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国画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2018-01-24
一、中国传统国画的元素分析
中国传统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西方绘画强调的是光影关系、透视和比例,而中国国画着重强调的是“意境”的表达。所以通常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表现形式,西方的绘画会像照片一样更贴近现实中我们见到的事物,而中国国画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具象化表现。在中国的传统国画中我们会把题材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这些题材大多来自生活,可表现出的寓意却不仅仅是生活。文化的沉淀让人们将这些生活中看到的种种物象进行象征意义的概括,并通过画面来进行隐喻,从而表达政治、哲学、文艺,甚至是道德和宗教。
在我们的传统国画中,书法和绘画是相辅相成的,讲究的是书画同源。一幅完整的画一定会有题字,而一幅书法则一定是讲究构图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营位置”。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最早的文字和绘画其实是同源的,都是古人为了记录生活留下的印记。然而这种记录行为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衍变,需求的不同慢慢深化了其不同的特性,为了更精准地记录事物的形象产生了绘画,而为了更快速和大量地记录信息产生了文字。于是在这两种形式不断的交替融合之后,产生了国画这种我们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
从技巧上来说,我们将国画的技巧大致分为两类:“具象”和“写意”。“具象”顾名思义就是最大限度地贴近物象原有形象的画面表现方法,而“写意”则可以适当脱离物象原有的形象,进行夸张变形的艺术加工来表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具象”是具体的,而“写意”则可以介于像与不像之间。在中国传统的审美当中,“写意”相比“具象”而言是更为难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水墨画是写意表达手法应用得较多的一种国画绘画形式。水墨画将黑色墨汁通过不同程度的浓淡分为“五彩”,这种“五彩”并不是我们现代色彩学定义的有彩色,而仅仅只是墨汁所呈现出的黑白灰。但它又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素描需要运用光影来表现事物,水墨画仅用不同程度的墨色和线条就表现出了这大千世界的种种物象,靠的不是造型的精准,而是气韵生动,而这种绘画表现形式也显示出了国画的单纯性。
传统国画通常会借用某种事物来表达人们对于生活或是某件事情的期许,比如会用蝙蝠的形象来隐喻“福”,葫芦的形象隐喻“福禄”,石榴用来隐喻“多子多福”等等。委婉和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注重的一种处事态度,所以在绘画中这种以物喻事的象征性表达手法,就成为中国国画中极为常见的创作形式。这种创作形式我们直到今天还能从各种现代艺术表现形式中见到,可谓影响深远。
二、传统国画对现代社会产品消费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因为经济发展的落后和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人们似乎一直都在追逐外来文化,我们期望外来文化能够不同程度地弥补我们现有的不足。而随着国力的不断强大、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今天越来越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殷实的经济让社会发展更为稳定,在稳定中人们开始思考什么是文化,什么是艺术。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审美的最终体现,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让消费人群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层次也随之提高,这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的渴求。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文化的理念价值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在产品设计中,实用性和美观性是决定产品市场的两个重要因素,而文化则是决定产品市场受众的重要因素。纯粹的现代化审美设计已经开始在现今的消费市场中产生审美疲劳,甚至还形成了一定的审美套用模式,消费群体开始追求不同的审美方向。国画作为中国最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了设计界的关注焦点,设计师们将国画中的元素进行分析和提取后,应用到了设计的各个领域中。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商业插画产业和包装设计产业,这两个产业都是以视觉为主要创作方向,因此具有明显国画元素的设计风格,以最直接的方式在这两个行业里开辟了属于自己的领域。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民族文化,同时也让外面的人关注到了我们。于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开始被更多的人认可并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越来越可观的规模人群。
国画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影响,最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人们对于品牌文化的认识在飞速提高,直接促进了民族品牌的建立和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产品行业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他文化认识我们的窗口。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企业通过文化产品的建设来向外输出我们的文化,同时也在发展和延续我们的传统文化。例如故宫博物院和稻香村就是目前国内文化产品做得较好的单位,他们不仅让传统文化产品具有实用性,且还结合现代文化使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让更多的年轻群体也加入到传统文化产品的消费中来,扩大了产品市场,也扩大了消费市场。
三、国画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国画讲求意境,这个意境不只是对画面的审美要求,同时也是对环境审美的要求。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经过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不仅体现了一个设计师的审美,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设计审美,更直接体现了消费人群的文化审美。在传统国画中有“写意”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写意”的精妙之处就在于“似与不似之间”,用现代的审美观念来阐述就是将美进行了概括处理。这种概括可以不是具象的,但一定是具有想象空间的,且具有较强的指向性。
在中国传统国画中,“留白”是“写意”之外另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这种表现形式通常会在画面中留有一定的空白,并不会用画填满所有的篇幅。不仅在想象空间上留有更大的余地,同时对画面的构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留白的创作手法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审美体现,也就是“悟”。“悟”在中国哲学中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描述,例如“领悟”“觉悟”“顿悟”都是对于“悟”这个概念的诠释。不同的情景下对“悟”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但是相同的是对于“悟”都要给它留有一个“空白”的余地,这种“悟”之美才会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于是这种“留白”的审美元素运用到产品设计上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极简主义”风格设计。这种风格的产品设计,我们看不到多余的装饰,其表现美的方式往往是通过产品的简约造型来传递,尽可能地减少一切外部性修饰,例如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空之极简”系列产品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传移模写”是南齐谢赫六法论中归纳中国国画表现手法之一,其本义是指在绘画中临摹作品,领会画中精神。这一元素也在今天被广泛地应用到现代产品设计当中。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是一种本能性的,当看到美的事物就会萌发出想将其拥有的情感。然而并不是所有美丽的事物都能够被我们留住,所以就有了“模拟”类产品的产生——仿生类产品。这一类的产品主要是模仿现实中我们所见之物为主要表现形式,工艺好的产品甚至可以在视觉上以假乱真。但有一些事物并不能进行1︰1比例的还原,那就需要设计师们进行艺术再创作。还有一些产品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幻想,这类事物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为了将这些憧憬之物实现在人们面前,设计师们才将它们创造出来。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或是想象,是这类产品生产的意义所在。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具有极为鲜明的艺术特征和画面表现力,并且具有高度的画种识别特性。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特点,产品包装也是中国国画元素应用得比较多的一个领域。通常这种产品在设计的时候直接截取国画的相关画面,用于产品的外包装上,以图案取胜,以画面的形式概括或引申产品的寓意。例如书本、糕点、茶具等物品的外包装比较常见这种设计形式。
四、结论
中国国画是中国文明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不断地被继承和发扬,在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它也在新时代有了属于自己的新意义。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膨胀,让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传统艺术的发展。“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许多人为了让世界认识新时代的中国正在做出的努力。中国国画元素被广泛地应用到现代产品设计当中,意味着民族品牌的崛起,是民族文化的延伸,也是我国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我国的设计领域也具有启发性的作用。
全球经济时代,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速度日渐加快,以往我们对产品的认知还只是日常生活用品这样简单。而现今我们重新审视它的时候,发现它已经不仅仅是“用“这么简单,它还承载了文化传递的责任。信息时代是世界融合的时代,但在融合的同时我们更要坚定我们的民族信念。产品流通速度越快越远,我们的文化也就通过产品传递得越快越远,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看到我们了解我们。文化自信的建立从发展传统文化开始,而发展传统文化要从发展产品设计开始。经济促使产品发展,产品促使文化发展,文化促使生活发展。只有将传统文化变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才能使文化与生活合二为一,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也才能够让二者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1]吴小珊.国画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探析.学术天地.2015年9月
[2]周茹冰.国画元素在古风商业插画中的“民族化”发展研究.硕士论文.2014年
[3]叶德辉,李继侠.论国画留白与产品设计的非装饰化风格.包装工程.2011年9月
[4]祁国荣.浅析国画艺术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学术天地.2015年