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康市公益林建设管理对策研究

2018-01-24陈招才吴鹤松施鹏程任立超

自然保护地 2018年4期
关键词:永康市护林护林员

陈招才吴鹤松施鹏程任立超

永康市公益林建设管理对策研究

陈招才 吴鹤松施鹏程任立超

(浙江省永康市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心 321300)

概述了永康市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分析了公益林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人员流动性大、乡镇管理不够健全、护林人员素质整体偏低、权属划分不清、矢量属性数据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和宣传教育欠佳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生态公益林队伍建设、优化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素质、提高专职护林员报酬、强化公益林资金管理、加大公益林宣传力度、加强对公益林资源的规范化管理等对策。

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对策

永康市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区,总面积1049平方千米,地理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永康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古时孟子便提出“数罢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公益林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更加需要不断找出管理中的问题所在,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发挥其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

1 公益林管理现状

1.1 建设规模

自2004年开始,永康市根据《浙江省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围绕境内生态水源保护区、永康江汇水区和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两侧的范围等生态区位进行科学规划,截止到2017年6月,共区划界定省级公益林445151亩,约占全市林地面积的47.9%,主要包括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自然保护区林等,权属包括国有、集体、个人,共涉及到15个镇(街道、区)319个村[2]。

1.2 机构建设

为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管理工作,早在2009年,永康市就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公益林建设领导小组。2010年,市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心正式成立。市林技推广中心及市公益林管理中心“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在全市划分18个监管区,206个护林管护区,配备了209名专职护林员(包括市林场)。全市监管员对护林员管护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按《永康市重点生态公益林护林防火员考核办法(试行)》的规定,镇街区和农林局联合对护林员进行季考和年度考核。对年终考核不合格的护林员予以辞退,对年满65周岁的护林员进行换人。

2 公益林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人员流动性大,乡镇管理不够健全

永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有编制6人,2010年生态中心挂牌成立、挂靠林技中心,无专职管理机构,且编制未增加,相关管理人员严重不足,而近几年中心人员的流动更换频繁,管理缺乏长效性和稳定性。各个镇(街道、区)早已撤销林业站等组织,目前仅前仓镇设有生态公益林管理站,相关林业工作归口在各镇(街道、区)农业办公室管理,由于编制在乡镇,管理权限在乡镇,乡镇生态公益林监管员(林技员)的工作首先是参与镇(街道、区)的中心工作,然后再抽时间协调和办理林业方面的各种业务工作。单凭监管员的力量有些捉襟见肘,相关法律、政策、规程无法做到很好的向各个村组织详细讲解宣传,每当公益林发生变动时,无论调入调出都要做许多重复性的工作,人力资源压力巨大。

2.2 生态公益林护林人员素质整体偏低

护林工作是生态林建设的中心工作。很多护林员缺乏林业法规政策和林业技术知识,同时因为护林人员是由乡镇负责招聘,林业主管部门备案,有部分新人没有从事过类似工作,缺乏管护经验;护林员队伍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有限,对于护林过程中发生的信息很难通过报表进行反馈;巡山时间和次数在农忙时经常达不到要求[3]。永康市公益林护林员实际管护范围为全市所有林地,导致护林员的聘用人数偏多,人均管护面积偏大,可每人每月工资仅为450元,按照省里下拨的资金使用规章来看,护林员方面的使用资金只能从护林员管护费用里面支出,以现在护林员人数、若根据省林业厅提出的《浙江省公益林护林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每人每月不少于600元,仅护林员的劳务费一项就已经超出了公益林护林人员管护支出。

2.3 生态公益林权属划分不清,数据库不完善

永康市在1982年定权发证时,县委、县政府要求“三山等一山”即将“自留山、承包山、责任山”均并为“自留山”,导致永康山林的自留山比例很大,且村与村之间的插花山错综复杂。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过程中,有的村把个人或者其他村权属的山林作为本村集体权属山林上报,这也是导致新的山林权属纠纷产生的原因之一。再者,生态公益林前期区划界定时技术条件不允许、工具不先进,容易出现许多界定时的人工误差,比如实地范围确定的不准确、人工勾图的误差、界定区块内的一些小块的非林地没有剔除等等,导致公益林补偿面积与实际面积有偏差。

2.4 生态公益林资金投入不足

公益林补偿金在逐年增加,到2017年,生态公益林的损失性补偿资金为35元/亩,而永康市林地流转50年的价格每亩普遍在5000元到10000元左右,且为一次性给付,补偿标准过低,不利于调动群众建设、管理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显然不利生态公益林建设[3]。损失性补偿金的发放是根据权属直接打到农户手中,实际情况来看,每个农户平均拥有不足2亩公益林,村集体权属的公益林又普遍很少,导致补偿金的发放比较分散化,对于农户而言微不足道,对于部分村集体而言也聊胜于无。

2.5 宣传教育欠佳

自区划界定公益林以来,其宣传工作只能涉及到部分有补偿的林农,政策宣传面小,前期制作的公益林宣传牌、公示栏已经陈旧破败,且在2004年后,永康市进行扩面工作,原有的宣传牌、公示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公益林区域。

3 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对策

3.1 加强生态公益林队伍建设

(1)完善机构,增加编制。单独成立永康市生态公益林管理机构,增加生态公益林管理人员的编制,根据工作不同,从变更管理、资金发放、护林队伍、档案存放等几个方面安排人员。

(2)加强管理,提高水平。加强对乡镇公益林监管员的管理,提高公益林管理水平,定期举办公益林管理培训班,增加公益林管理的基层力量。

(3)优化队伍,严格考核。优化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素质,缩减护林员数量,提高护林员劳动报酬,吸引更专业更敬业的人员。按照企业招聘的形式进行招聘,面试笔试结合,择优录取。对护林员进行系统培训,深入学习林业法律法规、公益林相关手续流程。根据《永康市护林防火员考核办法》对护林员进行考核管理,不合格的辞退,优秀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提高护林员的年收入报酬,为护林员缴纳社保等,让护林员真正能把护林工作当成一种职业,专职专业、一心一意的干好护林工作。

3.2 强化公益林资金管理

为确保补偿资金发放到户,需要加强生态补偿金发放的监督工作,林业部门和镇政府要加强管理,村委会每年需要对农户的补偿金发放情况进行公示,并且定期到村中进行走访,发现没发放到户的,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同时,对权属不清的要停暂发放,重新明确权属、协调完成后再发放,确保补偿资金发放到户。公益林纠纷的处置要依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如:对于个人与集体权属纠纷,由镇(街道、区)相关人员召集村两委和当事人当面协商解决;对于村与村之间的权属纠纷,由镇(街道、区)召集双方代表当面协商解决;发生在不同乡镇的村之间纠纷,由农林局职能部门协调解决。并根据调解结果证明,在每年下半年编制公益林损失性补偿资金清册时进行修改划拨,做到发现一起解决一起。

建立以中央财政为主、地方财政为辅的配套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机制,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合理提升补偿标准,同时补偿标准要对生态脆弱区,水源保护区的地方倾斜。

3.3 加大公益林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生态公益林保护及补偿资金的宣传力度。一是完善宣传基础设施,在公益林分布面积大的区域设立宣传牌、公示牌,对一些已经陈旧破损和已经调整过的公益林区域的宣传牌及时进行更新。二是多渠道开展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多渠道进行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等热点问题进行宣传,利用林业科技下乡等活动,向林农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专题讲座,及时为林农释疑解惑。三是把领导干部纳入宣传对象。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公益林保护意识,把公益林的建设作为践行绿水青山理念的大事常抓不懈。

3.4 加强对公益林资源的规范化管理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将公益林矢量数据与二类资源数据相叠加,两图合一图,解决公益林属性数据滞后、界定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等问题,建立健全公益林资源数据库。同时,定期检查生态公益林发展情况,开展动态监测,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1]王瑜,袁蔡燕.诸暨市公益林建设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2018,32(1):59-60+64.

[2]永康市人民政府,永康市绿化委员会.永康市生态公益林建设和效益公报[R].2013.

[3] 薛云成.加强重点公益林建设管理的几点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6,36(8):178.

2018-05-18

F362.2

B

1004-7743(2018)04-0042-03

猜你喜欢

永康市护林护林员
文学入画六人行
语文八上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第三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胡志刚 典藏
逆行而上 护林为民——宜兴市森林消防大队护航平安二三事
光影视界
第二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平凉市出台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仿生蜻蜓护林机
你猜我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