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绿化美化现状与提升对策探讨
2018-01-24池雷钧
池 雷 钧
瑞安市绿化美化现状与提升对策探讨
池 雷 钧
(浙江省瑞安市林业局 325200)
针对瑞安市的绿化美化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适生树种研究不足、绿化设计存在缺陷、施工质量不尽人意、种植土壤质量较差和后续管护落实不够等问题,并提出了创新理念、务实规划,因地制宜、科学选树,注重配置、打造景观,建管并重、强化管护等绿化美化提升对策。
瑞安市;绿化美化;提升对策
随着瑞安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对城市绿化美化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几年,瑞安市绿化建设成效有目共睹,到处有绿地公园,城市绿化面貌明显改善,生态效益显著提高。在绿量成倍增加的同时,绿化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让市民在环境景观上有足够的获得感,是现阶段瑞安市绿化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瑞安市绿化的现状和不足,旨在为瑞安改进绿化工作、提升绿化美化效果提供建议和思路。
1 瑞安市绿化简况
2011年以来,瑞安市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森林浙江的战略部署,全面开展森林城市创建和平原绿化工作。全市累计投入绿化资金20多亿元,新增绿化面积10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9.0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91%,平原区绿化面积达到13万亩,林木覆盖率20.4%,城乡绿化面貌得到显著改观。
2 存在的问题
瑞安市绿化工程后续管理和养护情况不容乐观,很多绿化项目建成时就是一道风景线,过去一二年后,到处缺株死株,甚至杂草丛生,不少乡镇街、村级公园和绿化点,重新由亮点变成乱点也不少等,在树种选择、种植、管护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适生树种研究不足
部分绿化实施单位对绿化树种的选择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仅仅听从设计单位照搬树木的配置,对植物的引种管理存在较大缺失。树种没有提前在本地苗圃培育驯化,直接从南方苗圃或山地采购,如棕榈类等不适应瑞安气候的热带树种普遍种植,一旦遇到极端冻害天气,景观效果就会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一些地方为追求绿化速度, 不分季节的植树,或为降低绿化成本而进行截干移植,都导致了树木成活率不高。
2.2 绿化设计存在缺陷
大量的绿化工程过于追求“一日成林、一夜成景”,设计施工中树木栽植过密,对树木的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一是没有给植物留下生长空间,植物群落内拥挤,促使植物内部自然分化,造成枯死,生态效益降低。二是过度密植导致植物资源、种植、运输劳力等的直接浪费。三是内部采光不良、空气流通不顺,给病虫害滋生创造了条件。
2.3 施工质量不尽人意
绿化工程招投标存在围标等现象,导致绿化施工单位缺乏实力、缺乏专业技术。目前瑞安市绿化的招投标是完全照搬房建的方式,忽视了绿化的行业特质和自身的规律性。现行招投标方法抑制了绿化作品的艺术性、唯一性和创造性,使得绿化建设像城市建设的千城一面似地成了万园一面、万路一色,缺乏特色。同时在绿化行业中存在几个怪现象。一是企业资质认定问题。企业资质和企业实力不匹配的现象较多,有些企业工程做得很好,但不具备相应的资质;有的企业只是空架子,管理能力差,但拥有较高的资质。二是工程项目挂靠较为普遍,使得一些社会人员、非绿化专业人员也从事绿化。三是中标价偏低。公开招投标的项目因为挂靠单位众多,导致中标价偏低。在这种低价合理的思想指导下,加之设计文件中对主材质量的要求缺失,施工企业采购垃圾苗的现象显得合情合法,造成整个工程的质量也无法保障。
2.4 种植土壤质量较差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的种类、理化性质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景观价值。瑞安新建绿地原有土壤层多为建筑垃圾,一般要求更换种植土,但一些地方为了赶工期、降成本,在种植土壤内的沙石、水泥、石灰等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未清理干净时, 就栽植树木, 使土壤碱化硬化,导致植物黄化甚至死亡。
2.5 后续管护落实不够
一块绿地的植物种类少则几十种,多则上百种,每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对浇水、排涝、整枝、修剪、施肥、补植、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工作的要求也不同。瑞安在绿化上重建轻管的思想根深蒂固,养护费虽有一定的安排,每平方米需要6~7元,但一般只有2~3元,离绿化的艺术要求有很大差距。全市绿化管护总体水平低下,大部分项目没有落实有资质的绿化养护企业,新技术手段应用较少,使得绿地长期效益不佳。仅2011年至2013年全市实施的绿化工程,就有28处在建设期满后无人管护,总面积5157亩。干线公路及城市出入口道路两侧绿化带、甚至公园绿地内杂草长势旺盛,严重影响到城市整体形象和生态文明建设。
3 绿化美化提升对策
对于今后瑞安的绿化工作,如何保住来之不易的量,进而促进绿化质的提高,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当前瑞安正在着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议以创建工作为载体,加大绿化美化力度,推进瑞安的全域景观化。重点是把握树木这个最基础的要素,倡导科学种树,提升瑞安城市的品位,让市民能够充分享受到绿化带来的惬意与舒适。
3.1 创新理念,务实规划
绿化工作要坚持规划先行,要有一个绿地系统规划统一地加以指导,使城市的绿化建设形成总体的景观效果。一是统筹管理。学习新加坡的绿化管理模式,该国公园局统一负责绿化相关工作,每年制定绿化指标和规划蓝图。建议瑞安强化绿化委员会的职能,实行政府投资项目主体一元化,对绿化工程实行统一专业化规划和管理。二是整体规划。以瑞安全域化景观的思路,全面分析城市绿化景观定位,注重结合实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具体规划并严格实施。如围绕五水共治,推行植树治水,对非生态硬质驳岸要应用植物措施进行生态改造;围绕三改一拆、大拆大整,不留空白搞绿化,做到拆改拆整行动和绿化有机结合;围绕四边三化,坚持山体、平原、水系协同绿化等等。三是把握重点。对城市影响很大的重要节点、路段等公共空间,是打造至美瑞安的重中之重。应重点建设城市出入口、城市主干道、国道省道等绿化生态廊道以及大面积的块状规模绿地。特别是瑞安高速出口、飞云高速出口和万松东路与滨海大道交叉口这三大城市出入口,要加大绿化景观提升力度。
3.2 因地制宜,科学选树
一是加强审查。针对各部门、各单位缺乏绿化专业人员,设计单位随意设计、拉高预算等问题,实施绿化设计审查制度。市绿化委员会组织绿化专家成立一个专业的绿化工程设计方案评审委员会,统一审查设计方案,确保树种选择、配置的科学合理和工程资金的节省节约。二是科学选树。做到适时种树、适地适树和适土种植,绿化实施前期,对地下水位、空气污染状况、小气候等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在植物种类选择时作为硬指标进行考量。优先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 如温州小叶榕、青冈栎、木荷、香樟、杜英、银杏、枫香、栲树、杉树等。同时倡导选择树体高大的乔木树种、价值较高的珍贵树种、树冠优美的彩色树种、彰显文化的特色树种、抗性较强的长寿树种。三是保障苗质。强化清污改土、全冠种植和精心养护,并确保苗木质量。对种植土进行土壤理化分析, 不符合要求的土壤必须经过改良或用客土置换;注重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相结合,选择树冠优美、生长健壮、根系完整的良种壮苗;做好合理修剪定干和苗木保湿, 实现保成活、促生长、显景观。
3.3 注重配置,打造景观
一是强化景观配置。借鉴厦门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对22条道路进行绿化彩化香化,重点突出生态效益,更好地提高人的观感。在大的边侧绿地、大的广场以及与居民区交接的主要道路,根据不同季节植物特点,重点种植开花植物,营造大色块,体现韵律感。瑞安的绿化应按照四季多彩的要求,在植物配置中增加彩叶树木、四季花灌木、草本花卉等观赏植物,控制和调节种植密度,以不同植物的季相变化构成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效果,促进绿化生态功能与观赏功能的和谐统一,不断增强森林与园林绿化的艺术美感。可以通过悬挂、攀爬、缠绕、摆放、生态墙建设等多种形式,构建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合式立体绿化彩化体系,美化城市空间。特别是针对人口密度大、绿化空间少的特点,加大乔木的运用,向高空要绿化。二是要强调人文历史。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化 底蕴,即地方风格特色。如华盛顿林荫景观大道、纽约中央公园、北京天安门广场等都已成为城市的象征,西湖周边梧桐、樟树、桂花的绿色肌理也深刻体现了杭州市花市树之美。瑞安同样应根据自身条件和人文历史,优化各类绿地的乔灌花草配置,以植物景观展示传统的城市文化,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创建城市品牌,做到一点一景、一街一品。
3.4 建管并重,强化管护
强化绿化后续的管护工作,坚决纠正重建轻管、只建不管的现象。一是明确责任。建议因地制宜推进绿化项目的养护,实行分级管理。制定出台《瑞安市平原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办法》,按绿化区域与景观要求,对绿化管护的职责划分、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和管护费标准等作出分级具体规定。对近年来实施的绿化工程进行全面梳理,在合同到期后及时移交至相应的责任单位,落实管护人员和资金。二是培育队伍。养护工作要多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如新加坡的专业绿化团队一样,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每棵树木进行电子化建档管理,每周组织看树医生进行会诊。建议瑞安成立技术过硬的养护专业技术队伍,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更新管护技术知识,不断提高绿化管护技术水平,避免年年绿化养护投标更换队伍。三是全民参与。将今后绿化工作的重点逐渐转向建管并举、以管为主的轨道。政府要加强绿化养护重要性的宣传,鼓励居住小区、学校、企业或者市民个人,对公共绿地、花木、公园设施开展认管、认养活动,推行全民管理的方式,形成全民共同养护绿化设施的机制,实现绿化成果共管共享。
[1] 瞿晓娟.新形势下对加强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思考[J].乡村科技,2016,(15).
[2] 郭玉梅.绿化造林规划设计及树种合理配置[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1).
[3] 吴洪信.试论绿化造林现状及改善措施[J].大科技,2017,(30).
[4] 白玉秀.对当前绿化造林中出现一些新问题的思考[J].北京农业(下旬刊),2015,(1) .
2018-06-09
S731.2
B
1004-7743(2018)04-0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