
这事要先从美国加息说起。
美国经济早就进入了加息周期。2017年,美联储进行三次加息。2018年3月22日和6月13日,美联储连续两度加息25个基点,这是2008年以来的第7次加息,也是今年以来的第2次加息。按照美联储的声明,2018年维持3~4次加息计划。
加息首先会对美债收益率产生影响。美债是由美国财政部向全世界发行的美国国债,分不同期限,期限越长收益越高。由于美债是世界上信用最好的债券,风险也是最低的,因此,美债收益普遍偏低。其中,10年期美债的收益率,已经成为全球参照的“无风险收益率”。加息会提高利率,美债收益率也会跟着上涨。4月份,10年期美国债券收益率自2014年1月以来首次突破3%。
全球的资产,都参照无风险收益率进行定价。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全球利率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那其他国家的央行能否拒绝紧跟美国的步伐进行加息呢?
如果不同步加息,其他国家(包括中国)跟美国之间的利差丧失优势,形成资本外逃与贬值预期,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近期的港元保卫战很残酷地呈现着这一点。
今年开始,港币兑美元屡屡跌破33年来新低,数次触及官方设定的7.85底线。
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后,港币和美元的利差到了1%。这意味着,只要把港币换成美元,就马上可以多赚1个点的利息。对于各金融机构而言,这是简单快捷,没有任何风险的套利。所以,市场不断开始抛港币换美元。
由于香港楼市和股市都处于高位,资金持续外逃,香港的高位资产将无法维持。因此,调控货币的香港金管局只能不断地买入港元打压港币做空者。
所以,在美元霸权的时代,美联储加息,你也只能紧跟着步伐加息,否则出现利差问题,你会输得很惨。
从2017年2月起,为了应对美联储加息,中国人民银行就陆续提高公开操作市场利率。2018年3月22日美联储加息后,第二天中国人民银行就小幅上行了5个基点。紧接着,央行发布公告称,商业银行存款将放开利率上限,相当于让银行自己决定存贷款利率。这是比加息还猛的加息。
随着加息周期的推进,利率不断上涨。利率上涨,意味着钱变贵了。钱变贵了,供给就变少,意味着对钱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大,这本身就会出现钱荒了。加上目前存款流失越来越严重。
4月居民存款大降1.32万亿元,余额为67.4万亿元,为历史单月最大降幅。目前各项存款余额的同比增速已经降至197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个人储蓄存款方面,居民的储蓄率由2010年的16%下降到2017年的7.7%。
流失的存款,不外乎去了两个地方。
一个是股票、基金、P2P等理财类产品,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把钱放在银行里存着。货币基金余额宝去年年底的规模达到1.58万亿,比招商银行的存款总额还要高。而類似于余额宝一类的货币基金,规模高达7万多亿元。
一个是房贷。银行内中长期贷款,主要是以住房贷款为主。2016年新增中长期贷款为5.7万亿元,短期贷款为6500亿元,当年的居民新增存款为5.16亿;2017年中长期贷款为5.3万亿元,短期贷款1.8万亿,当年居民新增存款为4.6万亿元。
这可以看出,两年来,居民存钱的总额比贷款的总额要低。并且新增居民贷款,基本上都是以房贷为主。这让人看得一身冷汗。存进去的钱,都被人们用来加杠杆买房了。
在这些背景下,4月份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表示银行存贷款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让银行自己决定存贷款利率。
这意味着,银行可以自行提高利率去拉存款了。四大行一年期30万元大额存单的存款利率上浮45%,股份制银行100万元大额存单的存款利率上浮到50%,部分城商行甚至已经上浮到55%。
所以,一边是利率不断上涨,一边是存款在流失,并且为了带来新存款,存款利率进一步上涨。成本高企,供给有限。
住房按揭贷款基准利率是4.9%,这对于大部分银行已属于低利润产品。银行现在有了不少利率更高的选择,很多银行开始在零售领域逐步提高个人经营性贷款的比重。这时候做房贷,就相当于银行少赚了钱。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在贷款结构方面会去做极大调整,房贷所占的居民存款比例必然会大幅下降。因为如果人们将钱都投入房产,随着居民负债率的上升,银行的存款吸储能力也会相应下降。
对于出现了部分银行暂停房贷,银行也存在对房屋估值不足以覆盖贷款的预判。不管如何,在国内的宏观调控下,不可能银行全面停止房贷。只是严控放款数量,利率持续走高,势在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