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的背后
2018-01-24马志国
马志国
一天,一位家长朋友在跟我电话约定后,坐到一起谈起了他的孩子。
朋友:这回遇到了难题,得请教马老师了。
我:咱们还客气?说说看,怎么回事?
朋友:我那儿子这阵子可让人头疼了,你说往东,他非要往西,越来越不听话了。假日里你越说该起了,他越赖在床上不动;你越说该写作业了,他越要往外跑;你越说电视看多了不好,他越盯住电视不动弹;你越想给他讲讲道理,他越说不用你管……你说,多气人!头两年还不是这样,那时候挺听话的。现在他怎么这么让人头疼?
我:孩子今年多大?
朋友:十四,读初二。
我:该给你道贺啊!
朋友:你别开玩笑了,这还道贺?
我:你的孩子到了心理断乳期。初中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大致属于少年期,这个阶段被卢梭描绘为人的“第二次诞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在心理学上,有人称之为“过渡期”“危险期”“危机期”“关键期”“第二反抗期”等等。这些称谓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少年期的特殊性。
朋友:怎么叫心理断乳呢?
我:少年期最突出的变化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是自信自尊的增强。他们要求独立思考问题、认识世界、评价自己,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独立的地位,要求观念独立、行为自治。用依田新主编的《青年心理学》中的话说,“自我的发现,使之产生追求独立的欲望,努力争取自己的解放,他们开始具有自己的目的,无论什么都想自己试一试,并且不要他人干涉。”可以说,追求独立,确立自我,是少年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心理学家霍林沃思称之为“心理断乳”。
所谓“心理断乳”,是指脱离父母的监护,成为独立人的过程。人的第一次诞生是脱离母体的解放,由于随后的生理上的断乳,与母亲身体的联系切断了。但是在心理方面,孩子与父母仍然联为一体。所以,这一次解放是不完全的解放。正因如此,这个时期的孩子才需要父母与成人的保护,他们表现出对成人较大的依赖性。而孩子总要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关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必须进行心理上的“断乳”。而心理上的断乳,必须在精神的一切方面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才能完成。以心理上的断乳为基础,人的独立性和社会性发展才能完成。这样看,你的孩子进入心理断乳期,不是可喜可贺吗?
朋友:看来心理断乳的确可喜,没什么可怕。可这时候的孩子真麻烦啊!
我:不错。心理断乳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少年正值心理断乳的初期。这一时期是孩子由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半成人半儿童的时期,心理上存在著成熟与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因而,这一时期是人心理发展历程中一个“多事的季节”,所以才有人称之为“危机期”“危险期”。这一时期孩子大致正是初中阶段,而初二时表现最为突出。
朋友:对这时期的孩子该怎么办?
我:我以为最要紧的,是把少年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听话”这一年龄特征视为正常现象。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会对孩子多一点理解和宽容。
孩子生理上的断乳,不是也给人带来不少暂时的麻烦吗?但几乎每位母亲都不会因此而不让孩子断乳,因为人们知道孩子总要长大;为人父母者应以同样的远见来等待孩子心理上的断乳。如此,面对孩子的“不听话”,我们也许就不再只是困惑和忧虑。
对了,一位心理学家讲过这样的话:“儿子违背父亲、反对父亲,很多是作为发展过程的必要性而发生的。”“完全没有反抗,不经任何危机就循着父亲的足迹前进,大多是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表现。”
有了这样的认识,你说再指导孩子不是好多了吗?
朋友:这样理解和宽容孩子,绝不该就放任和纵容吧?
我:对。一个孩子一种情况,必须因人制宜地采取严肃有效的教育措施。但一个大前提是,看清孩子“不听话”背后所蕴含的“心理断乳”这一段心路历程……
读了上面的咨询手记,相信家长朋友会对孩子的不听话由头疼而转为理解。
不错,不同的孩子在心理断乳期的表现,会有早晚轻重等多方面的不同。因此,在家庭这个港湾中,有的会卷起一阵狂风巨澜,有的却似乎只是一阵微风细浪。但是,每个人都会在心理断乳这个多事的季节,经历那么一段“不听话”的日子。
对此,父母只要有足够的理解,也就会有合适的对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