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类世界观的卡尔?萨根
2018-01-24郑永春
郑永春
美国著名天文学家、行星科学家、科学传播大师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1.09—1996.12.20),是科学家做科普的典范,是科学传播的教父级人物。在中国,我们已经在市面上看到了很多卡尔·萨根的作品,也有一批卡尔·萨根的粉丝。但根据我在受教育人群的小范围调查发现,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霍金,大部分人知道阿西莫夫,但只有小部分人知道卡尔·萨根。所以,要让读者理解《宇宙》这本经典科普著作,先要科普一下作者其人。他是谁?他因何而伟大?他改变了什么?他为现在留下了什么?
萨根短暂人生的丰富启迪
1934年,萨根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普通家庭。1996年12月20日,萨根在西雅图的弗莱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因肺炎病逝。萨根逝世时年仅62岁,按中国的说法,可谓英年早逝。但萨根在他短短的人生里,作出了非凡的业绩。1951年,他考进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1956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60年,获得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萨根曾在哈佛大学任教。去世前,萨根是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
20世纪60年代,在萨根研究金星前,很多人都不知道金星浓密云层之下的表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甚至有人想象金星表面有大量的动植物。但萨根根据金星自身的辐射特征,计算出金星表面是一个酷热的世界,甚至可以融化铅,这也是萨根的科学成就之一。后来,前苏联的金星探测器证实,金星表面温度高达500摄氏度。而造成酷热的原因是极端的温室效应。在科学界还很少有人知道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还不为人们所知的时候,萨根就警告人们,人类活动将导致温室效应,可能会对人类生活带来危险。
萨根还研究了火星表面颜色的季节变化,认为颜色变化不是植物生长导致的,而是由于巨大的沙尘暴引起的。他还对土卫六“泰坦”、木卫二“欧罗巴”开展了研究。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海盗号”火星着陆器、“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太阳系探测器、“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等深空探测任务中,萨根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因此荣获NASA颁发的特别科学成就奖、阿波罗成就奖。为表彰他在大众科学传播方面的工作,萨根还获得NASA颁发的2次杰出公共服务奖。
萨根一生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主要科普作品包括《超时空接触》《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黯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宇宙》系列电视节目在全世界引起热烈反响,《伊甸园的飞龙》获美国新闻界最髙荣誉普利策奖,关于萨根,流传着这样一段评价:
把卡尔·萨根称为科学家,有点像把披头士称为摇滚乐队。
萨根确实是一个科学家(确切地说,他是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但他同时也是最勤奋的科学明星、现实人文主义者、地外生命的狂热信徒、教师、作家、电视主持人和政治活动家。
一个人要做好上面任何一个角色已经十分不易,而萨根一个人扮演了上面所有角色,更是殊为不易。正如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兰克·普雷斯在《向萨根致敬的演讲》中的第一句话,“赫胥黎曾经说过:‘过了60岁还从事科学工作的人,他的作用会是弊大于利。这对我们一些人是适用的,但卡尔却是少数的例外”。
好的科普作品影响和改变人类世界观
传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科普作品的主要目的。优秀的科普作品不在于向读者或受众灌输多少知识,而是能改变或影响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才是好的科普。卡尔·萨根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让我们看到科普的目的居然不在于向人们传递知识,而在于使人思考人类和地球的命运。
科普作品的主要使命是训练科学思维、传播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方法。对科普作品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激发人的兴趣,让人有探索的欲望,从而引导读者去探索。萨根对未知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他的科普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探索情节。反觀很多科普作品,大多是在为科普而科普,侧重于具体知识的传递。而事实上,知识没那么重要,因为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未来某天可能就会过时,即便不知道这些具体知识也不是什么问题。但作为人类,一定要知道的是,你所处的世界非常大,未知非常多,找到你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去理解它。
卡尔·萨根的科普作品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他所传递的探索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卡尔·萨根逝世后,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为纪念他而设立了“卡尔·萨根奖”。
萨根效应:科学家做科普的勇士
由于卡尔·萨根的公众影响日益增长,他遭到了科学同行们明里暗里的排挤和耻笑,失去了很多重要的学术机遇。比如,20世纪60年代,他没能得到哈佛大学的终身教职。90年代,他申请美国科学院院士又被拒之门外,因为“人们认为他花在科普上的时间比研究还多”。这种由于日益增长的公众知名度,导致科学家在学术圈内被孤立的现象,被称为“萨根效应”。
在萨根生活的年代,公众乃至学术界内部,对科学家做科普都有一些质疑,认为这是“不务正业”。萨根申请院士被拒已经过去25年,而以他名字命名的这种效应却仍在继续。在中国,这种论调目前仍然流传甚广。
卡尔·萨根有很强的人类责任感和人文情怀,或者说他是一个很勇敢的人。当我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做科普的时候,我体会到:一个科研人员要很平等地面对公众,在与媒体接触和交流时,首先要非常包容——你需要跟不同的人沟通和交流;其次,你应该非常勇敢,走出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不避讳自己的短板和缺陷,勇敢地与公众交流。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还会面临不同的评价。
所以,我认为,卡尔·萨根真的是很勇敢的一个人,他肯定也是面对过这样的评价,但他不在乎这些评价,而是认准自己的理念。对我来说,最关键的也是认识到这一点——科普太重要了,社会和公众对此有很大的需求,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对青年一代的未来都有很重要的意义。面对庞大的社会需求,科普的供给远远不足。认识到这些之后,你会觉得,科研与科普如何平衡,别人怎么评价,其实都不重要了。做科研是满足社会需求,做科普也是。
科研对科研工作者更重要,其实是从个人得失的角度评价的。在功利化的社会中,一些科学家不做科普,其实是因为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并不是因为科普不重要。但从个人角度或从科研人员个人发展角度讲,做科普确实会牵扯一部分精力,也许无助于申请科研经费、发表科研成果。但如果你认识到科普这件事情很重要,而且认识到我们现在做得远远不够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当下就可以做,而且马上应该做,发动更多人来做,而不是等到科研功成名就之后才去做。事实上,很多人即使功成名就之后也没有去做科普。所以,“什么时候条件具备了,我才去做科普”的说法,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和借口。
科学家应该成为科学传播的主力军。萨根对国家和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对未知世界有强烈的探索情怀。这种责任感和探索情怀需要一直传递下去。当前,公众关于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错误的,科学家并非只能待在实验室内,只能做科研、写论文。有些科学家擅长做科普,当他做更多的科普工作时,科研工作可能会耽误,但是对人生来讲,他的选择是对的。这是个人选择的问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