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层级管理对护士核心能力和责任制护理水平的应用效果

2018-01-24苗凤茹刘雪芳刘泽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层级专科护士

苗凤茹, 王 婧, 刘雪芳, 刘泽云

(航天中心医院, 北京, 100049)

由于医疗结构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缺乏,影响护理队伍建设及专业发展[1]; 加之护理人员配置不当、使用不合理,传统排班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2]。因此,建立层级管理体制,明确各层次护理人员自身待遇及工作职责,完成工作,对改善患者护理质量显得尤为关键[3]。本研究为探讨护士层级管理对护士核心能力和责任制护理水平的影响,对相关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和责任制护理水平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4月本院护理人员79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人,女74人; 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7.36±3.27)岁; 普通护士63人,责任组长9人,教学组长3人,护士长4人; 护龄2~9年,平均(5.13±1.28)年; 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21人,护士54人; 硕士1人,本科17人,大专57人,中专4人。

1.2 方法

N0、N1、N2、N3、N4能级,除N0级以外其他各能级又再细分为分为A、B、C3个层次[4-5]。

1.2.1 能级任职资格: N0, 已签约的护士,未独立值班之前; N1, 本科室独立工作0~2年者; N2, 高年资护士本科室独立工作满3~5年或护师本科室独立工作满1~3 年; N3, 签约高年资护师本科室独立工作满6~8年或主管护师本科室独立工作满2~4 年; N4, 签约高年资主管护师本科室独立工作满9~11年或高级职称本科室独立工作满5~8 年。

1.2.2 能级培训计划与实施[6]: 通过确定不同能级的培训目标、重点、核心课程、确定培训形式与考核方式。N1级侧重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人文知识等; N2级侧重于专科护理、重症抢救、带教方法等; N3级侧重于专科仪器使用管理、危重症护理知识、科室质量管理、带教知识、科研能力等; N4级侧重于专科发展、专科疑难问题的解决与研究、管理技巧、专科规范的制定等。以个人成长为目标,成立压疮小组、气道管理小组、肠内外营养小组等专科小组,解读规范、落实规范,培养专科护士。以临床岗位需求为导向,通过完善理论考试题库和录制专科操作视频,成立技能小组,规范统一护士操作; 科室培训以能级为切入点,以专科小组为兴趣点,以技能小组为抓手,保证培训目标完成。

1.2.3 护理组长工作内容、职责[7]: 由低年资护理人员对出院患者及在院患者行健康宣教,并负责急危重患者,制定护理计划,督促、指导及协助组员完成各项工作,完成各项措施。

1.2.4 护理效果评价[8]: 每月上下旬系统评价消毒隔离、护理安全、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科室病房管理等病区护理质量,协助主观意识完成各项功能锻炼及检查; 建立以出院指导、功能锻炼、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用药、各项检查、入院指导、入院护理评估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路径表格,根据入院时间制定日常计划表单,明确每日应完成的工作; 护理组长护理入院后患者,并在病历中放置健康教育路径,并根据该表对患者行教育、指导及评估,明确护理流程; 每日检查评估健康教育内容,对其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1.3 评价指标

1.3.1 核心能力评分[9]: 根据护理绩效考核标准,评估护理人员核心工作能力,以病历书写、语言交流能力、应用新知识能力、观察及处理问题能力等为主要内容,得分越高表示核心能力越差[4]。

1.3.2 护理管理质量[10]: 采用无记名法师评估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以告知出院注意试行、操作前告知医务、主动与患者沟通等为主要内容,得分越高表示护理管理治疗量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核心能力评分

实施后病历书写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等核心能力评分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核心能力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护理管理质量

实施后告知出院注意事项、操作前告知义务、主动进行生活护理等护理管理质量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 论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健康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而在医疗诊治过程中护理服务为其重要缓解,且其服务质量将对临床疗效和医疗体验有着直接的关系[11-12]。传统护理服务模式以疾病为主、需求为辅,目前已无法满足各层心理需求。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临床上层级式责任制管理模式得以广泛应用,并有机结合护士技术要求、护士的层次管理和岗位工作职责,将以往功能至护理工作模式转为层级责任制工作模式,发挥不同层级护理的作用,促进护理质量提高[13-14]。

表2 护理管理质量对比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本研究实施后病历书写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等核心能力评分低于实施前,表示护士层级管理可有效提高护士核心能力[15]。在层级管理模式中,给予护理组长专业尊重,使之在护理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能力; 同时,护士层级管理中具有较为熟练的专科护理技术和扎实的专科护理业务知识,在工作中点评下级护理人员,不断提高下级护理人员专科操作技能,促进自身核心工作能力提高[16]。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告知出院注意事项、操作前告知义务、主动进行生活护理等护理管理质量高于实施前,表示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责任制护理水平[17]。护士层级管理中,可充分发挥每名护士的作用,并以护理组长为主完成各项护理计划,可有效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对初级护士解决复杂的护理问题进行指导,保证各项护理措施顺利完成。陈先红[18]等研究表明,在护理质量建设中护士占主体地位,为作为护理临时工作团队的核心要员,护理组长负责各项护理措施,并在监控下将护理工作完成,为患者提供专科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提高责任制护理水平。

综上所述,护理层级管理可有效提高责任制护理水平,改善护士核心能力,值得积极应用推广。

[1] 姜萌, 王玉玲. 中西医结合培训对高层级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9): 1317-1319.

[2] 袁薇, 古启启, 杨明莹, 等. 护士分层管理中晋级与降级标准应用的探讨与实践[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33): 4069-4070.

[3] Li L T, Barden G M, Balentine C J, et al. Postoperative transitional care needs in the elderly: an outcome of recovery associated with worse long-term survival[J]. Ann Surg, 2015, 261(4): 695-701.

[4] 怡萍. 护士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 2016, 16(1): 32-34.

[5] 顾敏, 陈要武. 设立质量敏感指标推进普外科优质护理持续改进[J]. 护理学杂志, 2015, 30(13): 4-7.

[6] 阿依夏木古丽·沙得尔, 李洪燕, 杨韵歆. 分析建立康复护理专科质量敏感指标在推进康复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0): 203-204.

[7] 童丽春, 王莉敏, 孔晓明, 等. 层级管理在进修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 2017, 17(2): 118-119, 128.

[8] 陈丽燕, 王雪娇, 冯冰霞, 等.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5): 702-704.

[9] F. J. S. Beehler G. P, Possemato k, etc. Developing a measure of provider adherence to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behavioral healthservices in primary care-a Delphi study[J]. Implementation Science, 2013, 8(1): 19.

[10] 刘小娟, 肖瑾, 姚晚侠. 层级护理管理在心理卫生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15): 1118-1121.

[11] 刘昭君, 岳仕鸿, 钱涵, 等.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9): 54-56.

[12] 黄丽君, 白诗, 黄伊娜. 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33): 238-239.

[13] 张捷, 王祖萍, 刘春英, 等. 护士分层级管理结合绩效考核模式在门诊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 36(8): 1121-1123.

[14] 李智英, 成守珍, 吕林华, 等.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10): 1168-1171.

[15] Du Moulin F M T, van Haastregt J C M, Hamers J P H. Monitoring quality of care in nuring homes and making information available for the general public: State of the art[J].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2012, 78 (3): 288-296.

[16] 殷铁梅, 王丽. PDCA管理系统下的APN排班及层级责任制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 19(1): 134-136.

[17] 王亚芬. PDCA循环结合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 33(23): 74-76.

[18] 陈先红, 谭丽君, 黄洁莲, 等.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2(8): 122-123.

猜你喜欢

层级专科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