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1-24虞燕飞赵普宁梁珊烨陈学文
虞燕飞, 赵普宁, 孙 文, 梁珊烨, 陈学文
(海南省人民医院 眼科, 海南 海口, 570102)
白内障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生存质量,该病的治疗多以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术为主,具有痛苦少、恢复快与复明效果显著的优点,临床上应用广泛[1-2]。
研究[3]指出,护理方案在白内障手术治疗期间可提高恢复效率,减少并发症,有效改善预后。本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辅助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9月—2017年5月入院的80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关于白内障的诊断标准[4], 且经循证医学评估后需行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治疗,同时排除[5-6]: 合并认知、语言、情绪或精神障碍患者; 合并青光眼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患者等。其中,实验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0~80岁,平均(66.7±4.8)岁,平均视力(0.24±0.08), 平均眼压(14.24±5.02) mmHg。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1~78岁,平均(66.0±5.3)岁,平均视力(0.23±0.07), 平均眼压(14.38±5.31) mmHg。2组患者性别、年龄、视力与眼压等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病房安排、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病情监测与输液操作等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以上基础上加施临床护理路径,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7]与《眼科疾病护理常规》[8]。① 临床护理路径制度建立: 集合医务处、护理部、财务处、麻醉科等科室成员,由管理人员协调并联系临床医生,以患者至上为原则,下达工作任务与培训指导,根据患者基本情况与医嘱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流程,并指定表格,每项工作完毕后均由责任护士签名。② 住院1 d护理: 测量患者体质量、血常规等基本指标,介绍病房环境与设施,明确管床医生与护士,并办齐医保等证件; 告知化验必要性与注意事项,协助患者留取小便标本;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严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并说明预期治疗结果与出院日期; 协助患者冲洗泪道与点眼药水,给予必要的饮食指导,告知手术名称、麻醉方式与其他基本医学常识,针对患者负面情绪采用放松疗法、转移注意力法与正向心理疏导等方式进行纠正; 告知患者手术时需要转动眼球配合手术,嘱咐其不要紧张,并给予术前感冒预防措施等。③ 住院2 d护理: 核对腕带,取出首饰与手表等,嘱其排空膀胱,剪睫毛并散瞳; 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检测敷料情况,询问眼部胀痛情况,并观察有无渗血; 嘱患者足够卧床休息,切勿搓、揉、碰眼部,禁食生冷、辛辣与刺激性食品,指导患者舌尖抵住硬腭或掐人中避免用力咳嗽,并切勿用力大便等。④ 住院3 d护理: 询问患者有无眼痛感觉,观察有无血肿与感染,指导患者取自由位,指导正确点滴眼药水步骤并告知注意事项; 做好康复期指导,向患者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并告知基本护理方案等。⑤ 术后4 d护理: 告知办理出院程序,整理病历并终末消毒; 予以患者正确出院饮食指导,多食用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与膳食纤维生物,并再次告知正确点眼药水方式、次数与眼药水保存方式,嘱咐患者家属监督患者出院日常行为,并及时复诊等。
1.3 检测方法[9-10]
负面情绪情况参考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 分数越高代表焦虑或抑郁情绪越严重。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满分50分,以46~50分为非常满意, 40~<46分为比较满意, 35~<40分为一般满意, 30~<35分为略表不满, <30分为完全不满。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负面心理情绪比较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SAS与SDS评分组间比较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临床指标与临床事件
实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眼压、住院费用与抗生素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与健康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干预前后负面心理情绪 分
与实施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临床指标与临床事件 [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
实验组患者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护理满意度调查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35例(87.5%)优于对照组29例(72.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白内障泛指因老化、局部营养障碍、免疫或代谢异常、外伤与中毒等因素引发的晶状体代谢紊乱,使其蛋白质变性而产生混浊,导致光线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造成视物模糊的眼科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生存质量,属于全球公共卫生学问题[11-12]。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白内障治疗技术已经过多次改革与更新,现多以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术为主,具有痛苦少、恢复快与复明效果显著的优点。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变,患者的医疗需要日益严格,但医疗资源相对短缺,费用增长较快,因此如何使患者得到适合的治疗,是各大医院需要面临的难题[13-15]。
临床路径是由医疗人员、护理人员与其他辅助科室对某一疾病作出最适当的治疗方案,具有有序性与时效性,可有效减少康复的延迟与资源的浪费,可按流程规范医疗步骤,提供快捷、价廉与高效的卫生服务,是一种提高医疗效率,提升医疗质量,优化医疗管理模式的医疗新思路[16-18]。临床护理路径是临床路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注重护理操作的有序性,并结合临床治疗方案,可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并将医务、麻醉等科室进行融合,有效协调各部门协作,标准化诊疗流程,明确规定各项护理工作的实施时间,保证护理的完整性与细节性[19-20]。
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辅助应用效果,将本院相关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眼压、住院费用与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与健康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 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临床护理路径可缓解患者术前心理问题,提升术后舒适感与恢复效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节省医疗费用,并提升患者认知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辅助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借鉴意义。
[1] 林琼娥, 岑文焕.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护理配合[J]. 山东医药, 2011, 51(45): 9-10.
[2] 侯华丽.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8): 66-68.
[3] Xiao-jing Zhao, Xiu-xia Yang, Yun-ping Fan. Comparison of Combined Phaco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and Goniosynechialysis With Phacotrabecul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and Cataract[J]. 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3, 2(5): 286-290.
[4] 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 眼科学分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01-210.
[5] 秦玉霞, 高荣玉.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28): 23-24.
[6] Haripriya Aravind, Chang David F, Reena Mascarenhas, Shekhar Madhu. Complication rates of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manual small-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at Aravind Eye Hospital[J]. Journal of Cataract & Refractive Surgery, 2012, 38(8): 1360-1369.
[7] 中华医学会.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34-142.
[8] 倪鑫. 眼科疾病护理常规[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72-80.
[9] 江晓琴. 两种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比较[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6): 50-52.
[10] Shpak A A, Maliugin B É, Fadeeva T V. The effect of yellow filter intraocular lens on the macula after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age macular degeneration. [J]. Vestnik Oftal′mologii, 2012, 128(4): 48-51.
[11] 龙艳.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与小梁切除三联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效果[J]. 江苏医药, 2013, 39(14): 1700-1701.
[12] 陶凤萍. 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分析及护理干预[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16): 1943-1945.
[14] 张旭慧.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8例临床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22): 149-150.
[15] 张凤勤.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术后护理[J]. 江苏医药, 2015, 41(13): 1608-1609.
[16] 张庆宁, 孔亚兰, 蒋学美. 家庭护理对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浙江临床医学, 2014, 16(4): 669-670.
[17] Bo Li, Feng-Yun Wang, Tai-Liang Lv. Effects of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combinedwith ciliar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angle-closure glaucoma with cataract[J]. 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 2016, 12(4): 2501-2504.
[18] 黄霞, 吴密, 陈晓红.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护理[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 24(1): 99-100.
[19] 王彩虹. 人性化护理在成批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20): 57-58.
[20] Kamiya Kazutaka, Shimizu Kimiya, Miyake Toshiyuki. Changes in astigmatism and corneal higher-order aberrations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tor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or mild keratoconus with cataract[J]. Japa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6, 60(4): 3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