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研究型外科医生是如何炼成的
—— 访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外科学博士周海洋
2018-01-24梁偲,江世亮
当今社会,胃肠病已是常见的多发病,而结直肠癌(大肠癌)又是其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每年全球有约120万名患者被确诊为结直肠癌。其中,中国大肠癌发病、死亡率均占世界的1/4,过去10年中国的新发病数和死亡数均翻了一番。仅在上海,一年就新增8 500名大肠癌患者。也因为这些越来越紧迫的威胁,我们对那些在肛肠外科守护人们健康的白衣天使一直有深深的敬意。本期“今日启明星”栏目采访的对象周海洋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人。周海洋在已有近70年历史、强手如林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普外科虽然还只是个小字辈,但这个2017年拿到启明星的小字辈却让这个声誉卓著的科室的荣誉记录上再添浓重的几笔:他在国内外率先提出并开展了超低位直肠癌联合盆底筋膜切除术,相关技术被国际著名期刊《外科学年鉴》报道。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开展了神经导向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以手术录像的形式发表于美国肿瘤外科学会会刊《外科肿瘤年鉴》。今日启明星栏目报道过不少才华出众的临床医生,但周海洋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样一位优秀的研究型外科医生是如何炼成的?
机缘巧合走上学医路
周海洋出生于四川省什邡市,父亲是中学英语老师,母亲是普通职工。高考时周海洋以全市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事实上,周海洋学医是一个偶然的结果,他当年的第一志愿是建筑专业,但提交之前发现提前批志愿还空着。高中时的周海洋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感,希望读大学时离开家乡,走得越远越好,他在提前批志愿的列表中看到了在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于是就填报了,填写时他也没想着真会被录取。入学后,海洋一开始对大学的军事化管理和医学的专业知识,如学习解剖等这些还不太适应,但渐渐地他爱上了这个专业,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临床医学跟患者直接接触,能解决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通过自己的能力治愈病人,让海洋觉得很有成就感。
海洋就读的临床医学七年制是本硕连读,它是临床医学专业为了适应21世纪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建设需求而探索确立的一种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的新模式。2003年第二军医大学的临床医学七年制在全国只招10人,四川省仅有一个名额。可想而知,这个专业当年的竞争有多激烈。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的学习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前三年学习基础公共学科和基础医学学科;第四、第五年到附属医院各个科室进行实习轮转,最后两年才会确定研究方向和导师。两年的实习轮转后,周海洋最终留在了普外结直肠专科。在前几年的学习过程中,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周海洋在《外科学年鉴》上发表了关于普外科腹壁缺损修补复合材料的10页论文。《外科学年鉴》被誉为世界外科学领域的“圣经”,是全球被引频次最高的外科学杂志。自1885年创刊至今,中国学者在该刊的发文少于100篇,减去以香港和台湾为第一单位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而周海洋作为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就能够以第一作者在世界外科学界最顶尖的杂志上发表文章,可见他的研究功底不一般。基于这些出色的表现,周海洋被评为“第二军医大学学习成才标兵”和“上海市高校优秀毕业生”,并于2010年毕业且成功获得留院工作的资格。这一年,周海洋正式成为一名医生。
在世界顶尖医学院获高度评价
工作了几年以后,周海洋积累了大量的消化外科手术和治疗经验,如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和息肉摘除等,每年的手术达700例之多。可以说,周海洋此前的路一直很顺利,如果按此路径发展,基于扎实的研究基础和积累的大量治疗经验,假以时日,他会成为国内知名的普外科医生。但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说:“我觉得年轻人应该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看看。”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周海洋希望进一步挑战自己,他清楚地知道在医学领域,只有引领学科的发展才能走得更远,他内心渴望到更高层次的平台上寻求新的突破。
2014年,周海洋开始联系并申请到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院(MGH)进行研修。麻省总院成立于1811年,是历史最悠久、也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医院,汇聚了全世界最顶级的医学专家,至今已产生18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海洋把麻省总院作为自己的不二选择,也可见他的目标和志向。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进展得那么顺利。周海洋理想中的研究团队是哈拉尔德·奥特(Harald C.Ott)教授的研究团队,奥特教授是麻省总院的明星教授,在《自然》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也是世界前沿和顶尖的。但是,如果没有熟知的推荐人推荐,周海洋是无法申请到奥特教授那里进行研修的。在联系了国内多位教授未果后,他想起了2013年他因获得国际外科协会的国际旅行学者奖(由国际外科基金会颁发,每年全球只有10位医学界人士能获此殊荣),到芬兰赫尔辛基参加第44届国际外科周会议并参观赫尔辛基总院。出访期间他与国际外科基金会的秘书长有过几面之缘。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联系秘书长。尽管这位秘书长与奥特教授也不太熟悉,但他愿意为这个执着追求梦想的年轻人提供帮助,于是他通过自己在国际外科界的关系找到了认识奥特教授的人作为周海洋的推荐者。几经周折后周海洋终于如愿以偿,于2014年9月进入麻省总院外科部再生医学中心奥特教授的研究团队,有机会直接感受世界一流医学研究团队的氛围。这里的同事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研究者以外,还有3名麻省总院的住院医生。麻省总院对住院医生有一套非常全面严格的培养体系,在每年1 000个申请者中只录取8个住院医生,相当于全院的资源都在培养这8个住院医生,这就意味着麻省总院培养出来的医生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精英。
这种优秀人才聚集的地方的竞争之烈是不难想见的。周海洋说:“跟我想象的太不一样了,一开始我以为会比较顺利,因为自己在国内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出国后面对全新的环境,我发现压力非常大,自己准备得也不够充分。”由于周海洋申请的博士后工作时间是一年半,时间并不长,且一开始他的研究不太顺利,所以奥特教授对他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周海洋也坦言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和努力才慢慢融入这里的工作和生活。但在四五个月的适应期后,周海洋开始厚积薄发:他建立了首个再生肺移植的大动物模型,获得了“日本外科学年会青年研究者奖”;他利用猪肺脱细胞获得肺再生支架,在世界上首次植入人源性的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实现了体外再生人肺的验证性研究工作,相关成果发表于《外科学年鉴》杂志;他作为主要贡献者,为研究团队申请到为期5年、每年100万美元的来自美国联合医疗制药企业的研究经费。这三个方面的成绩获得了奥特教授的高度评价。为此,奥特教授专门写了一封推荐信,并跟周海洋国内所在科室的主任胡志前教授打了一个越洋电话,说周海洋给了他很大的意外和惊喜,他从来没想过周海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研究做到这个程度,并取得这么好的成果。他非常感谢长征医院对周海洋的培养,也十分认可第二军医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周海洋说:“这个时候,我才舒了一口气。在上海的生活很舒适,来到美国后一开始举步维艰,我脑海里曾经闪现过要放弃的念头,但是这个念头瞬间就被自己否定了。因为走出国门,代表的就不仅仅是我自己了,而是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我不希望别人觉得中国人的研究能力不足,也不希望日后回想起来,这段经历成为一生的遗憾。在最艰难的时候,奥特教授、团队同事以及我的妻子给予了我很多鼓励。在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我最终坚持了下来,不懈的努力也换回了自己意想不到能没有国内高(如直肠癌,一个大医院每年的手术量不足100例),但综合实力强,服务态度和质量高,对于重大疾病通常是多学科医生一起制定最适合病人的综合方案。在这里,周海洋接触到了国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最先进的医疗科技,与世界各地优秀的人才进行思维碰撞,这些大大拓宽了他的研究视野和思路,也启发了他在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的收获。”
周海洋与麻省总院导师奥特教授合影
周海洋与美国实验室同事合影
与国内相比,一方面,麻省总院更重视医学的研究,其医学研究全美排名第一。总院有4万名员工,其中2万名都在做研究(相比而言,国内医院的这一比例只有10%左右)。麻省总院每年的研究经费就有约8亿美金,规模很大,医院给予的配套支持也很全面。也许在这里医生的收入不是最高的,但研究条件和氛围却是最好的,因此吸引了无数世界各地优秀的医学研究者。另一方面,总院的医疗体制与理念非常系统和规范,虽然病例数可
疾病治疗中寻求新突破
回国之后,周海洋希望把在美国学习到的最前沿、最先进的研究和治疗方法与国内的病例进一步结合。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位置低且深入盆腔,盆腔中有很多神经,手术后容易造成排尿功能和性功能不好等问题,周海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利用主动显露腹盆腔植物神经为导向的方法最大程度地保留直肠癌患者术后的泌尿生殖功能。神经导向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相关研究和治疗以手术录像的形式发表在了《外科肿瘤年鉴》上。此外,针对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这一手术难题,周海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超低位直肠癌改良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即只切除一侧的内括约肌,保留另一侧,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肛门和功能,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相关论文也发表在《外科学年鉴》上。对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易局部复发的问题,他又提出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盆底筋膜切除术,这种方法的根治性更好,有望提高低位直肠癌的远期疗效。
周海洋医学研究的另一个方向是生物衍生材料,它属于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范畴,主要应用于组织或器官的替代。周海洋目前主要聚焦于肠道组织的再生研究,研制出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肠道组织是他目前的研究目标,也是其启明星研究课题的方向。目前国际上相关的替代机制、载体培育和细胞分化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离临床应用还有很长的探索期,周海洋觉得这也是自己的机遇期。
周海洋在手术技术和综合治疗等方面一直在积极尝试新的探索,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把中国临床医生的治疗经验写进相关的医学指南和规范里。目前的疾病治疗指南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如NCCN指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每年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生的认可和遵循。周海洋说:“希望有中国医学界的声音在里面,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
除了医疗和研究外,周海洋还热衷于科普和社会公益活动,尽管工作和研究的时间已经基本占满了他的生活,但他还是愿意挤出时间,把患者的问题累积起来编制成了《大肠癌·患者手册》,方便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大肠癌。每年的5月29号是世界肠道健康日,长征医院会在这一天组织科普报告会、病友会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周海洋都会不计时间、全力投入,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大家对肠道疾病的重视,并与广大患者分享肠道癌症预防和治疗的经验,增加患者和家属的信心。
已经取得如此卓著成绩的周海洋其实还非常年轻,今年只有32岁,或许因为年资受限,他目前的职称还是主治医师,这一点也许与他达到的成就不太吻合。但是我们见到的周海洋是一位非常温和、阳光的大男孩。他告诉我们尽管自己在工作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面对妻子和女儿,他始终心怀愧疚。他去美国的时候女儿只有一岁半,2016年回国时女儿已经三岁了,错过了女儿呀呀学语的成长阶段,从美国回来时,女儿都不认识他了。写到这里,我们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也能心里震一下,让我们向周海洋这样的优秀青年医务工作者道一声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